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_流式

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_上海周边空间结构

根据立地条件,聚落会呈现出固有的空间形态。如上所述,聚落系统的空间特点与其背后的自然、人文条件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研究为揭示出上海市周边地区的聚落系统的空间结构,首先掌握聚落分布的特点,然后弄清支撑社会经济活动的交通、通信网在空间上的特点。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位于这个地区的中心,这些周边地区近年来郊区化的动向明显。
理论教育 2023-11-23

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见证流动的成果!

江南三角洲是当今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地区。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们立志以江南三角洲的市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想一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于是亲自详细考察江南三角洲的市镇成为我们难以抑制的需求。此外,我们决定进行实地调查还基于以下理由,即江南三角洲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前所述,江南三角洲是超越我们日常体验范围的巨大平原。
理论教育 2023-11-23

中国人民调解委员会: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调解委员会来作为民间调解组织。被称为群众自治组织的调解委员会由此起步。1955年末,全国的调解委员会的数量达到17万以上,调解委员达100万余人,覆盖了70%以上的乡村和街道。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5月,第八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提出恢复调解委员会。
理论教育 2023-11-23

苏州市及周边地区集市概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地区的集市尤为急剧地增长。同时,关于城市中急剧增加的集市,我们几乎不太了解其实际的状况。另外,全国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各类集市的概况,也尚未充分明确。所以本文中,首先,①对中国城乡的各类集市的特点进行概览;然后,②通过对位于江南三角洲的苏州市和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目标是尽量探明农村和城市中集市的现状。之所以关注集市的叫法,是因为过去中国各地对集市的传统叫法大相径庭。
理论教育 2023-11-23

清末江南镇董研究_江南三角洲市镇流式

我们列出了若干历史悠久,现存清代编纂的镇志,且至今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上海直辖市所属市镇,再结合中国方面的情况,从中作出选择。在这样的关系中,镇和乡行政系统的割裂,成为阻碍两者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该县现在仍遍布江南地区典型的农村风光。表2清末青浦县的职务名*光绪二十八年平籴参照本章第6节①原文为“七宝、蟠龙乡董杨光霖、张允臧等”。
理论教育 2023-11-23

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文献目录-中国史及地理相关小说

第1部分中国史、地理学相关[1]日文(作者、编者姓氏按日文假名排序)天野元之助:《現代支那の市集と廟会》,《东亚学》第2辑,1940年石原润:《河北省における明·清·民国時代における定期市》,《地理学评论》46卷4号,1973年石原润:《華中東部における明·清·民国時代の伝統的市(market)について》,《人文地理》32卷3号,1980年石原润:《定期市の研究―機能と構造―》,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理论教育 2023-11-23

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朱家角镇历史回顾

本章考察的对象,并非此新诞生的朱家角全域,而是至1990年为止行政上称为朱家角镇的这一1.25平方公里地区的历史,是该镇作为城市性聚落的发展脚印。隶属于朱家角乡的农村环抱该镇。如果以我们这几年的江南三角洲景观调查为根据的话,朱家角镇可以说是这种三角洲地带城镇中的典型代表。笔者认为朱家角镇作为城市性集落而存在的基础,从明代后半期的形成阶段,已经有商业活动。
理论教育 2023-11-23

江南三角洲地貌与市镇分布

江南三角洲这些市镇兴起的背景,与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地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而土地条件的差异又与该地区的地貌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章为了阐明江南三角洲中市镇分布的背景,将探讨该地区的地貌形成,并对该地区的地貌形成以及地貌、地质特征和市镇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若干考察。另外,关于与市镇分布的关系,将针对江南三角洲原苏州府及松江府地区,重点探讨其地貌环境与明代及清代初期市镇分布的关系。
理论教育 2023-11-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