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评论.2019 年.春季号:总第6期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实践

两大“导引”从2018年9月开始,面向全校大一同学开课。通识教育大讲堂从“虚位以待”到座无虚席甚至“人满为患”,充分说明大一新生对通识教育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甚至是渴望,也说明武汉大学前置两大“导引”是真正抓住了“立人之良辰”。两大“导引”在解读和阐释元典时,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路径。
理论教育 2023-11-20

教育目标分析及挑战-通识教育评论.2019 年

学问的终极目标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概言之,中国古典学术是一个以继圣绝学为旨归的经学传统、信仰传统和修身传统。其结果不仅造成德性与知性分离,而且导致学术研究越来越专业、艰深、复杂,乃至只有少数专业权威才能参与,人文学术本应承担的教化使命萎缩,学术距离大众生活越来越远。
理论教育 2023-11-20

通识教育评论:教学内容与方式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尽可能地带领学生从经典文本的阅读中,领会儒家心性之学的呈现方式和根本旨趣。笔者认为,诵读、背诵经典是一种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不可或缺的方式。因为,这种“前理解”的、非理性思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打破对象化的学习客观知识的模式。而现代人是物与我、主与客、知识与心性割裂为二的二元论思想方式,导致道德与事功割裂为二。
理论教育 2023-11-20

通识教育评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习惯理工科思维的学生来说,人文学科以思辨性、感受性为主的内容往往因为不够“科学”而难以令其信服。
理论教育 2023-11-20

充分调研,科学定位-通识教育评论2019春季号

其二,课程定位。开课前又成立了“写作与交流课程教研室”,由杨果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教师作业批阅与交流指导方面的工作量,因此中心向学校申请,适当减少写作专任教师的规定课时量。
理论教育 2023-11-20

通识教育评论:校史传统揭秘

回顾清华校史,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都很重视说理写作的训练。民国时期的清华写作教学,离不开朱自清的擘画与付出。在朱自清的理念中,国文的读赏与写作,皆具要义,不可偏废。[11]既表达了对当前写作课所要承担的职责的预期,同时也与清华固有的说理写作传统一脉相承。
理论教育 2023-11-20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教学实践成果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课程积极响应新时代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当前诗词教学的问题处发力,自觉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慕课、新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唐诗宋词人文解读”借助慕课教学来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理论教育 2023-11-20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成果

清华大学一直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写作与沟通”课程正是在推进通识教育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背景下诞生的。事实上,在2018年正式推动“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之前,清华已经开始试点和探索相关课程。2015年,清华大学在当时的通识教育课组中建立了基础读写认证课,从300多门通识课中确定出80多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师大班上课、助教小班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和完成写作。
理论教育 2023-11-20

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思考

雷启立*[1]问: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具有哪些特点?正如有学者所认为,师范教育的基础与通识教育之间有隐秘的内在联系。因而,华东师大的通识教育确实是有内在的必要性,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概而言之,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第一,文理兼修。六十多年来,华东师大培养出了众多的作家、批评家、诗人、哲学家,我认为是与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分不开的。
理论教育 2023-11-20

武大通识:学生受益,老师亦有收获

武大通识3.0将“何以成人”“何以知天”设计为核心理念,其初衷无疑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人”,使学生“知天”,最终是使学生受益。出人预料的是,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副主任王永雄多次到武大通识课堂上听课,他感慨:“武汉大学的两大‘导引’课,不仅学生受益,老师也受益。”教师之所以受益,首先是因为集体备课,相互切磋。
理论教育 2023-11-20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基础课程写作训练策略及类型

为达到通识写作的教学效果,“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特别与“自学中心”合作举行写作训练。近年来,“自学中心”已经与不同部门,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工程学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与社会工作学系等的不同部门筹办了具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自学中心”特别为通识课的“学期论文”设计“论文写作”网,教导学生写作符合通识基础课程要求的中文论文。
理论教育 2023-11-20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汲取各国高教优势

相对来说,强调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德国式大学理念会强调通识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是培养敬畏学术、献身学术的精神。我觉得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中国推进通识教育可以很自然地把中西教育的最佳传统结合起来。在中国做通识教育还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理论教育 2023-11-20

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对大学理工科培养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而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在很大程度决定或影响了他们在科技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将伴随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培养大学本科生表达与交流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欧美中等教育体系对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
理论教育 2023-11-20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场域、习性、文化资本的通识教育评论

布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场域”。接下来,布迪厄又提出“习性” 这一概念进一步对场域进行分析。布迪厄认为,一个人在某个场域中占据某个位置,就会形成一套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模式,他把这一现象称为“习性”。布迪厄提出这些理论,都是为了便于他来分析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不同的实践。布迪厄认为人的社会地位是由两样东西决定的,即人们所占用的经济指标和文化指标。
理论教育 2023-11-20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课程的开课理据

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课程着眼于知识的探究,着重于能力的提高,着力于精神的成长,目标是让学生在读诗论词之中,了解中国文人,通过中国文人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并在了解的过程中,感知他人以观照自身,从而拥有丰富的感受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树立辩证的唯物观与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观,在体验人生趣味的同时把握人生智慧。
理论教育 2023-11-20

多元教学方式赋予传统技艺新型操作体验

(一)实践操作是教学内容与效果的需要课程设计“操作体验”环节,既能体现传统技艺的传承特点,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作为“体验课程” 的特色,“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学时设为总学时的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践”也表达了强烈的需求。传统技艺体验课程的设计以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双重教学为核心,包括到博物馆、美术馆现场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实地考察传统技艺,访谈技艺传承人等。
理论教育 2023-11-2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