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区域协同创新 上海、上海大都市圈和长江经济带

建设中的张江科学城: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城市功能

张江科学城是“十四五”时期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表5-4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系统性解决方案(二)完善创新生态,实现创新示范确立张江科学城创新生态与创新示范建设任务。表5-6张江科学城的城市功能塑造
理论教育 2023-05-30

城市新兴产业规划:战略与实践

科技创新必须有相应的产业体系予以响应,才能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完整协同。但是,科技创新不完全等同于产业体系,在科技创新的基本导向下,必须把握住几个核心未来产业,把握住“牛鼻子”,进而推动上海大都市圈产业体系整体升级。表10-1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续表表10-2江苏三市“十三五”规划科技创新产业续表续表续表表10-3浙江三市“十三五”规划科技创新产业续表
理论教育 2023-05-30

张江分园:探寻两业融合路径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园区企业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在张江22分园中,以制造业为主要生产功能的园区数量占绝对优势。(二)以“两业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推手面对全球贸易秩序及制造业产业链深刻变化,张江各分园应主动把握机遇,寻求“两业融合”途径,提升产业竞争力。
理论教育 2023-05-30

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创新研究与规划优化方案

上海与兄弟省市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关于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在上海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得到认可和重视。创新是上海大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线。当前正在进行的上海大都市圈协同规划则采用了“1+8”的范围,即上海、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宁波、舟山、湖州。2019年10月17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的范围为沪、苏、锡、常、通、嘉、甬、舟、湖等9市。
理论教育 2023-05-30

加强企业全球创新网络建设,推动人才国际化

注重海外研发平台建设,对接全球顶尖创新资源。二是强化企业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三)推动国内外人才流动加快集聚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上海人才国际化。推进外籍科学家参与重大科技计划战略咨询、项目管理、研究开发和验收评价等工作。二是推动中国科学家走向世界科技舞台。鼓励上海知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扩大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理论教育 2023-05-30

德国区域集群策动:创新网络建设模式及特点

(一)以政府为主导、以研发机构为主体的“产官研”一体化模式德国的“集群策动”计划是典型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和研发机构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集群策动计划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扶持对象由以往对大学和公立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单独促进转变为促进产学研联合,重点支持研究机构与企业结成创新联盟,以及建设创新集群。其中,以巴伐利亚州城市区域的集群策动政策最为典型。表13-2德国三次集群策动计划的显著成效
理论教育 2023-05-30

优化技术开发与试验平台搭建方案

技术开发与试验是将基础知识向实用技术转化的实验室途径,打造技术开发与试验平台是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践发展看,目前中国的技术开发与试验平台包括各种研发机构、重大工程化创新平台、企业高端研发载体等。
理论教育 2023-05-30

国际创新中心城市网络协同的主要特点探析

城市网络关系的产生,使城市间产业协同关系由原本的线性等级划分转为节点关系。(三)城市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同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创新综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在推动经济转型、带动区域协同的过程中,创新被这些城市普遍视为促进上述变革的重要引擎。在一些城市之中,创新已成为城市的主要空间功能定位。
理论教育 2023-05-30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应用方兴未艾

(一)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整体来看,全球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2018年消费者物联网支出金额将达620亿美元,位居第五位,主要应用包括:智能家庭、家庭自动化、保全以及智能家电。(三)产业规模化应用是趋势全球行业巨头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加快布局,物联网的大规模商用正在快速形成。
理论教育 2023-05-30

十四五时期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求:优化标题

根据《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2020年是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完成搭框架、进入强功能的承启年。“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是在进一步完善框架建设的同时,围绕“持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的主线塑造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灵魂”,重点工作和要求是:一是紧扣核心目标。对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全局而言,“三个张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
理论教育 2023-05-30

创新空间的组织运行模式及规划原则

从发达国家典型创新型城市的案例看,由于在要素组织、发展驱动力、地理区位、经济社会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性,创新空间的组织运行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从创新空间的起源和驱动力来看,也存在很多的发展共性。该规划提出集中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原则,计划新增一个具备活力的中心区,包括居民住区、零售业及轻轨交通体系等,从而避免以往依赖轿车的隔离性生产环境。
理论教育 2023-05-30

上海大都市圈物联网产业发展策略

综合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发展布署,预计到2025年,区域物联网技术在研发、系统集成、服务提供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建成集技术创新、规模发展和市场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在远期,上海大都市圈有条件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科技创新高地和应用先行示范区。
理论教育 2023-05-30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协同创新意义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切实坚守长江经济带生态底线。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整体水平。目前,长江经济带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理论教育 2023-05-30

建立科技创新指数的方法与实践

(一)统计指标体系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以及基于投入产出效率的科技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区域创新力最为主要的3个方面。因此,本研究建立包含科创投入、科创载体、科创产出、科创绩效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计算科技创新指数,进一步观察科创能力的空间特征。将相应一级指数得分加总后可得科技创新指数得分。
理论教育 2023-05-30

区域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联动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的测度标准称之为协调度,可用来反映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合作创新状况和协同创新程度。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之间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形态。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的联动发展,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速度等合理化调整,最终实现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篇区域协同创新着眼点,基于区域内各城市科技、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考虑区域整体发展,促进各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理论教育 2023-05-30

芝加哥大都市区制造业转型特征

芝加哥大都市区制造业的年均产值达到650亿美元,是区域经济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在出口方面,芝加哥大都市区制造业在区域货物出口总量中占据2/3。十年间芝加哥大都市区制造业向高技术产品转型的趋势,来自该区域对自身经济特质的全面认识和引导。其中,物流产业与制造环节的良性互动,成为芝加哥大都市区超越其他制造业中心的重要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5-3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