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论

学情分析论:阅读经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意义的形成意味着一种经验的重建与改造,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会以“意义”的形式自觉地将新经验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因此,要理解“阅读经验”,最根本的是要理解学生怎样从一篇课文中获得“意义”。同时孙绍振的阅读经验也较为充分地佐证了费什提出的“意义不在作品本身”这一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有效关注学生理解状态

当学生从课堂情境中的口头、书面和图画呈现的信息中建构意义时,我们就说学生在“理解”。曹老师这节课最大的特色是提供了一篇与课文体式及背景相关联的文章,这篇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了两大功能,一是向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二是向外促成了课文所学内容的延伸运用。这两大功能的发挥都是基于对学生“理解”状况的关注。曹老师正是依据了学生的理解状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理论教育 2023-11-21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

小学特级教师支玉恒在任教《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采取了让学生“猜”老师的“提问”这种谈话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得以呈现,然后通过“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这个主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确认与澄清自身对课文阅读的独特经验。支玉恒老师在这节课上述环节的教学中采用的就是通过“谈话”方式了解学情信息来把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课堂非正式观察方法及价值

她在《“窗户”的学问》一文中介绍了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12]于漪老师在这个案例中使用的就是非正式观察法。所谓“非正式”是指这种观察没有经过系统设计,而是随着教学的进展对学情加以即时观察。他所谓的“观察学生的经验变化”指的就是课堂情境中的非正式“学情观察与分析”。[13]可见,课堂非正式学情观察对洞察学情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内涵发展-学情分析论

从课堂教学的历史角度来看,“学情分析”始于“儿童研究”。科学的兴趣就像所有的运动一样,已经从群体发展到个体,从整体发展到包含在整体中的部分,从族类发展到个人,从人类的童年发展到个体的童年。[11]行动中的“学情”研究关涉具体课堂情境中的“学情分析”与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改进。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实践要领:活动情境创设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乎“学情”的课堂学习活动情境的创设,需要考虑诸多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学生学情的分析与引导等。下面我们通过分析王崧舟老师的课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1]来讨论活动情境设计的实践要领。这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德国人爱花这一奇特风情的理解存在障碍。解读“女房东”的莞尔一笑。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写作经验导引路径

基于“学情”的写作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已有的写作经验,建立合宜的导引路径,促进其写作经验的发展。下面主要从“文章”揣摩、“过程”指导、“生活”提炼等三个方面对“写作经验导引路径”加以讨论。(一)从“文章”中寻找导引路径“作”文是从“读”文开始的,写作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阅读经验转化过来的。这就是“读写结合”导引路径的由来。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以创设促进学生学习

“创设”活动情境是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而作出的努力,理想的活动情境应该是能够适应具体的学情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6]教师在创设活动情境的时候需要对这三种参数加以合理的“筹划”,使之协调一致,共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服务。
理论教育 2023-11-21

发现思维状态的学情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采取谈话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生的基础和思维的起点,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检查与交流,教师基本可以把握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已有基础(起点)。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薛老师对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习起点有了较清晰的判断,这将有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三个步骤帮你应对自然本性的发展

所谓“发展”,就是在教学中对儿童的自然本性给以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即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心智。他把这三个阶段看作是智力或心理发展的自然阶梯,并认为这个阶梯的进程、顺序是在天性中就存在的,是随着儿童的年龄发展而发展的。第斯多惠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并指出年龄特征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他认为教学只有在适应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原则下,才能取得重大的实效。
理论教育 2023-11-21

建立前理解与教学的关联

对“前理解”与阅读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种“前理解”,让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前理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产生。“盲目性前理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偏见、教学模式化、权威学说所造成的前理解。“权威”属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理论三要素之一,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即那些参考书。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课程与学习经验的研究成果

例如,泰勒在对课程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组织模式和评价四个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课程模式。埃甘提出故事和想象应该成为课程的中心,而且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经验的。(二)学生课程观的研究学生的课程观是指学生对于某一课程最基本的、本质的看法和理解,即抽象于学生个体课程经验之上的观念。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起点分析的基本方式

课堂情境中的“起点分析”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经验性预估,另一种是工具性分析。如果教学内容没有确定时,这种方式作出的起点分析就可能不到位甚至错位。
理论教育 2023-11-21

基于学情分析的学习经验发展案例讨论

下面是一位中学教师依据学情分析视角尝试的学习经验发展教学案例,[2]该案例主要包括依据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状态、课后进行反思分析等三个部分。(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状态作为自读课文的《声声慢》的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与此同时,教师需创设学习的情境,并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逐渐深入到文本中,并能跳出文本,赏析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理论:学习错误分析成果

关于“迷思概念”、“学习障碍”、“认知谬误”等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精准分析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错误。(二)“学习障碍”分析学习障碍分析指的是弄清楚学习过程中所期待的学习没有出现时发生了什么,或者学生没有学习期待中的内容而是学习了别的内容时发生了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共情、对话和宽容,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错误。
理论教育 2023-11-21

学情分析论:教学须知

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施之有序”,首先得“知序”。教学之所以能“进”,即在于“循序”而“不陵节”。这里讲的也是教学要循“序”而渐进,尤其要找到最初的“序”,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宋代张载也指出“教须寻其序”,他要教师去寻找的“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他认为外界事物有自然的顺序和运行规律,人们不可“躐等妄意”。
理论教育 2023-11-2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