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道与企业家精神

坚持互惠互利的中华商道智慧

坚持互惠互利的中华商道智慧,要以和为贵,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和而不同”,提倡求同存异,共谋发展;要“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相和谐,促进企业绿色发展。要发扬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精神,立足于企业、社会和自然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引导企业在赢利的同时担负起社会责任,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7

传承中华商道,做有志之商

传承和弘扬中华商道慎言笃行的作风,培育现代企业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做有志之商。任正非说,华为成功没有什么秘密。阿甘精神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华为就是阿甘,认准方向,朝着目标,心无旁骛,傻干、傻付出、傻投入,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终于走在行业的前列,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做到这“六有”的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儒商,是我们应当致敬的儒商。
理论教育 2023-06-07

近代中华商道发展的政策制度探析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和思想认识的变化,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制度。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运动,其具体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末新政时期,近代民族企业家开始通过商会参与经济法规的制定。
理论教育 2023-06-07

坚持以义为上的中华商道价值

坚持义利合一、以义为上的中华商道,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原则,即价值认识上的“以义取利”,行为准则上的“先义后利”[37],以及价值判断上的“重义轻利”。[38]这体现了中华商道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也是新商业文明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先义后利恰恰是获利的根本途径。而且,只有全力以赴地为消费者着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此而言,先义后利是儒商获利的根本方法。
理论教育 2023-06-07

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明清时期是我国商品经济以更大规模向前发展的时期,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商品流通网络,商人资本开始进入生产领域,对生产过程进行直接控制。具体来看,明清儒商之所以兴盛,存在着经济社会方面的现实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朝时期,诸如纺织、冶炼、制陶等制造业加工,技艺提升,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明朝初年全国生员有3万人,到了明朝末期生员则达50万之众”。
理论教育 2023-06-07

新商业文明:互利经济学的光芒

传统商业文明建立的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自利精神。基于此,新商业文明必须放弃这种旧观念,倡导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互为目的,这是互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这些朴素的言语表明了晋商、徽商所持有的正确义利观,反对取不义之财。在日本近代工业化之初,涩泽荣一树立了经济活动与道德合一的伦理基础,对日本企业经营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理论教育 2023-06-07

坚持群体合作的集体精神

要以贵群合作的集体精神,焕发职工为企业尽力的高度责任心和主动精神,并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要以贵群合作的集体精神,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性,减少经营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及监督管理等交易费用,从而提高经营效益。要以贵群合作的集体精神,提高企业内外的互助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应该把贵群合作精神与发挥个体能动性的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
理论教育 2023-06-07

秦汉时期中华商道潜行的思想原因分析

重农抑商的思想,是秦汉时期中华商道及其儒商潜行重要的原因。但是,在秦汉时期,相关的重农抑商政策都没有能够严格持久地实行下去。贾谊一则担忧百姓遇天灾,卖儿卖女;二则担忧国家遇兵旱之灾,无以为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贾谊认为有两个原因。贾谊认为,国家控制货币,可以获得七福。[82]此后,贾谊的重农抑商思想成为西汉时期的主流思想,无为放任政策发生了逆转。
理论教育 2023-06-07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基本理念:以义为上

以义为上是儒商精神的根本原则,是构建良性政商关系的基本理念。就政府官员而言,掌握的是公权力,以义为上、追求公共利益;服务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人民,是公权力的内在要求。就以十八大以来,落网的20多名省部级高官为例,官商勾结是非良性政商关系最鲜明的特征。就此而言,以义为上既利政也利商,是政商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理念;政商关系也只有以此理念为思想基础,才可能建立起良性的亲清政商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7

近代儒商的经济社会发展原因

尽管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经济危机日益深重。这在清朝尤为严重,致使清政府力量与社会商业力量之间逐渐失衡。加上前面说到的主权危机、经济危机,中国一步步从一个独立国家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侵害到中国的领土主权。
理论教育 2023-06-07

唐宋时期中华商道政策与制度发展

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及其中华商道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得益于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及其制度。(一)唐朝时期中华商道发展的政策制度汉朝后,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割据时期,国家的分裂、田庄经济的强化、税赋的实物化、税敛繁多以及逼遏商贾,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7

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8]下面从企业文化的层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揭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一是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1]因此,企业文化必须适应上述变化,创新发展战略、组织形态、运作机制、管理模式、营销体系,等等,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才能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独特、难以被人模仿的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中华商道:中国企业文化的根基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品格[12],是中华商道的根本理念,这同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正因为如此,以人为本的中华商道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兴起的直接原因。事实上,用商业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互利共赢,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体现了新商业文明的本质。要针对境外经营法律风险领域,深入研究制订法律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妥善应对境外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依法维护权益,保障民营企业资产安全。
理论教育 2023-06-07

春秋战国时期儒商传统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脱颖而出,形成了相应的儒家的济世伦理思想,赋予中国商业文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其人本观、义利观、诚信观、创新观、集体观、家国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商业伦理,并涌现出一批令世人高山仰止的儒商,其中的典范包括商圣子贡、商神范蠡、商祖白圭等。这就是说,在传播儒家思想方面贡献最大的,当为子贡。子贡儒而商的形象是中国高层次商人所追求的榜样。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中华商道:秦汉时期潜行的政策制度

秦汉时期实行的与重农抑商思想相对应的政策制度,尽管其效果不彰,而且无法持续,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导致秦汉时期中华儒商和中华商道处于潜行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秦帝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人数众多的小工商业者。但是,秦汉时期儒与商并非完全没有结合,中华商道及其儒商的发展也并非就此中断了,只不过处于潜行状态而已。
理论教育 2023-06-07

探究人本与神本的区别与解析

中华文明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是以人为本的文明,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础上,是以神为本的文明。中国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品格。吃人与以人为本,相差得太远了吧。他将君臣关系视为相互制约、互相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