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篇之自强不息

彭德怀年幼助父养家-思想品德篇之自强不息

彭德怀8岁那年,勤劳慈爱的母亲因为贫病交加,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不久,由于做工劳累、营养不良,彭德怀的父亲患上了肺病。从此,年仅10岁的彭德怀,用他那瘦小的肩膀,帮助父亲分担养家的重担。过了几天,彭德怀没等受伤的胳膊痊愈,就要去砍柴。可是,彭德怀说什么也不肯在家呆下去了。在水深火热的艰苦岁月里,年幼的彭德怀就这样不顾劳苦地帮助父亲养家糊口。
理论教育 2023-10-27

冯伟节:北齐时边耕边教,名传中山

北齐时,乡村教师冯伟节,不贪富贵,自食其力,边耕边教,闻名当世。冯伟节名传,中山安喜人。于是,他选定了“蚕而衣,耕而食”的生活道路,并以当乡村教师为自己的职业,实行边耕边教。冯伟节得到这个消息,便想法躲开,一听县令亲自登门,知道必为此事而来,便装病不予接见。县令见不到冯伟节,不知如何向赵郡王交差,心急如焚。
理论教育 2023-10-27

白居易:颠沛流离的学习者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白居易也没有忘记学习。因此,白居易也手托一摞诗稿,怯生生地敲响当时被推崇为“诗文宗主”的顾况家的大门,以求拜见。忙邀白居易相见,不仅当面赞扬他,而且到处给他宣传。由于顾况的推荐,白居易很快诗名远扬,而且考中了秀才。
理论教育 2023-10-27

芦秆当笔地当纸:一篇启迪人心的故事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非常贫穷。因为没钱买笔,就到野地里去拾些芦秆来当笔,用地当纸,他一有空就跪在地上刻苦练宇。新房盖成后,就请了当时著名的学者谢希深、尹师鲁,还特地派人请了欧阳修,让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纪念新房的落成。欧阳修看了,十分佩服。当天晚上,欧阳修就去拜尹师鲁为老师,并虚心地向他请教。原来,欧阳修就是这样勤奋苦练、珍惜每一点时间,才成为人们尊敬的散文大家的。
理论教育 2023-10-27

后唐灭亡,桑维翰遭勒死,引申成语磨穿铁砚

耶律德光于是决意出兵帮助石敬瑭。在石敬瑭带引的契丹大军打击下,后唐军队迅速崩溃,唐末帝自焚而死,后唐灭亡。桑维翰权势显赫,收受四方的贿赂,每年有上万银子。晋少帝大怒,罢免桑维翰职务,第二年,少帝授意张彦泽把桑维翰勒死。后人根据桑维翰的故事,引申出一句成语“磨穿铁砚”。
理论教育 2023-10-27

李清照独创的茶令:勤奋夫妻的佳话

喝酒,有酒令,饮茶,也有“茶令”吗?不过,兴这个“茶令”,既不是大多数饮茶者的习惯,也不是某地某时的习俗,而是一对夫妇独创、独有的。于是,他们发明了这个“茶令”。这以后,为了加速研究的进度,他俩不再做从前那个“茶令”的游戏了,而是在晚饭后,分头去研究。正因为李清照夫妇如此勤奋努力,所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对志趣相同的夫妻,被人们当作了勤奋好学的典范,他们发明的那种“茶令”也成为历代人们传诵的佳话。
理论教育 2023-10-27

穷困少年曹雪芹的自强之旅

作者曹雪芹的名字也随之响遍世界各个角落,以至研究这部书、乃至研究他这个人都能成为一门了不起的学问。抄家时,曹雪芹只有13岁,父亲被判罪,他只能靠祖母和母亲教他读书写字。但曹雪芹并没有被生活的贫困压倒,相反,他却以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写作。曹雪芹时刻不忘写作。曹雪芹就是这样痴痴迷迷,默默无闻地在香山脚下整整写了10年。
理论教育 2023-10-27

学习谦虚好问,韦编三绝故事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那句话而来的。现在我们形容谦虚、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群众提问请教,就叫做“不耻下问”。孔子本身就是“不耻下问”的榜样,不管是谁,也不论地位高低,孔子都能虚心向他求教。由于孔子认真钻研《易经》,竟致“韦编三绝”。断了一次,修好以后,又磨断了,前后断了多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韦编三绝”,后来成了成语,人们用它来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精神。
理论教育 2023-10-27

齐白石:自强不息,勤勉一生

后来,父母送齐白石去学木匠,到一家木匠铺当学徒,齐白石心灵手巧,成了远近闻名的雕花木匠。繁重的劳动并没有使齐白石放弃自己对绘画的追求。一天,齐白石跟着师傅出去做活,到了一个主顾家。第二天,齐白石果然带了些纸和笔来。这家主人被齐白石的刻苦精神感动了,答应把画谱借给他一年。齐白石小心翼翼地把它揣在怀里。齐白石边当木匠,边学绘画,坚持十几年,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理论教育 2023-10-27

清代诗人唐汝询: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唐汝询,是清初著名诗人。唐汝询在接受测试时,一手抓住的是毛笔,引得众人赞叹连声。人们都认为,唐汝询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读书人。然而,人有旦夕祸福,5岁那年,唐汝询不幸得了天花,经过百般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两只眼睛却失明了。他哥哥虽然大不了几岁,但很懂事,发现弟弟总不说话,便给他讲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孙膑被剜去膝盖骨,身残志不残,最终写成兵书《孙子兵法》的故事。
理论教育 2023-10-27

王安石:南宋政治改革家和文学家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和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一生勤奋学习,诗文成就很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正饮酒间,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客人们都感到奇怪,以为艺人们的出色表演使太守高兴了,于是大发赏钱,赞扬他们的精彩技艺。事后,有人怀疑王安石的笑不是因为艺人们表演得出色引起的,便趁机问到这件事。
理论教育 2023-10-27

沈约的自强不息之旅:从被流放到学识渊博

沈约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少年丧父,家产被抄光,沈约和母亲还要因父亲的事受牵连治罪。上床的时间早了,沈约就在黑暗中回忆白天读过的书。几年后,朝廷得知沈约母子流浪在外的消息后,便颁布了特赦令,沈约和母亲这时才得以堂堂正正地生活。平日到田里干活时,沈约便将书带上,边劳动,边读书。就是在他织竹帘的时候,也将书放在身旁翻倒的竹筐上,琅琅地读着。沈约就这样刻苦用功三十多年,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理论教育 2023-10-27

陆逊:忍辱负重,自强不息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人。县中连年亢旱,他开仓赈济贫民。劝农督桑,政绩优异。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山贼骚扰,侵害百姓。陆逊获得准许自行招兵,深入险隘征讨,一一荡平,被升为定威校尉,屯驻利浦。镇守陆口的都督吕蒙,计划夺取荆州,扬言有病回到吴国的京城建业。陆逊去见他,对他说:“你的防地和关羽相连,怎么不远远地离开?没有适当的人接替实在令人担心。”
理论教育 2023-10-27

开卷有益:多读书对思想品德的影响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理论教育 2023-10-27

柳公权-自强不息,成为唐代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柳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
理论教育 2023-10-27

李时珍:医学大师自强不息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医书上记载的许多药性和功效与疗效并不相符,而且还有许多错误,致使许多病人因误治而死。于是,李时珍又暗暗地下了决心,要亲身体验,每药必校其实,以不致延误后人。李时珍来到河边,找到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为了进一步证实,李时珍特地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皮切开一看,果然胃里装了许多蚂蚁。
理论教育 2023-10-2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