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千载业 立雪几人同:陈寅恪和他的弟子

陈寅恪与弟子:勇敢捍卫学术自由的故事

表现了为学术争自由而不惜以身殉之的信念。他以讲学、撰文和办刊物的方式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家的责任。一九五四年蒋介石推荐胡为总统候选人,胡当即拒绝,据台湾中央日报报导,胡声明“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我当然有不当总统的自由。”蒋请傅吃饭,要求傅信任自己任命的官员,傅断然拒绝。
百科知识 2024-01-19

国学研究院招生考试故事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院要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刘节对国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马上决定报考清华国学研究院。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了录取真才,这次入学考试的试题出得很艰深,也很奇特,被人称为“一次特别的入学考试”。他在试场上从容不迫地回答四个“100”中的问题,终于交了一份好答卷,1926年8月11日,跨入了国学研究院的大门。同时王力也考入国学研究院,成为该院第二届学生,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
理论教育 2024-01-19

陈寅恪传灯千载:立雪弟子同探源

而这都是以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为之首肯并且终生恪守的治学方法,所以说,蒋天枢在治学方法上颇具陈寅恪的神韵。蒋天枢这种治学指导方式是有所本原的,是传统名师指导治学的不二法门,一直为传统学人奉为圭臬。而蒋氏授学的旁征博引可谓师出有源,这是受过传统学术训练的学院派学人的一惯做法,在传统杏坛上倍受推崇,主要是以大量的史料征引和绵密无间的考证见长,不少学术大师都以此见重当时。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的弟子汪篯:贫寒出身获得登堂入室之机缘

与陈寅恪其他出身富贵的弟子不同,汪篯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铁路公务员之家。1931年勤奋的汪篯考入了当时的名牌学校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4年中学毕业后,汪篯再次考入中国当时的名牌高校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成为陈寅恪的门下弟子,与陈寅恪的师生缘从此结下。并且表示一切名义待遇在所不计。当时汪篯已经31岁,但仍然孑然一身,没有家室。由老师负担心爱的弟子的生活费用,这在当时并不是十分希罕的新闻。
百科知识 2024-01-19

文化救赎:陈寅恪及其弟子

应时而生的中国文化学人如胡适、钱玄同、陈独秀更多的是精英意识,是以拯救文化的国人导师面目出现的,经常使用情绪化的语言来为自己所心仪的文化模式开道,来不及对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历史反省,造成了传统与现代难以跨越的文化鸿沟。或许正是有感于此,陈寅恪极力以他学贯中西的水平,想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气度,这是要挽狂澜于既倒。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传灯千载业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海运方便,同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中国有识之士借镜西洋吸纳西学的最佳窗口,所以日本就成为中国学子留学海外的首选之地。当然年纪尚幼的陈寅恪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掌握十几门外语的传奇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滞留国内期间,学养日渐丰厚的陈寅恪晋谒学术名家,切磋学问,同时继续攻读传统文化典籍。留学哈佛期间,陈寅恪与吴宓、汤用彤被称许为“哈佛三杰”。他先后在吕德斯、米勒等人门下受业。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与弟子共谱灯火传承:旧地重游倍伤神

陈寅恪回国后,再赴京华,继续在清华大学开帐授徒,同时兼任燕京大学研究院的导师。雷教授的确为陈寅恪想得周到,此后陈寅恪在家中授课就成为惯例,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辞去教职为止。由此可见,王永兴和汪篯两位弟子不仅帮助其师治学,而且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可谓是登堂入室了。抗战时期,清华园倍受战争的蹂躏和摧残,日本侵略者曾把这块学术圣地辟为兵营,礼堂和图书馆的阅览室成为日军养马的地方,房屋也坍塌了不少。
百科知识 2024-01-19

传灯千载业:陈寅恪及其弟子

1949年1月20日,岭南大学校报以“为国家作育人才,文院添聘教授多位”为题,报道了陈寅恪等著名教授应聘岭南的消息,“本校文学院为国家作育,特向国内广为延揽教学人才,俾学子莘莘得资培植,查最近名教授陈寅恪、张纯明、李祈先生等已蒙应聘,先后来校担任教授,本校员生极表欢迎”。当然建国前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门类的名家如陈寅恪、陈垣、汤用彤、杨树达、冯友兰、金岳霖、马寅初、陶孟和等人也得以留任。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与他热烈的尊师情感

