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提起火,人们的心中都有一种久违的温暖,但是提到火灾,大家心中都会有着一份儿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多少生命、财产、青春,被大火无情的夺走了;更有多少幸福,多少希望,就这样被泯灭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做到在发生火灾时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及方法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特举行本次消防安全演习活动!
小沥幼儿园201年10月14日星期五消防安全演习活动现在开始------------
一、发出警情:
(拉响警铃)全体师生请注意!我园二楼保健室发生火灾,情况危急!
二、启动安全预案:
请各班老师立即启动"消防预案"!请各岗位工作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班主任立即打开安全出口并快速切断电源。
2灭火组迅速赶往着火处进行全力灭火!
3安全疏散组赶往指定安全走道或出口协调安全疏散工作
4请各班教师立即组织幼儿安全疏散到大门口操场!
三、报警:119,,119,我们是小沥幼儿园,我园现在发生火灾,火种是易燃物着火,情况危急,请火速救援!我园的地址是,东凤镇胜龙街6号小沥幼儿园,我们已安排人员接应。完毕。
四、组织与实施:
(一)安全疏散:
请大家保持冷静。小朋友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听从指挥,有序撤离。请各班教师立即组织幼儿按照紧急疏散路线撤离。不要慌乱,不要拥挤,不要跑跳,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听从统一指挥,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迅速赶往操场。
(二)火情
请大家不要紧张、害怕,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全力灭火。消防人员马上到达现场救援!
(三)清点人数上报
现在幼儿已陆续辙离教学楼,正在跑向操场,越来越多的幼儿从教学楼撤离出来。请老师安抚已经撤离到操场的幼儿,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喧哗,不能到处走动,老师要清点幼儿人数并上报指挥长。
(四)安全施救
请安全施救组赶往操场,做好施救工作!
(五)报告
报告领导:我园全体师生已安全疏散完毕,无伤亡事件!
(六)出现新火情
不好了,我园一楼左侧墙角发生火情,请灭火组迅速赶往着火处全力灭火!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演练,更是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课。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更要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
火灾,这个看似遥远却又无处不在的威胁,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的重要性。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也能在瞬间吞噬一切。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在这次演练中,我们模拟了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逃生过程。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展现了高度的纪律性和应变能力。这离不开我们消防官兵的精心指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付出的消防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环节。消防官兵将为我们详细讲解火灾的预防、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如何在火场中自救互救。这些知识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更是我们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应对火灾,更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
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消防官兵的辛勤付出,也希望大家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牢记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消防安全:从演练到日常的守护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模拟演练,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敬畏,对安全的承诺。
回顾刚刚的演练, 1251名同学在3分钟内安全撤离,这离不开大家的认真参与和默契配合。但演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安全的终点,而是我们守护校园安全的新起点。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 它不仅仅体现在演练时的井然有序,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根未熄灭的烟头,一个老化的插座,一次疏忽大意的充电,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因此,我们要将消防安全意识融入血液,将安全行为习惯融入日常。
如何将消防安全落到实处?
学习消防知识,掌握逃生技能。 我们要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逃生自救方法,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风险。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遵守安全规定,杜绝危险行为。 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消防安全规定,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规电器,不堵塞消防通道,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环境。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消防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校园安全防线,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最后,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和消防官兵的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