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丝绸史

明清时期山东山蚕业的国际传播

明清时期,山东在全国的山蚕喂养和茧绸制作技术的传播方面做出了贡献,当山东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山蚕放养方法和茧绸制作方法后,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播到国内其他地区,比如河南、河北、辽东、陕西、山西、贵州、云南等地。之后请皇帝下令东省将山蚕喂养之法详细移咨各省,就当时山东在山蚕业中的地位看,这里的东省,当指山东。明末清初,辽东半岛可能已经放养柞蚕了。
理论教育 2023-06-06

唐代山东丝织品的贡赋缴纳情况

从《唐六典》卷三、《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中的开元贡等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前后期山东上贡丝织品的情况。表5-4是据《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河北道》、《文献通考·土贡一》整理的唐代山东各州郡的贡赋丝织品情况。
理论教育 2023-06-06

隋唐时期山东的私营手工业发展

唐代除官营手工业外,山东的私营手工业作坊也是很发达的。这是一种家族手工业,其技术是世代相传和保密于家族内的,由于李清年老为长辈,为家族染织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当其生日时家族成员都要赠送礼物祝寿,并在其年长时能得到家族成员的赡养。这说明当时雇佣纺织行业已得到发展。这些足以表明,即使在唐代后期经济重心已南移的情况下,山东蚕桑丝绸业固有的实力,成就了山东蚕桑丝绸业在全国仍名列前茅的美名。
理论教育 2023-06-06

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水陆交通

从《禹贡》中可以看出,古代山东的交通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青、兖、徐三州的贡物,都经由水路运抵都城,如兖州的贡物“浮于济、漯,达于河”。青州的贡物“浮于汶,达于济”,汶水从莱芜历经泰安、肥城、宁阳至东平入济水,再从济水入漯水,最终达于黄河。这样,青州的汶水,徐州的淮水、泗水、菏水,经济水和漯水,最终与黄河沟通在一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线。
理论教育 2023-06-06

山东明清时期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特点

第二,尽管明清时代我国的丝织业生产中心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太湖流域一带、广东珠江三角洲、四川地区,但山东的蚕桑丝绸业依其惯性仍在继续发展,同山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一起成为当时重要的蚕桑丝绸业生产基地。
理论教育 2023-06-06

山东蚕桑丝绸业衰退的原因与30年代的背景有关

30年代后,山东的蚕桑丝绸业逐渐衰退,桑树被大面积砍伐,桑茧产量下跌,缫丝厂和纺织厂相继倒闭,出口丝织品数量锐减。(二)多方面的竞争也是导致山东蚕桑丝绸业衰退的重要因素1.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至1934年,“山东蚕丝已为日本压倒,一蹶不振”。[86]此外,烟台地区缫丝所需柞蚕茧资源的缺乏也是山东丝织业衰退的重要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06

植桑养蚕:种植桑树方法与历史探究

在种桑方面,书中提到了两大桑种,一是鲁桑,二是白桑,鲁桑在山东早有种植,但白桑是在我国农书上第一次出现。但《四时纂要》却把种桑时间放在正月,主张收取桑椹、水淘取子后曝晒干,正月种植,来年正月移栽。《齐民要术》中移桑一般需两个环节,第一步是假植,第二年春天进行,五尺一根,栽后两年不得采摘。这一故事表明,当时必定常有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方人带着蚕种到浙江一带出售。
理论教育 2023-06-06

山东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国”指晋分封宗室的领地,相当于郡一级行政单位。徐州,辖东海郡、琅邪国、东莞。南北朝时期,除刘宋统治一段时间外,山东主要属于北朝势力范围,先是由北魏进行统治,后由北齐、北周进行统治。北齐、北周时期的行政区划,大体沿袭北魏。
理论教育 2023-06-06

地理环境对蚕桑丝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统治者开疆拓土而成就的庞大疆域为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人文地理环境来看,齐鲁时期的山东也存在蚕桑丝绸业发展的基础。莱人高超的染织技艺及其相应的纺织技术,为齐鲁时期山东丝织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6-06

官员勤政倡导督促,助推山东蚕桑丝绸业发展

宋元时期,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与官员的勤政、倡导、督促有很大关系。元朝重视农业生产的官吏就更多了,比如,在垦辟荒地方面,世祖至元八年,董文用任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时,面对叛乱后野多旷土的局面,“巡行劝励,无间幽僻”;对于登州地区,见农民垦辟有方、地利毕兴,大加赞赏,结果邻近州郡皆仿之。其中有几个显著的人物,他们对当时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值得特别书上一笔。
理论教育 2023-06-06

丝织品的种类与特点

縠是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皱的平纹丝织物,因为表面的皱纹像粟粒状,所以称縠,它是利用两种捻度不同的强捻丝交织而成,因它们发生不同的抽缩而起皱纹。缦、帛都是没有花纹的普通丝织品,《说文解字》说缦为“缯无文也”。而文、锦则是由彩色丝织成的高档丝织品。其实,齐桓公时齐国、鲁国附近并没有梁国,这当是一假托之国,但它说明当时山东还是存在绨织品生产的。
理论教育 2023-06-06

宋元时期山东的行政区划情况

山东的行政区划,从形式上看,仍分属河南、河北两道管辖,并新增济州、滨州,而实际上,道一级行政区划已被节度使制所取代。元朝统一全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地位,废除了汉人世侯的世袭制,设置了新的行政区划,除在京师大都(今北京)设置中书省外,在全国设立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至此,行省制度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划名称,从而形成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制。
理论教育 2023-06-06

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统治者政策保障的重要支撑

宋、金、元政权都非常重视桑树的栽培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这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这不仅巩固了河堤,防止了河水泛滥,而且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但统治者很快意识到错误,并且及时进行了更正。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官府纂修农书,并反复颁行于全国,这是元代政权的一大特色,是元政府重视农桑的一大表现。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山东的蚕桑丝绸业得以蓬勃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6

生产技术变革为山东蚕桑丝绸业提供技术保障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蚕桑丝绸业的生产技术,无论是植桑养蚕,还是缫丝、纺织、练漂,无论是各个环节还是整套程序,与以往相比,都更为科学和系统完整。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重大进步,它们既代表了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水平,也为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理论教育 2023-06-06

金元时期山东的蚕桑丝绸产业发展

所幸的是,金元政权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改变了统治政策,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从而又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因此,金元时期的山东仍是我国蚕桑丝绸业聚集区和生产中心之一。元代,丝织业仍然是山东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行业,山东仍是全国丝绸业中心之一。
理论教育 2023-06-06

齐鲁时期山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产技术

齐、鲁主要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我国生产力大发展的第一次浪潮,铁制生产工具和牛耕的出现,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大飞跃。而在所有的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对蚕桑丝绸业的管理并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周天子治下的官营丝织手工作坊官职设置如此,各地的诸侯国也有相应的设置。正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及先进技术的出现,使山东的蚕桑丝绸业迅速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