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它是个难题

抢跑风:教育难题愈演愈烈,羊群效应不可避免

但实际上,时下的“抢跑”风潮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高中一直向下,延伸至本该呆萌的学前阶段。在巨大的考试、升学压力之下,选择“抢跑”似乎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形成了“羊群效应”。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幸”与“不争”的统一体,既是补课的受害者,又成了施害者,在满腹牢骚、斥责与怒骂中,不知不觉助长了身边的“抢跑风”。
理论教育 2023-11-22

停课处罚依据何规定?

学校负责人表示,停课3天是让学生反思为什么有章不循,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在法律、规章制度下的自由”。很显然,学校做出如此严厉的处罚,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而保障和推进校园的制度化建设,从人治走向法治。仅仅因为晚自修期间玩手机而被停课3天,学校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这名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
理论教育 2023-11-22

外卖禁令:善意别走偏

而学生则认为,禁止这些人进校园无疑剥夺了他们叫外卖的权利。很明显,把所有外卖人一律挡在校门外,属于失当行为。但类似的“禁令”也不像舆论说的那样荒唐。而切实保护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正是学校保卫部门的职责所在。
理论教育 2023-11-22

中国高校的教育矛盾:严肃活泼不足,大学生创新力受限

总的来说,中国高校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不受压抑才怪,他们只能选择在即将离开校园、学校管理最放松的那一刻集中释放。不过我相信,对于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这微笑里也有泪,更有无奈。
理论教育 2023-11-22

安徽学生围殴事件中的喊跳者

我总觉得,发生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范集初中课堂上的那起学生围殴事件里,也有这样的“喊跳者”。那一刻,他们无异于俄克拉荷马那些喊跳的学生,“沉默的大多数”会让原本还在犹豫的行凶者获得一种力量,让他们觉得身后有一大群站队者,使暴行合理化。别轻视这种抵抗,少一个“喊跳者”,就多一份瓦解反教育的力量。
理论教育 2023-11-22

教育关切成噩梦?重新审视成人世界的教育方法

关于教育,成人世界有那么多口是心非。什么补课、奥数、兴趣班等,它们都以爱的名义出发,都高扬着“为了孩子”的大旗,但到后来,你会发现很多爱已变成罚,一关心就闹心,教育应有的那种温情与和谐被各种紧张和对立取代。这样的“为了孩子”,其实很无奈,也很短视。
理论教育 2023-11-22

取消奖学金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就

当没有钱的奖学金到手之后,大学生还能不能收获同样的喜悦与欢欣?在取消奖金的同时,苏州大学增加了出国交流基金以及助学金额。与助学金、贷学金等侧重保障功能不同,奖学金着眼于奖优,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回想学生时代,不少人都有为冲刺奖学金而奋起的经历,有摘取荣誉后的狂喜,有名落孙山时的自责……向出类拔萃之人提供奖教金、奖学金,其实是一种要约。
理论教育 2023-11-22

教育难题:劳动教育非种田课

但劳动教育岂能窄化成为“种田课”,把农场耕作与毕业证书挂钩,更是有些矫枉过正。让更精彩的生活图景、更急迫的生存问题,去激发和涵育大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这远比一堂最后演变成为拼点名、拼学分的“种田课”要来得有意义。按照劳动教育的规律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耕种、调查或研究,那将是一片“热土”。
理论教育 2023-11-22

求职如行为艺术,毕业生创造自我

毕业求职的阶段把这些刚踏出象牙塔的孩子催老了,也许这就是他们的社会初体验。很明显,他们不是拿着简历行色匆匆的求职者,而是用语言和行为表达某种思想的职场行为艺术者。可能就是在一次次挫折后,他们开始选择揶揄求职,用那种很值得玩味的调调,来渴望社会的关注与接纳,从而站到舞台的中央。
理论教育 2023-11-22

教育实名上课,你是否感到疲惫?

系领导虽然直言,推出课堂席卡制的初衷不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课,而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但有谁会相信呢?否则,即便用席卡制强行地把他们摁在板凳上,他们的心、他们的魂也早已不在了。然而,从点名叫号、封存手机到如今的“实名”上课,学生被摆到了一个“对立者”而不是“合作者”的位置,各种防范措施可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理论教育 2023-11-22

南京小学合作学习创新:全组罚抄引关注

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日前向媒体投诉,孩子所上的小学,班上进行分组,在一人未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教师会责令全体组员罚抄课文。它将小组内的成员当作一个整体,根据组员参与度、学习专注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以及组织情况等,进行多维度评价,从而弱化传统的个体性评价。把什么样的学生集中到一个小组,是搞好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冷静下来,我们也应该反思与叩问,类似南京那位家长投诉的情况,实践教学中到底有没有?
理论教育 2023-11-22

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通知

网友们的感慨,固然因为北林大的录取通知书几近“艺术品”,值得用岁月来收藏,又何尝不是对部分高校的变相吐槽?很显然,像北林大这样用心的学校并不多。契约意义上的录取通知书当然不需要那么繁复,但高考招生发展到今天,录取通知的这一功能性早已大大弱化。有那么多网友拥戴,北林大此举也算是触到了大家的“通知书情结”。
理论教育 2023-11-22

别轻视可见的公平,教育难题解密

虽然法院还没有宣判初审结果,但考生与学校撕破脸皮对簿公堂,注定将形成“双输”的局面。换言之,我们要确保其中的公平让人“看得见”。事实上,这就是“程序正义”的要求。也许现在我们还无法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完全可以做到“按照规定降人才”,让招生录取的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从而使一部分考生开心地留下来,其他考生也能平静而不带戾气地离开。
理论教育 2023-11-22

家长群中的陌生人和熟人,教育难题揭示

在北京玉泉小学教三年级的班主任李晶晶最近一直很困惑,她在家长群上发个班会通知,不到10 分钟时间就会收到至少十几个“老师您辛苦啦”“麻烦您费心”之类的问候。家长群既是个“陌生人社会”,也是个“熟人圈子”。很显然,不自在的家长群背后大多站着一些不自省的老师。他们不习惯平视家校关系,也很少站在学生以及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没有用心地投入与经营这个沟通平台,只会在它变了味、失了真时做无奈或哀叹状。
理论教育 2023-11-22

大学排行榜:真相与谬误

综合排名中,北京大学连续7年蝉联排行榜首位,而一直以来名次靠前的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却退出了前5位。但大学排行榜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撇不清是非。全球第一个大学排行榜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于1983年推出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学排行榜就无法撇清是非。只要被查实大学排行榜有种种失范行为,那么它的公正性与可信度就会变得岌岌可危,甚至不排除被剥夺的可能。
理论教育 2023-11-22

毕业典礼改革:减少花腔,提升实用性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一篇以《记忆》为题的演讲受到学生热捧。自此,大家不再叫他李培根,而亲切地称他为“根叔”。短短14分钟的演讲,响起了26次雷鸣般的掌声,会场内7000多名毕业生高呼着“根叔”的名字。然而,自从“根叔”成为一个现象后,毕业离校的那些事儿就变得越来越娱乐化。1945年7月,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第十八届毕业典礼上为学生们留下了名为《大学生之责任》的赠言。
理论教育 2023-11-2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