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全球保护地现状与挑战

在整个受保护的区域中,估计有1710万平方公里为陆地保护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11.5%。遗憾的是,海洋区域在全球保护区系统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而在所有上述因素中,气候变化是对世界保护地最大的威胁。在各类保护地建设过程中,有超越现阶段经济实力而盲目扩张的现象。这使得许多保护地仅存在于纸面上,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地管理不依靠当地居民,导致冲突严重。
理论教育 2023-08-12

最新发展!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如前所述,《公约》是在保护和支持保护地方面最为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全球环境基金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主要资金来源。基金资助的44个生物多样性项目融入了缓冲区的保护。在《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上,对于保护区与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安全国际法评析-探索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在经历了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后,目前生物安全国际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成为国际社会调整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重要国际法依据。首先,国际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管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国际法体系。其次,生物安全国际法确立了以“风险预防”原则为核心的原则体系。最后,生物安全国际法律规范日益得到强化。不过,目前生物安全国际法面临着化解和协调不同国际规范之间冲突的巨大挑战。
理论教育 2023-08-12

事先知情同意在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中的原理

《公约》将“事先知情同意”确定为一国对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进行管制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程序。实践中,多数国家在《公约》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由国家主管部门和实际提供遗传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分别授予事先知情同意的制度。另外,在保障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合理内核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灵活性安排,比如简易程序等。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的发展与实践

生物安全国际法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而国际上开始有意识地制定有关生物安全的具体制度、规定和指南等,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最初的环节就是实验阶段。1983年该组织成立了国家专家特设小组,负责起草安全使用转基因生物的指南。它是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仅供各国自愿遵守。《自愿准则》明确承认基因改变了的生物体引起跨界环境影响的潜力并要求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理论教育 2023-08-12

遗传资源分配原则-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992年《公约》对遗传资源提供国与利用国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及惠益分享方面的责任进行了合理地分配。此外,《公约》还根据遗传资源提供国和利用国的不同情况对它们的责任进行了区分。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作为国际环境法乃至现代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其渊源与国际法的渊源基本上是一致的。而采用“框架公约”的模式就可以避免各国纠缠于一些具体的规则或条款,从而降低谈判成本和履约的难度,有利于各国的接受和该领域生物多样性国际法的发展。再次,生物多样性条约效力的普遍性增强。当然,框架公约的条约形式也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禁止保留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探索其体系框架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体系是指由有关开发、利用和保育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件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不过,从其功能和内容上看,生物多样性国际法还是初步形成了由下列各部分构成的法律体系。公约规定了三大原则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分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
理论教育 2023-08-12

转基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以转基因植物为先导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对于各国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作物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量和减少化学杀虫剂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29个,其中发达国家有10个,发展中国家有19个,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加拿大、中国分列种植面积前六位。
理论教育 2023-08-12

外来物种入侵防治要求及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

1992年《公约》是目前关于控制和消除外来物种引进的最全面的全球性条约。如前所述,《公约》的缔约方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的预防、引进和减轻影响的指导原则》,要求各国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放在优先地位,把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的原则和外来入侵物种管制

目前,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的一个工作组正与《公约》协调制定关于活体修饰生物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标准的具体规范,查明了若干潜在植物检疫风险。转基因生物体也有可能构成外来入侵物种。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及成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与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的保护。而狭义的保护则仅指上述第一个方面,而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行动,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缓解,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栖息环境不断改善。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

而狭义的保育则仅指上述第一个方面,而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目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国际法规定,集中体现在1992年《公约》中。在《公约》中,当“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并用时,基本上是取其狭义内涵;而其他情况下使用的“保护”,绝大多数情况是取其广义内涵。《公约》第9条主要规定了对生物多样性实施移地保护的要求。
理论教育 2023-08-12

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共享

惠益的分享应当是公平合理的。因此,根据惠益分享机制获得的惠益应用来实现公约的其他两个目标。各缔约方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确保同持有与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的土著和地方社区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利用此种知识所产生的惠益。
理论教育 2023-08-12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管控外来物种入侵

很多国际法律文件是通过对引进外来侵入物种的途径进行评估和管理的方式,来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管制。压舱水带来的外来物种,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重要途径。公约号召缔约国单独或联合起来,促进并推动压载水管理的科技研究并监测在其管辖水域内压载水管理的效果。它设立了程序和操作规则以减小故意和非故意向海洋或淡水生态系统引进外来海生物种的风险。国际民航业也逐渐意识到国际航空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8-1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