刘节敢在六十年代以为当时社会所诟病的封建跪拜仪式进见陈寅恪,这是一种让人感动、肃然起敬的文化学术崇拜感情。正因为如此,刘节的尊师之情才更为热烈、投入和持久,始终不渝。结果年已67岁的刘节代替老师领教了学生们的拳打脚踢和百般辱骂。
理论教育 2024-01-19

陈寅恪与金应熙:师生反目的痛苦悲剧

在这种既定的思想批判模式之下,作为陈寅恪的学生,金应熙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有形无形的压力、有意无意的暗示,逼迫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作出自己的抉择,表明自己的态度,金应熙充当刀笔吏的角色已经在劫难逃。而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师弟反目成仇的悲剧在建国后却一再上演,留下了不少使人心寒的故事。在这件事中,陈寅恪无疑是痛苦的。但是另一个当事人金应熙的灵魂也在痛苦中挣扎。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与汪篯:传灯千载业,师生深情化为绝交悲剧

很显然汪篯符合这样的条件,因此最后邀请陈寅恪北上的任务就落到了汪篯身上。当汪篯想以师生深情来打动陈寅恪时,碰一鼻子灰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了。1953年11月中旬,身负使命的汪篯怀着探望恩师的激动心情,怀揣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一封信,一路上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于21日来到了康乐园。师弟绝交的悲剧终于上演了。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与弟子汪篯:传灯千载,硬朗初衷

人是会变的,古人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说法,汪篯与恩师分别数载,当他用“党员的口吻”、“教育开导的口吻”与以前的恩师进行交流,当流行的政治术语从汪篯的嘴中毫无窒碍地喷吐如珠时,他的变化也让陈寅恪刮目相看,眼前的汪篯在陈寅恪眼中已经变得相当陌生,他难以接受四年前的弟子用这样的口吻与他谈话,难以容忍汪篯前来充当说客,更难以忍受爱徒对“自由之学术,独立之思想”的叛离。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和他的弟子:国学研究院结束后的教学成果探索

国学研究院结束以后,陈寅恪在大学部教书,任中文、历史两系的合聘教授。陈寅恪授徒有明确的思路,勤于指点治学途径。所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对一个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列的参考书都属旧材料。在这里陈寅恪特意指出,旧材料而予以新解释,很危险。如作史论的专门翻案,往往牵强附会,谆谆告戒学生注意。
百科知识 2024-01-19

传灯千载业:陈寅恪与北国弟子的情谊

1949年10月陈寅恪在给吴晗和叶企孙的复信中,曾经托他们向清华大学的朋友冯友兰、雷海宗、邵循正、周一良、王永兴等5人致意问好,流露出对北国弟子的关心。借诗词酬答来吐露心声是陈寅恪的一贯做派,不过其范围很小,只限于有着共同语言的密友之间。陈寅恪把具有明显讽刺意味的“谤诗”托周一良转交,说明他对周一良是比较放心的。随之周一良在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历史系副主任,协助系主任翦伯赞工作。
理论教育 2024-01-19

陈寅恪的弟子金应熙:中山大学教书和学术收获

经过1958年的风波,陈寅恪与金应熙的师弟缘就这样无可挽回地终结了。此后,金应熙继续在中山大学教书并且负责教学管理工作。1962年,金应熙被正式任命为历史系主任。金应熙一生没有专攻的学术领域,并没有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没有成为著述等身的大学问家,尤其没有把陈寅恪的学问学到手,是无可争辩的也是令人惋惜的事实。总之由于时代的关系,金应熙的收获与他的才华是不成比例的。
百科知识 2024-01-19

陈寅恪与弟子:传灯千载业,探讨学术发展变化

教授们自然一致响应,感情上不会有半点的勉强和窒碍。在这一点上,刘节保持了同陈寅恪一样的学者本色,可谓有其师必有其徒。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其事,保证了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的学术水平。整理工作严肃认真,使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成为点校精确、质量上乘的最佳版本。刘节以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为分期标准。
百科知识 2024-01-1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