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灯寺

杨传球在锦江电机厂的故事

今年已七十六岁的杨传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出生于安徽宿州,1953年为寻父来到四川,不料等来的却是父亲牺牲的噩耗,西藏军区安排他在成都读书,后考取了四川美院,196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锦江电机厂工作。他在锦江电机厂的三十多年里,曾任职于设计所、宣传部、厂工会、销售公司等多个部门,而他做得最久的部门还是宣传部和厂工会。此外,杨传球在小说创作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以说,杨传球是从锦江电机厂走出的文艺家。
理论教育 2023-10-27

滕县战役英雄严翊的壮举与恢复

时任22集团军第122师364旅728团团长的张宣武在《滕县战役亲历记》一文中记叙,1938年3月15日,严翊本来配置在平邑的前城镇,随即率部参加滕县战役,守卫东关。“苦战竟日的严翊营长,也在最后一击的督战当中,大腿中弹负伤。”滕县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严翊的名字却和王铭章、张宣武等人联系起来,成为抗战英雄的代表。在解放军的精心护理下,严翊经过四个月的调养终于恢复了健康。
理论教育 2023-10-27

崔家店:从种地到村办企业的快速转变

崔家店位于成都地质学院旁边,以前是以种粮食和蔬菜为主,但要搞活经济,改变乡村的面貌靠种地显然不够。如何才能把崔家店变得与城区接轨,无疑困扰着当时的村干部。因为村办企业可以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这样一来,就促进了崔家店的逐步转变,种蔬菜的人家越来越少。董维清说,这样的转变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到了1990年前后,崔家店的企业完成的任务是3000万,这也是村办企业的黄金时期。
理论教育 2023-10-27

厂北路修车现无腿超人,圣灯寺引人关注

在老东郊人的记忆里,厂北路口有一位残疾人在修理自行车。1978年秋天,他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修自行车的手艺,然后在车水马龙的厂北路十字路口摆起了修车摊。在这届运动会上,曹前明夺得了两枚金牌。“圣灯在我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年在厂北路修自行车,也是出了大名的,媒体报道之后,让很多人一下子知道了我。没有在圣灯的这一段生活,就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理论教育 2023-10-27

圣灯寺:值得书写的教育史

“圣灯中心校”在圣灯街道的教育史上,是值得书写一笔的。1991年她来到圣灯中心校,开始了自己的校园足球教练生涯。前四川女足球员熊莉和杨月从在圣灯中心校成了搭档。之后因为圣灯中心小学缺乏带低年龄段的教练,熊莉被聘为该校专职足球教练,开始了她和杨月从长达17年的合作。可见,圣灯中心校的足球运动魅力非凡。就这样,圣灯中心校成了东郊人永恒的回忆。
理论教育 2023-10-27

关家堰:东风渠改建带来的社区变化与文化传承

当然,东风渠的修建也使关家堰间接受益。另外,关家堰社区二组居民全部安置在跳蹬河南路水岸东里居住。现在的关家堰社区与以往的单一村落不同,属于交叉管理,这些居民已完全融入这个新一线城市生活当中。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在传承着关家堰文化。
理论教育 2023-10-27

圣灯寺:客家童谣承载记忆,传承文化

客家童谣所承载的不只是客家人的记忆,同时也是在地文化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一代代流传的童谣最终会成为永恒的“记忆”。而客家童谣可视为客家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刘义章、陈世松主编的《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里收录并整理了圣灯街道部分客家童谣,它们见证了客家人的历史和演变。这些客家童谣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大类就是情歌。此外,关家堰村八十岁的严氏还提供了“过街见闻”式的即兴童谣。
理论教育 2023-10-27

成华区命名与圣灯寺:圣灯寺赋予新区经济力量

当成华区新成立时,圣灯寺作为城东的亮点多次被提及。以此命名,当然是为显示成都新经济的力量,要知道,东郊工业区可都是位于圣灯寺周边的,就其当时的名声而言,在成都城区是无可取代的。因此命名为“圣灯区”是恰如其分的。[1]自此,成华区的命名尘埃落定。从这一场命名当中,我们看到,圣灯寺作为地名具有的含金量是不容低估的。
理论教育 2023-10-27

