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路径研究

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计划

非首都功能疏解总体情况。2014年起,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北京自2015年启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已逐步将生产性研发、产业配套和制造环节向河北、天津主动迁移。天津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与北京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等一批承接平台。2017年,河北省引进京津项目近3000个,总投资2500亿元。河北省与北京市经信委共同召开了2017年京冀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建立京冀项目对接机制,建设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库。
理论教育 2023-06-08

重大工程项目成功推进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北京将作为冬奥会冰上项目的举办地,张家口和延庆县将举办所有雪上项目。2012年6月,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要“落实聚焦通州战略,分类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截至2017年,通州区利用四年时间,关停80%的一般制造业,为副中心建设“留白增绿”。
理论教育 2023-06-08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化方案

非首都功能疏解要做到疏堵结合,坚持管控总量、严控增量、疏解存量。北京的行政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率先启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要抓紧制定北京市产业疏解目录,天津市与河北省制定产业承接目录,有序推动非首都功能的相关产业往津冀两地转移。非首都功能疏解采取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6-08

滨海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滨海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京、冀的战略合作,与北京市中关村、北京CBD等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自启动落实国家战略至今,滨海新区共承接北京项目1601个,协议投资额3434.7亿元。津秦高铁滨海站、京津城际于家堡高铁站均已正式投入运营。四是推进京津冀生态环保领域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党政代表团到北京市中关村、海淀区学习考察,双方举行座谈交流会,并签署合作协议。
理论教育 2023-06-08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回顾

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京津冀发改委共同签署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委建立“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协调沟通机制”的意见》。并对三地协作提出七项具体要求,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次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打造“四个支撑区”的战略定位,部署了抓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6-08

解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度不足问题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度较低。一是京津冀机场群内主要机场之间均无直达的公共交通方式。二是京津冀机场群航线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首都机场的通航机场数量和国际通航机场数量远高于石家庄机场、天津机场,国际国内开设的航点过度集中于首都机场。港口发展协同度低。陆路交通协同有待加强。虽然京津冀区域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发展仍然不均衡。此外,京津冀地区客流也存在着严重不平衡。
理论教育 2023-06-08

高标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2017年,雄安新区人口为104.71万人。雄安新区设立的意义。一是京津冀中的“冀”更加聚焦于雄安新区。为了更好的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更好地建设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应运而生。雄安新区成立后,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国家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要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必然成为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的首选区位。
理论教育 2023-06-08

加强产业对接,推动新区经济发展

与中科院合作开展细分产业领域成果对接活动。共组织了17次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产业的对接活动,189个项目在新区落地转化,协议投资19亿元,全部项目达产后年新增产值120亿元。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关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的意见》,注重吸纳京津冀创新资源,做好对首都功能疏解的技术承接与转移,打造创新共同体。
理论教育 2023-06-08

缺乏有效的协同协调机制对组织的影响

各层级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地方规划不能与国家规划有效对接,其中最突出的是《北京市十三五规划》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之间的冲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明确了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不再具备全国经济中心的职能。缺乏产业转移保障机制。
理论教育 2023-06-08

重点产业疏解:非首都的关键之举

根据首都北京的功能定位,重点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等四类产业。引导农产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仓储物流功能外迁,推动建材、服装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向周边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外迁,推动劳动密集型金融后台服务功能迁离北京三环以内,鼓励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部分新兴服务业迁至市场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
理论教育 2023-06-08

重点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地区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功能定位做出了明确说明。三省市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功能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产业链上下联动,三省市错位发展,最终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一核”指首都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地区客流存在着严重不平衡。
理论教育 2023-06-08

加强生态领域合作,推动宜居海滨城市建设

加大渤海湾水域治理和周边水系流域环境综合防治。加强津冀海域治理合作,切实加强渤海海洋环境生态监控,逐步实现渤海全海域协调治理,入海河流整体流域协调治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机制,合力实现空气监测、环境整治、环保数据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区域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滨海新区要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建设和管理,推动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严格划定“生态红线”。
理论教育 2023-06-08

打造未来经济:集聚、开放、智能化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滨海新区应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指示,着力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三大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理论教育 2023-06-08

加强金融合作,推动金融创新基地建设

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北京地区高端金融人才落户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丝路基金在天津自贸区设立运营机构,促使滨海新区成为国家丝路基金的重要运营中心,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金融创新运营中心的影响力。
理论教育 2023-06-08

促进街镇错位发展的策略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建设城区功能型街镇,打造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特色农业型街镇,打造富饶美丽乡村。对于距离城区较远,有一定农渔业特色的街镇,比如茶淀街、小王庄镇等,重点发展葡萄种植、海珍品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等,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和采摘、体验、观光等休闲旅游业,实现农产品“接二连三”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8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类型多元、成因复杂。京津冀区域不仅面临广为关注的重污染天气危害,还面临着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多种类型环境问题的复合性威胁。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内部,不同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呈现显著差异性。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是造成京津冀雾霾的主要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0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