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诉讼规则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电子诉讼规则研究论文选编

区块链电子证据在司法应用中的现状和未来

与传统电子取证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在证据领域的天然优势得到了行业共识,区块链电子证据司法实践在民事诉讼领域正由不温不火到广泛应用转变,区块链电子证据审查认定标准趋于完善。同时,随着区块链电子证据的适用扩大到行政诉讼、刑事诉讼领域,区块链电子证据司法实践与规则的相互交织发展出现了各有领先的局面。我们从四个层面分析当前区块链电子证据发展现状。
理论教育 2023-07-08

相关行业的区块链发展现状及优化方向

2020年,浙江上线全国首个市场监管区块链电子取证平台“市监保”,该平台是在“市监链”根链基础上搭建的固证平台,“市监链”支持药品溯源、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监测、电子证照、合同行为等多种上层区块链应用。[1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慧眼观后厨共治促食安”项目可以对餐饮相关单位后厨的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反馈,对违规画面锁定证据,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
理论教育 2023-07-08

完善电子证据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优化方案

完善的立法是对电子证据规则实现统一与强适用的保障,司法工作中对一些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以及由法律规定不够具体、实践情况新变化以及理解执行的操作化问题,也应该及时、严格依照法律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以促进统一电子证据规则的落实。
理论教育 2023-07-08

加强法官责任意识的有效措施

法官应当成为类案检索参与主体的核心,以责任制法官为中心,低层次的类案资料收取可交由法官助理完成,若是有改变裁判尺度的情形,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检索完成后,法官可能作出与参考案例相冲突的裁判结果,院长有权要求承办法官作出说明;对于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类案检索结果,法官应当同时提交待审案件检索报告。检索报告成为法官类案检索工作的反向监督指标之一,作为法院对法官审判质量的管理策略。
理论教育 2023-07-08

区块链电子存证的重要性

在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上,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传统电子数据在生成上是任意的,缺乏对所有权的确认和时间认证等弊端。[7]区块链技术通过一致性算法将实时维度引入电子数据,确保了电子数据的安全储存和可回溯性,也确保了其无法被篡改。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和法院都引入区块链技术,能够使法院和上述机构形成有效的对接和互动,促进司法联合,实现共同制约和共同管理。
理论教育 2023-07-08

基于288个庭审直播视频的出庭应诉效果检视及优化

然而,庭审直播过程中行政机关怠于出庭、发言不当、举止失范等应诉问题频发,既影响庭审高效运行,又损害政府权威和公信力。行政纠纷属于“民告官”案件,因行政机关的参与,行政案件庭审直播具有独特性。庭审直播中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表现不仅关系自身执法形象、政府权威和公信力,也直接影响官民和谐与法治国家建设。
理论教育 2023-07-08

C市L区基层法院的案件抽样分析及无纸化办案实践

C市L区基层法院受收案范围管辖调整影响,受理案件类型较集中,主要为投资、贸易、金融类商事案件,该院在全面实现无纸化立案基础上已尝试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但对上述逾期举证案件,法官在庭审环节均审查了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且有123件案件当事人并未因逾期举证承担不利后果,占全部逾期举证案件比例为79.36%,仅有32件案件采取了训诫措施,占全部逾期举证案件比例为20.64%;无案件采取了罚款措施。
理论教育 2023-07-08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存证中的司法适用问题及其优化

与电子证据相比,如今的电子存证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对某知识产权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第一次以判决的形式对区块链电子存证的法律效力进行确认。而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诞生后,电子数据经过去中心化、分布式储存等技术手段成为电子存证,传统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领域里出现的问题和弊病被有效解决。
理论教育 2023-07-08

优化在线庭审内在法理机制的宏观顶层设计

完善在线庭审的法理内涵。结合当前在线庭审的实践对传统庭审现场性、公开性、直接言辞原则等基本审判机理进行再认识和合理“突破”,为在线庭审的“法理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进而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同志在《推进严格司法》一文中明确提出“确保直接言词原则体现在法庭”。[12]在线庭审并不违背“直接言词原则”。
理论教育 2023-07-08

电子诉讼研究中重要作者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是文献产出的最小单元,也是电子诉讼领域研究的直接贡献者。经过对作者姓名的初步分析,对作者进行消歧处理后进行共被引分析,从267位作者中提取得到电子诉讼领域研究的作者产出与合作的最大子网络。说明“电子诉讼”领域的研究还未发展成熟,核心学者人数稀少(见表1)。图22010—2020年我国电子诉讼领域研究作者知识图谱统计得出,发文量超过2篇的作者有彭昕、安晨曦、刘敏、张兴美,发文量分别为8篇、4篇、3篇、3篇。
理论教育 2023-07-08

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创新应用和快速发展,赋能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为了能够契合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国的命题,构建了以“区块链+法治”为总体目标,实现“区块链+法援”、“区块链+司法鉴定”以及“区块链+行政执法监督”为主要建设内容,为司法行政工作助力。
理论教育 2023-07-08

区块链电子证据规则的明确意义及优化措施

至于区块链所独有的审理规则,直到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征求意见稿》才对区块链电子证据有较大篇幅的论述。在以往的相关司法解释及规定中,通常是将区块链电子证据融合在电子数据这一证据类型中统一考量,在这一《征求意见稿》中,首次确认了区块链电子证据的法律性质,并对区块链电子证据的效力、审查规则、补强规则等方面分别制定规定。
理论教育 2023-07-08

性质之争尘埃落定:广义与狭义异步审理的区分

但一旦发现了两者在“庭”的概念上存在分歧,就遭遇了解释论的困境,相关研究不得不转向立法论,尝试对杭互异步审理进行批判与重构。基于新规对于异步审理作出的性质认定达成共识后,我们可以安全地进入下一部分的论述,即开始讨论异步审理模式规则的具体建构。为方便论述,如无特别说明,下文所使用的“异步审理”之概念,均是指“司法解释意义上的异步审理”。
理论教育 2023-07-08

异步模式适用条件的优化分析

《在线办案规定》第18条和第19条之间的区别在于,第19条明确了异步庭审的适用必须以至少一方当事人的主动申请为前提,言下之意,法院不得主动对异步庭审模式进行释明,而第18条仅要求适用异步审理需要双方当事人同意,但未明确法官在程序启动时有无释明权。
理论教育 2023-07-08

在线庭审尚未实现预期效果

在目前条件下,仍需谨慎地控制适用,而不能滥用。当前各地法院的在线庭审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适用范围。大多数对简易案件进行在线庭审,而且在信息化落后地方无法实现在线庭审。在线庭审的秩序、仪式感难以彰显。因此,开放性的在线庭审很可能会导致庭审效果大打折扣。在线庭审弱化了庭审对刑事被告人的教育感化作用。
理论教育 2023-07-0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