客家菜:家常滋味长,传承圣灯寺

郑板桥写过一句话:“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人民塘村志》说:“客家菜肴保留中原菜肴风味,以油重味浓、高热量、高蛋白为特点。”客家菜突出主料而不太注重配料,讲求原汁原味。客家菜肴独具特色。客家的饮品中最为常见的是茶。除茶外,在客家人的饮品中,每到夏天时常见的还有金银花水、荷叶水、鱼腥草水、金钱草水、车钱草水、夏枯草水和绿豆汤等。圣灯的客家饮食以家常见长,这种风格至今还有所保留。
理论教育 2023-10-27

旧时人民塘村独有一条土路,与圣灯寺密切相关

旧时人民塘村与外界联系仅有一条土路。李彬在接受采访时说民兴路反映的不只是人民塘村的变化,也是圣灯的典型案例。李彬提出了“民兴”的新方案,简言之,即人民塘村要走向兴旺发达的道路。《人民塘村志》说,1996年6月,人民塘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决定彻底改变村里交通,通过众筹修村里第一条通向牛龙公路的大路,就取名为“民兴路”。李彬说,后来这条民兴路因发展的需要更名为“民兴大道”。
理论教育 2023-10-27

715厂:国家重点工程,创新兴电子工业之骨干

715厂是国家“一五”时期确定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纳入了我国第一批新兴电子工业骨干体系。筹建初期的715厂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六千人,第一批职工全部是从全国各地的无线电厂调来的,当时还来了一批十来岁的童工。715厂于1958年正式建成生产,6月8日在715厂的坝子上和719厂联合举行开工典礼。这些举措带动了715厂的发展。715厂创建之初就技术人才济济。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军队客户从来只认“715厂”的印章,不知宏明厂。
理论教育 2023-10-27

成都东山圣灯寺:历史追溯,与三圣母有关

成都东山,亦有“五场”之说。《成华农村概要》说:“龙潭、圣灯、保和三个乡地势高于城区,被称为东山。”山脚下有一座寺院,名为圣灯寺,寺院旧址在今天的建设路二环路外侧。有一种说法是圣灯寺建于唐代,考察成都佛教历史记录,此说很快被否定了。圣灯寺即为其中之一。如果此说确定,那么,这个“圣灯”就有可能与三圣母有关。作家郑光福就出生于圣灯乡,他在圣灯寺小学读了六年书,说起当时的圣灯寺,他如数家珍。
理论教育 2023-10-27

岑春煊支持圣灯寺豆制品恢复,注脚人文气质

岑春煊征调官兵将昭觉寺、东大街府城隍庙、五世同堂街寄宿的流民押往郊外,以通敌暗探罪名处死。岑春煊这种枉杀无辜的做法,让成都民众恐慌起来。不过,这副对联并没有触动岑春煊。正是有了岑春煊的支持,圣灯寺一带的豆制品生产才得以恢复,豆腐才重新回到城里人的餐桌上。而岑春煊的到访,也从侧面给圣灯寺的人文气质做了注脚。
理论教育 2023-10-27

长林盘村记事-成华区长林盘村的变迁与回忆

以前这里叫长林盘村。应与当时客家人所居住的林盘是相似的。我查阅了一些成华区与长林盘相关的材料,却没有发现更多的记录,也许这跟其身份特殊有关。长林盘村在今天已变为长林盘社区,因拆迁安置的原因,大部分居民住在华林社区。从居民对长林盘的回忆中,还能看到旧时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林盘的故事也会成为过去时。长林盘社区的办公室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民兴北一路与向龙二路交会处的里面,是临时搭建的办公场所。
理论教育 2023-10-27

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记录岁月的报展活动

到东华二路25号的李彬报纸博物馆去采访还是2018年的事。吸引了不少集报人士的关注,邵华泽先生三次为李彬的报纸博物馆题馆名。2015年4月28日,博物馆更名为“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经成都市文广新局审批,成都市民政局注册登记,该馆正式加入成都市民办博物馆行列。像这样的报展活动只是博物馆的众多活动当中的一种。这样的评价彰显了博物馆应有的价值。
理论教育 2023-10-27

圣灯寺|诗人其然的多元文化与诗集《原版成都》

回忆起圣灯生活,其然还是充满了激情,他甚至为东郊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行。这样才有了圣灯的多元文化。诗人其然对东郊感情很深。这样的老街巷在圣灯如今是越来越少了。其然熟悉的圣灯寺这些年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018年,其然出版了自己的首部诗集《原版成都》。有意思的是,外地读者将这本诗集称为“跟着其然行脚成都”。
理论教育 2023-10-2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