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学中医诊法

两宋金元时期的诊法发展及其贡献

两宋金元时代的诊法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对诊法突出贡献的医家有钱乙、陈言、施发等人。金元时代,专攻诊断者不乏其人。他对时病的辨证治疗,主张“六门”分类辨证法。无论内伤或外感诸疾,张氏皆按“六门”归类诊断,并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金元时期在外科的诊断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几乎成为此前外科医者的一大弊端。与此同时,在诊断上详述了诊候入式法、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中医诊法特点:整体察病,诸诊合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诊法特色是指中医诊病方法明显有别于西医诊病的特征。中医诊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整体察病。“诸诊合参”是指诊察疾病时要将诸法相互参合,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并把所收集的全部病情资料进行综合考察。只有诸诊合参,全面获取病史资料,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疾病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诊法的又一显著特征。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中医诊法:鼻畸形原因及症状

也有因外伤而致鼻部畸形者,询问病史可知。望诊时,先察其有无鼻煽,再视其煽动的幅度大小,有时要结合其他兼症。非血性的病理性分泌物,通常称之为涕或鼻涕。
百科知识 2023-12-07

先秦两汉时期诊法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内经》的成书年代尚无定论,就其内容而言,有上至战国时代而成者,也有东汉时期补入者。就其成编言之,最晚也在西汉中、晚期,即刘歆等编著《七略》之前。首先,《内经》第一次确切地提出了“诊法”的概念。虽然以言脉法为主,但却引发了包括脉法在内的诸种诊法内容,同时也初步确立了诊法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只有将各种诊法全面运用,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客观的诊断,从而使治疗不发生差错。
理论教育 2023-12-07

望口唇的色泽和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

望口唇,主要指观察口唇的色泽和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口唇色诊与面部色诊基本相同,因唇黏膜薄而透明,其色泽变化更为明显,望诊更为方便,可结合润燥一并望诊。望口唇主要是观察口腔之外上下唇及口角的外形改变情况。望口唇还须察看口腔黏膜的形质变化。口唇上下振摇,寒粟鼓颔,主阳气虚,常见于疟疾初起。表5-5望口唇诊法(续表)
理论教育 2023-12-07

病变形态和程度预测眼部五轮五色

久病见瞳神散大,为将亡之兆;暴病瞳神不收,多见于中风。据其病变形态和程度不同,分别称为“冰翳”“枣花翳”“仰月翳”“横翳”等,不外是脾虚、阴亏、火盛、阳衰数端,临床以老年人多见。若见瞳神散大,色呈淡绿,眼珠胀痛,视力严重下降者,称“绿风内障”,多因悲忿恼怒,肝胆火炽,或风邪、痰饮阻遏,神水积滞而成。表5-1 眼部五轮2.目色望诊指对全目及眼的局部颜色的观察,作为了解眼之局部及内脏病证的方法。
理论教育 2023-12-07

晋唐医学发展:诊法与治疗结合,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的代表作

晋唐时代的医家,大多把诊法与治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亦有把诊法作为专门学科加以探究者,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为西晋王叔和。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方》都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代表作。在确定胸膜有无损伤时,《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验透膈法”以帮助诊断。王焘首次记载了金针拨内障技术。
百科知识 2023-12-07

明清时期中医诊法成果:脉诊、舌诊、四诊的突出发展

明清以来,对于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对于诊病、辨证原理,更有进一步的阐明,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中医诊法学的成熟期。(二)舌诊成就自元代杜清碧增补整理敖氏所著的《点点金》《金镜录》为《伤寒金镜录》的舌诊专著问世以后,明清时期,舌诊得到医家的广泛重视而予以深刻地专题研究,舌诊研究的专著也相继问世。(三)四诊成就明清时期,在脉诊和舌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了瞩目的成就。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诊法,揭秘中医诊病原理!

中医诊法的原理是指中医在实施诊病方法的思维方式。熟悉并掌握中医诊法原理,对于正确运用中医诊病方法有指导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局部病变是全身病理反应在局部的体现。“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医者通过病人细微的变化就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知常达变,以常衡变”是中医诊治法自古以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诊法,掌握整体望诊法

在此病例中,医者观察大便的形状,小便的颜色,婴儿指纹的表现,舌色,唇色,都属于望诊的范畴。整体望诊方法的原理、要点、内容以及其临床意义各是什么?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其健康或疾病状况的方法。整体望诊法又叫全身望诊法,是医生首先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地观察,以获取有关疾病总体印象的诊察方法。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诊法:望舌质,观舌体变化与动静姿态

临证望舌质时,要注意观察舌体有神无神,舌色的变化,舌形的改变及舌体的动静姿态等。枯,是指察见舌质晦暗无光,干枯死板,运动失灵。蓝舌虽主危重之证,但还要观老嫩润燥、舌苔并结合其他诊察方法予以判断。见舌生芒刺者,是热邪内结所致,须进一步辨苔质苔色,刺生于舌之何部。若舌面有大小不一、不突出舌面的青紫色或紫黑色斑点者为瘀斑。
百科知识 2023-12-07

现代中医诊法成就:唐宗海、张锡纯等名医的中西汇通

唐宗海、张锡纯等人,在其诊治疾病过程中,就汲取了西方医学的精髓,成为近代中医史上名声赫赫的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的杰出代表人物。遂以中西汇通为己任先后著有《中西脉学讲义》《诊断学讲义》等书,较早提出用中西医两法诊病。在如何给病证定名问题上,他认为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之法不可取。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诊法:头部望诊技巧

望头部是指对病人头形、头态、头发、囟门的观察,作为临床诊病的方法。手足三阳经、督脉、任脉、足厥阴经皆上达于头,故望头部情况,可察脏腑精气盛衰,尤其是肾、脑的病变。表4-1头部望诊(续表)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望齿龈,了解相关病证!

齿龈望诊是指对牙龈的色泽、形态进行观察,以了解相关脏腑病证的方法。牙龈通过经脉与内脏紧密相连,其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龈。由于牙龈部位局限,故望诊时将数者一并结合。另外,若见牙与龈之际有蓝迹一线,此为铅汞之毒所致。表5-7望齿龈诊法(续表)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中医诊法:望神与神乱的识别方法

望神,通过对人体形色、目光、神志、呼吸、形态的观察,以了解有神、无神、假神和神乱等不同情况的方法。表3-1得神、少神、失神与假神鉴别表5.望神志错乱神志错乱也称“神乱”,是指思维紊乱,行为怪诞,语无伦次的临床表现。
百科知识 2023-12-07

一个月学中医诊法-望耳诊法解析

望耳诊法主要是通过对耳的色泽、形态、耳道分泌物和耳道赘生物的观察以了解相关疾病的方法。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胃经均循过其周围,因而,虽有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之说,但与全身均有关系,所以望耳可以诊察肾、胆及全身的病变。
百科知识 2023-12-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