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问卷—Cheney的研究成果

Cheney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尝试进行了问卷测量。简单地说,Cheney依据的是多维的思想,但编制的是单维的测量工具,这就为有关OIQ的单维与多维之争埋下了伏笔。在Barker&Tompkins的研究中,他们从OIQ的25个项目中选择了19个项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组织认同,6个用于测量相似性,6个用于测量成员资格,7个用于测量忠诚,但在随后的结果处理中,他们却延续了Cheney的做法,简单地计算了一个组织认同的总分。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测量工具

在有关组织认同的第一个实证研究中,Brown设计了组织认同的第一个测量工具。Brown将组织认同操作化定义为组织的吸引力、个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忠诚和组织成员资格的自我参照四个方面。Hall,Schneider&Nygren和Schneider,Hall&Nygren早期发表的有关组织认同的研究中,也存在与Brown的测量工具相似的问题。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及激励机制创新

在组织认同研究领域,特别容易引起混淆而需要加以仔细区分的是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都是用来表征个体与组织关系的两个心理学概念。在组织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上,承诺是一个较早出现的概念。Bergami&Bagozzi认为,这种操作化测量意味着情感承诺就是组织认同的情感要素。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

委托—代理理论也就是激励性契约的机制。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一种机制来降低代理人的偷懒动机,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相一致。具体到委托人如何与代理人签订激励契约,在契约中规定代理人的业绩标准给予多大的奖励系数。二是激励相容约束,简称为IC,给定委托人不能完全观测代理人的行为,在任何激励契约下,代理人总是愿意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

与前两类激励理论不同的是,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重点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个体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因此,该类激励理论通常又称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挫折理论。即取消正强化,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归因理论是由行为的结果来推断行为的原因的过程,通过已成为定局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找出最佳激励的途径。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提升素质评价功能

“评价效用”一词专指有目的地应用评价信息或评价过程,以获得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效用准则的评价者认为,应把评价效用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一种评价要根据其如何被使用来评判它的好坏。(二)增加激励强度前面主要侧重于怎样在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评价效用,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激励功能。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问卷调查结果

Ashforth&Mael在其开创性的理论工作之后不久,就开始采用Mael&Tetrick编制的用于测量个体对群体心理认同程度的6个项目问卷来对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加以测量。尽管如此,Mael&Tetrick的组织认同问卷也遭遇了一些批评。Mael&Tetrick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组织认同问卷一经发表,就迅速成为组织认同领域最为广泛运用的测量工具,因此,有关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的区分问题在实证研究中就演变为该问卷与相关组织承诺问卷的结构区分问题。不少研究利用Mael&Tetrick的问卷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特点及激励机制创新

在本研究中,对于教师组织认同水平的测量,采用了两种工具,Mael&Tetrick组织认同问卷和组织认同的图解量表,前者为5级计分,后者为7级计分。为了进一步考察年龄与教师组织认同的关系,本研究对所有被试的年龄进行了排序,依据被试年龄的四分位距,将被试分为数量大致相等的4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认同与创新

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人才流动机制尚未根本确立,高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教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应主要是激励教师挖掘潜能、提高素质,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手段和工具。通过教师素质评价可以对高校教师做出考核,明确标准和方向,指出成绩和不足。因此,激励功能是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重要功能,应加以有意识地利用,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方案:设计原则,认同与沟通参与

为此,高校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可以让教师参与到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来,以及通过加强教师间的沟通等方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管理的民主性原则,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制定的激励方案的认可。因此,激励方案要考虑到激励的系统性原则,使激励策略优化组合,在空间上相辅相成,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形成综合激励的格局及积极性的良性循环。在制定激励方案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公平的原则。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人格特征

本研究基于广为学界接受的艾森克人格理论模型,来考察了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组织认同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个体自然也就难以形成与组织的心理联结,采用组织的同一性来进行自我定义的可能性就小,其组织认同的水平也就自然低了。具体到本研究而言,结果发现精神质和神经质对于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高精神质和神经质者由于自身的人格特点,很难产生高的组织认同。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补充

这对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一大补充。而西方激励理论忽视了这一特性,没有看到人的需求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有些西方激励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片面性,如马斯洛把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人们需要主次关系的可能性。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创新措施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误区现在,在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怪圈。因此,高校对教师应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存的激励方案,以达到激励机制的最佳平衡点。(六)“搭便车”问题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对广大高校教师而言,缺少对创新的强烈社会需求,缺少创新的内在动力。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激励: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波特和劳勒提出综合激励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含有努力、绩效、能力、环境、认识、奖酬和满意等变量,这些变量间的关系从下图中可清楚看到:我们归纳出激励机制作用于高校教师的几个基本点:1.教师个人是否努力工作以及努力程度不仅取决于奖酬对个人的价值,而且还受到教师对达到既定绩效的期望值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

一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回避掩饰性和社会赞许性等问题,二是能够有效回避多项目测量所带来的时间、空间和经济等问题;Shamir&Kark在两个学生样本中,间隔两周进行了重复测量,得到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73和0.80,从而为组织认同图解法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信度证据。虽然Shamir&Kark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组织认同的图解量表“并不优于认同的文字量表,它只是和文字量表具有相同的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0-27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的创新方法

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内容型激励理论有所不同,内容型激励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研究人的需要的组成和结构,如何使这些需要激活起来成为工作动机。而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由需要到动机、由主观需要到客观行为的中间过程,研究人是如何确定行为目标,如何选择行为方式,以及需要是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理论教育 2023-10-2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