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蓝皮书(2020~2021)

鼓励多元创新共同体,培育自组织创新氛围

同时,上海大都市圈应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包容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应鼓励合作,减少壁垒,形成多元活跃的、自组织的、“草根型”创新生态;应鼓励实业,尊重企业家精神,形成以本土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创新集群。创新企业应持续关注研发,重视合作交流;科研机构应推进奖励机制调整,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研发;专业机构应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源渠道与对接平台,共同创造上海大都市圈独有的创新文化。
理论教育 2023-06-09

提升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韧性的措施

长江流域片,需进一步加强南通、崇明海塘等防汛工程达标,区域协调重点考虑长江口北支排水能力下降和海水倒灌对沿岸地区排涝的影响。海陆统筹,加强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的河口海洋水环境治理,加强船舶等移动源污染防控,协同制定应对突发海洋水环境污染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河口海域污染事件的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6-09

构筑文化旅游圈:以演艺文化为契机提升文旅产品供给魅力

可借鉴国外都市圈广域观光游线的经验,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共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和精品游线,将都市圈塑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繁荣地、吸引各国游人的世界文旅目的地。同时通过品牌培育、要素建设,与其他旅游圈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上海大都市圈内的高端游客群。
理论教育 2023-06-09

打造支撑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的航空枢纽群

未来上海大都市圈机场群重点是通过建设南通新机场、提升苏南硕放机场功能和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等来满足不断提升的航空客货运输需求。
理论教育 2023-06-09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

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9座城市均有下辖区县入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特别是舟山市全域都入选。在促进绿色生产的同时,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打造宜居生活环境。表7-16上海大都市圈环境治理措施与行动资料来源:各城市《2019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理论教育 2023-06-09

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动能升级:立足创新经济前沿

“互联网+”推动新技术革命,全球发展迈进创新驱动、知识经济引领的新阶段。示范区应率先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次产业有机融合的多元路径,立足“有好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的机遇,探索产业创新载体的多元形式与灵活组织模式,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例如位于硅谷中心地带的圣克拉拉,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学府,以低密度建设为主的存量用地占比超过97%。
理论教育 2023-06-09

培育生态绿色产业,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对于太浦河沿线地区来说,首先要做好现状产业的管控,严格限制污染排放,通过管网建设、工艺提升、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同时顺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生态优势显著的太浦河周边地区布局适宜的新兴产业。太浦河沿线区域适宜布局高科技产业,以成为中国制造的新空间载体。与传统产业地产更加注重经济地理逻辑的选址相比,康养地产的选址遵循自然地理逻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在太浦河流域布局康养产业较为适宜。
理论教育 2023-06-09

让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当地生活的措施

纽约都市圈陷入了一场严重的住房危机,部分原因是收入停滞和住房成本上升。通过要求每个社区实行包容性分区,扩大和执行公平住房法,保护人们不受不合理的租金上涨和流离失所的影响,保持所有社区的多样化和混合性。在过去的20年里,纽约都市圈的经济增长迅速,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生活成本上涨,工资停滞不前。然而,纽约都市圈许多居民生活在机场、工厂、固体废物转运设施和棕色地带污染严重的地方。
理论教育 2023-06-09

构建区域绿道网络的总体思路

展望2050年,强化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协同发展,区域绿道网络构建应整体策划、共商共谋,并实现区域共建共享。通过推动绿道实施实现区域绿道网络的全域覆盖,加强省、市城际交界面绿道的衔接,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绿道形式建设贯通的地区,应以林地、湿地、生态廊道等为空间载体保障绿道网络的完整性。图14-1上海大都市圈区域绿道规划目标导向
理论教育 2023-06-09

工程污染防控方式对流域水安全的影响

但是,以工程手段阻隔污染的进入对流域的水生态安全产生了影响。截至2018年底,太浦河沿线225家“散乱污”整治任务已完成207家,完成率达92%,拆除建筑11.05万平方米,平整地块17.32万平方米,拆解驱离住家船207只。
理论教育 2023-06-09

探索风貌协同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在风貌协同方面,规划依据《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导则》等相关技术标准,明确提出新增建设高度不超过18米,乡村地区不超过10米,不搞大都市化建筑、欧陆式建筑,规模上不大于2×2km基本组团等共同遵守的原则。其三,以“四个共同”为准则的联合决策。
理论教育 2023-06-09

国内重点区域的比较分析

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上海大都市圈多项人口指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总量及人口密度分别为7741.66万人、1382人/平方千米,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稍低;上海大都市圈家庭户规模接近2.4,低于京津冀、东部地区的2.6,家庭小型化速度更快。
理论教育 2023-06-09

老龄化问题凸显:都市圈层面医养资源协作共享的优势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老龄化人口占比普遍提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当下及未来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并将进一步影响各城市人口长期战略、医疗养老产业发展等。此外,上海、常州等也提出了区域内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部分城市养老资源优势。
理论教育 2023-06-09

推进前沿与应用型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全面推进应用型基础创新、技术应用型创新源在上海大都市圈各级全球城市及功能性节点城市重点加强。综合性全球城市提升创新短板,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关注制造环节工艺改进,强化专业领域创新。通过引导四类创新要素在上海大都市圈不同功能层级的合理配置,补足创新短板并强化创新特色,形成强大的内生创新体系和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理论教育 2023-06-09

共享共担:发展策略中的对流辐射和弹性嵌套

上海大都市圈目前涉及9个地级以上市、超过40个区县级行政单元。为此,我们提出3大策略,即共享共担、对流辐射、弹性嵌套。具体而言,第一是多重嵌套灵活施策。
理论教育 2023-06-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