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

探究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

布鲁姆从一代又一代的强者诗人的生命循环之中追踪出六种修正比。布鲁姆坦言,修正比并非只有六种,他选取的只是六种必不可少的修正比。后辈阅读先辈诗人时的六种曲解过程,就是六种修正过程,他把这六种修正过程称为“修正比”。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的误读就是通过这六个修正比来实现的。他认为拉康与弗洛伊德两者之间的修正关系是典型的“苔瑟拉”现象。
理论教育 2024-01-18

郭沫若与心理分析理论的关系

郭沫若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精神分析主义的影响。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郭沫若都有意识地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郭沫若对精神分析的狂热情绪渐渐冷却,开始理性反思自己的早期作品和文艺观点。郭沫若为了回应一些人对《残春》的批评写了《批评与梦》。郭沫若相信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所升华过的一个象征世界。郭沫若对弗洛伊德主义有汲取,也有理性反驳。
理论教育 2024-01-18

主体心理三层结构的定义

相对于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学说,拉康提出了主体的三层心理结构说,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拉康认为,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人类的本质。与幼儿欲望发展轨迹大致对应的是主体心理结构的三个领域,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在这一领域,婴儿意识到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他者之间存在区别。儿童在进入象征界后,开始成为说话的“我”的主体。阳具是整个象征界的中心所在,它就是语言结构本身。
理论教育 2024-01-18

心理分析理论如何影响文学创作?

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疾病发病率陡增。在百花齐放的心理学门派中,对文学影响最大的,无疑当属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始于19世纪末。在其形成的初级阶段,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探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寻找治疗方法。最早致力于探索文学作品中精神分析倾向的批评家皆来自于心理学的领域,而非文学领域。兰克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文学创作的人。
理论教育 2024-01-18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的交融

文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心理学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指出麦克白夫人具有恋父情结。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并非简单地限于前者被动地受后者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印证了男孩心中隐秘的恋母倾向。阿伽门农被妻子和妻子的情夫杀害。弗洛伊德常将这两种情结联系在一起,用以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和作品情节的构成。另一方面,文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理论教育 2024-01-18

鲁迅与精神分析批评:探寻关系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习医之时,就曾经接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所以,根据鲁迅先生自己所述,当时《补天》的成文确实是因为鲁迅有意地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尽管如此,鲁迅也并非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就俯首帖耳,而是批判性地接受了精神分析主义。若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沛君与靖甫身上隐隐有鲁迅与周作人的影子。
理论教育 2024-01-18

心理分析理论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许多具备深厚精神分析学说素养的女性主义批评家把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领域,批判性地继承了他们的理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兴起之前,女性主义者们对精神分析学说,尤其是弗洛伊德关于“男阳羡慕”的论断怀有敌意,持否定态度。早期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承认男女在性别上存在着差异。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借鉴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语言和欲望的理论。
理论教育 2024-01-18

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倾向是否受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

弗洛伊德理论对于文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揭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奥秘和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但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倾向并非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欲衡量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应当从两方面来考虑。在其声名鹊起之前,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可能在文学领域施加影响。其次,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倾向先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创立。
理论教育 2024-01-18

什么是约拿情结的含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这一典故,把人类逃避成长,惧怕自身的出众之处这一倾向称为“约拿情结”。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马斯洛首次使用了“约拿情结”这一说法。他把约拿情结解释为人类对成功的畏惧,这种畏惧会阻止人们自我实现。马斯洛在自己学生的身上证明了约拿情结的存在。约拿情结使大多数人丧失成长和进步的勇气,严重妨碍自我实现。
理论教育 2024-01-18

《苦闷的象征》书评及心理分析理论探究

尤其是他的著作《苦闷的象征》有了中译本之后,更是影响了中国文坛的一大批重要人物。《苦闷的象征》是日本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心理学著作。《苦闷的象征》就是他的亲人在震后废墟中掘出的一包未定稿。《苦闷的象征》是作者在对西方文化思潮创造性整合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见解而著成的。《苦闷的象征》被译介到中国,则刚好契合了“五四”时期中国文坛对文学理论建设的需求。
理论教育 2024-01-18

弗洛伊德学说、拉康理论和电影艺术的关系

弗洛伊德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毋庸讳言。劳拉·玛尔维是当代著名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也是把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导向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典范。在《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认为观看癖属于性本能的一种。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的序言中,玛尔维坦言她是把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一种政治武器来阐释父权制社会中的无意识是怎样建构了电影歧视女性的模式。
理论教育 2024-01-18

西方心理学对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西方心理学对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形成影响深远。简言之,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从古代的一些心理学思想发展到中国现代心理学体系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他们属于较早接触到西方心理学的中国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陈大齐也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当时的中国心理学界也备受重视。由此可见,西方现代心理学促进了中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
理论教育 2024-01-18

心理分析理论和批评的局限性

弗洛伊德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备受争议。精神分析主义也不仅仅就是一种心理分析,它还要致力于病理学的研究。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帮助患者回归到“正常”状态。无意识是出发点,而心理分析的关注点则在于人的本体方面。作为一种批评流派,心理分析批评表明了心理学和文学的研究共通点都在于人。创作动机、创作过程、读者的接受心理、文中人物心理等都是心理分析批评的重点。依据弗洛伊德的这种方法,批评家展现
理论教育 2024-01-18

沈从文与心理分析理论

中国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和观点都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弗洛伊德主义对沈从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后者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和创作题材。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动机都受到性本能的驱使。沈从文批判了都市男女虚伪的道德和性爱观念,指出他们并未正确理解正常爱欲与道德文明之间的关系。沈从文相信这是女子在性行为方面的极端压制所导致的悲剧。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体现了明显的精神分析倾向,是他运用心理学进行文学创作的有益尝试。
理论教育 2024-01-18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简介

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6月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他认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是审美的先决条件。对于布洛来说,“心理距离”强调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朱光潜先生曾经专门探讨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王国维先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主张也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理论教育 2024-01-18

文学创作:情绪发泄还是逃避?

弗洛伊德非常重视“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则把文学创作视为无意识领域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还提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诗人必须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非个人的艺术情绪。艾略特并不赞同艺术是对情绪的宣泄这一看法,反而认为那些有个性、有情绪的诗人才懂得需要避却个性、避却情绪的个中道理。艺术创作也绝不仅仅如弗洛伊德所主张的一样是受无意识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4-01-1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