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

揭示革命中国的真实与虚构

《林海雪原》以第三人称写就,一般来说,读者并不容易产生“似真性”的幻觉,为了达致“怀念战友”的写作目的,小说出版之后的“真实契约”是完全必要的,由此,才能将小说(虚构的)人物“历史化”,使之成为历史人物。谈论中国小说传统中“真实”与“虚构”的问题,明代谢肇淛和清代章学诚评论《三国演义》的话常为人所引述。
理论教育 2024-01-11

《林海雪原》原稿修改实录及衍生文本考察

附录一小说《林海雪原》部分原稿及修改实录整理说明:目前仅见小说《林海雪原》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原稿,上有编辑秦兆阳的修改,现将其中的部分原稿与修改情况摘录如下。带下划线的文字或标点是原稿中被编辑删去的部分,括号内的文字或标点是编辑增加的。有个别修改过于繁多的段落,为了便于阅读,最后改好的文字再单独呈现一遍。
理论教育 2024-01-11

大跃进中的改编热:林海雪原及衍生文本考察

《戏剧报》1958年第5期,以《创作热情似春潮澎湃》刊发专题报道,报道了3月3日至5日首都戏剧、音乐界举行座谈会,讨论创作大跃进的问题的盛况。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就在这种如澎湃春潮般的跃进竞赛中被多次改编。这一情节也是话剧剧本添加的,原小说中并没有这样节外生枝的情节。
理论教育 2024-01-11

曲波访谈录:革命中国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附录四曲波访谈录1999年由于写作博士论文的需要,笔者有幸于11月9日、11月25日两次来到曲波先生位于北京百万庄的宿舍,进行录音访谈。另外,访谈录中的坐山雕用“坐”字,曲波在访谈中关于坐山雕名字有专门解释。
理论教育 2024-01-11

《林海雪原》部分档案摘录

附录三八一电影制片厂所藏《林海雪原》部分档案摘录一、《对下集分镜头剧本的意见》作者:刘力生时间:1960.3.16刘政委对“林海雪原”下集分镜头剧本的意见总的方面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予以注意:1.以政治标准来衡量,这次的分镜头剧本在政治思想性方面,比小说、比过去的剧本,都有所提高和改进。
理论教育 2024-01-11

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探析

然而仅仅将“革命”理解为暴力恐怕还是不够的。而在本书中,有时我们将“革命中国”重点放在这一流动的过程中考察,有时亦指文化、政治共同体。〔13〕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尝试在因与“现代中国”对举而相对简化却又清晰化了边界的“革命中国”框架中,探讨与之相关的文学(文化)实践及主体建构问题。“革命中国”的文学(文化)实践,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转称为创造无产阶级文学(文化)的实践。
理论教育 2024-01-1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