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树与臣绢:唐代城市商人与商业

传统新年习俗:扫雪暖寒,敲钟运钱

其家男女婢仆,锦衣玉食,服用器物,皆一时惊异。及女郎将出,侍婢围绕,绮罗珠翠,垂钗曳履,尤艳丽者至数百人。与上述的邹骆驼在“买南山树”的情节上完全相同。据《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记载:“巨豪王元宝,每至冬月大雪之际,令仆夫自本家坊巷口扫雪为径路,躬亲立于坊巷前迎揖宾客就本家,具酒炙宴乐之,为暖寒之会。”
理论教育 2023-06-13

商品经济第二高峰期的特征

从北朝后期开始的6—13世纪即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土地所有制转换引起的重要变化是,租佃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土地私有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商品经济更深地渗入农村,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农产品更为显著,品种扩大,工艺水平高度发展,分工程度提高,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
理论教育 2023-06-13

宦官掌领的宫廷市集:历史细节揭秘

安史之乱是促成“宫市”由外臣转移到宦官手中的关键事件。如以《南部新书》为据,则代宗时宦官已领“宫市”;如以《资治通鉴》为据,德宗贞元中,宦官始领“宫市使”;如以《顺宗实录》为据,德宗贞元末,才由宦官领“宫市使”。今人讨论“宫市”问题,未见提出异议。在宦官势力继续膨胀的过程中,“宫市”积弊成蠹。
理论教育 2023-06-13

商业发展与繁荣的基础探析

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部门。当然,还包括农产品之间、手工业产品之间的交换,但农业与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始终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活动最主要的内容。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商业的繁荣,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高潮时期,都是在农业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
理论教育 2023-06-13

官府的应对与对策:应对措施优化

历朝应对影响到社会稳定“罢市”的对策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听之任之,回避矛盾。唐宋时期,市民群体很活跃,“罢市”及衍生举动往往能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或起到调整措施的效果。从回避、疏导演变为严禁、严惩,政府应对政策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市民社会在成长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障碍。
理论教育 2023-06-13

“大和会”的背后的分析介绍

二肆长相约在天门街[27]展示“佣器”以“较优劣”,当天“士女大和会,聚至数万”,“四方之士尽赴趋焉,巷无居人”。荥阳(公)子终使东肆战胜西肆。一是“士女大和会”,文中提到的唐长安城东西二凶肆,经常采取展示卖品、角逐哀挽声乐的方式互较胜负,进行商业竞争,这种竞争方式我们在其他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这点。
理论教育 2023-06-13

古代中国的四级市场及其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社会的市场基本是从三级向四级发展的市场体系。《史记》中提到这时出现的六大具有明显较强经济职能的城市,即长安、洛阳、南阳(宛)、邯郸、燕、成都,正好覆盖了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主要地区。长安由于是都城所在地,具有覆盖、沟通全国市场以及宏观调控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同时也是关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可谓“四方辐凑”之地。其他如南阳(宛)、邯郸、燕、成都等都是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理论教育 2023-06-13

商业限制与突破:创新创业者的挑战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就主观方面的限制而言,一是对商人政治社会地位的限制,二是对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唐以前(包括唐)官府对商人的限制有很多具体措施,对商人政治社会地位限制最主要的是不得做官。就客观方面而言,商业的发展一是受交换媒介形式的限制,二是受交通运输水平的限制。商业只能是在限制与突破过程中不断寻求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13

工商业者与市民争取话语权的努力

工商业者与市民争取话语权的努力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上升的重要表现。官府的抑制、剥夺等政策和措施激起了他们的群体性抗争,从“罢市”这类非暴力抗争,演变成大规模的民变,往往采取群众性的非武装暴力活动。不过商人群体并没有沉默不语,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意愿以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罢市”正是市(人)民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6-13

白望与游手:宫市强卖与京城无业者的敲诈勒索

第一类是“宫市使”下“两市置白望数十百人”,强买强卖,“人不堪其弊”;第二类是户部侍郎苏弁所言“京师游手数千万家无生业者,仰宫市以活”。他们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敲诈勒索,实际目的是中饱私囊。“京师游手无生业者”,应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者,有的并无固定职业。可知,京城长安,与市场有关的非生产性人员在政府供应转换过程中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理论教育 2023-06-13

杜子春的转型之路:从京城到扬州

杜子春是我们在探讨上述问题时不可回避的人物。杜子春是从京城转到扬州,于涛做官、经商都在长江中下游流域,赵操“游于江湖”,经营地域从西北向江南转移,与经济重心南移趋同。窦乂、杜子春、于涛、赵操都不属于士族子弟的典型或主流人物,应该属于士族疏支或另类,但他们的发展道路又有不同。
理论教育 2023-06-13

宫市的由来:多种说法分析

唐“宫市”缘起时间的判定,有开元说、天宝说、贞元说。但“旧事”起于何时,源自何职,是否已置使领之,官吏主知时是否已有“宫市”之称,不载。近年,一些学者注意到这条材料,并据此认为,“宫市”应起源于开元时期。因此,“宫市”一词是否始于开元并无更有力的佐证,《广异记》仅能说明,开元时期,内廷日常食、用品须在京城市场采购的部分,由长安尉负责专知。是否是将“官市”误传抄为“宫市”?
理论教育 2023-06-13

城市商业的培育:窦乂与城市商人

唐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商人云集在大都市,很多商人是依托城市发迹、发展的。唐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非市场因素,以及唐代城市商业经营活动的非主流现象,这是本书对《窦乂》一文探讨的重点。用三万钱买西市低洼地约十几亩,造店二十间,日获利数千,号称“窦家店”。此时窦乂应不到30岁。经营方式与市场发育。
理论教育 2023-06-13

重新认识城市商人:从传统商业到新兴产业

笔记小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新认识城市商人的信息。中国古代商人与土地的关系,似乎已有定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为人所熟知。因此,对城市商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应该有更准确和全面的认识。笔记小说中与城市商人和商业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本文摭取的仅为片段。王元宝不着籍贯,也应属散姓,与“五姓”“七姓”无关。
理论教育 2023-06-13

如何表达政治取向并维护经济权益

唐朝以前,记载市人通过集体“罢市”的行为表达某种意愿,与经济利益有关的很少,比较常见的是集体表达某种价值判断和政治取向。与这种自然死亡而引起的“罢市”相比,非正常死亡采取的“罢市”行为,往往更带有政治倾向性。这是用“罢市”来表示不满与愤懑之情。唐朝后期,市民阶层[19]逐渐形成,他们与官府的矛盾也日益接触到核心问题——经济权益,集体罢市就成为他们维护经济权益的主要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6-13

商业发展的三个高潮:机遇与挑战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曲线可谓是三波多折。第二个高潮期,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第二次高潮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第三次高潮出现的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的统一和社会的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明中后期以后,随着近代化的萌动,如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专业化程度提高,都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1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