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论稿

中国封建社会的垦荒开拓与古代经济南移

中国的耕地就是这样不断垦出来的。地主有高社会地位与资财,具有能大面积开垦土地的能力,也是垦荒的重要力量。历代封建政权通常是采取土地谁垦谁有的政策,鼓励农民垦荒,也动员地主垦荒。封建地主遂利用大量南徙农民,垦辟田园,发展农业生产。这都加快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洞庭湖区,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湖广米谷支撑了江南和两湖地区经济的繁荣。
理论教育 2023-05-19

土地兼并:封建地主消极作用的重要根源

历来认为,土地兼并是农民苦难和农民起义等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封建地主重要的消极作用。土地兼并,即土地集中,主要是指一种由分散的中小土地占有,合并为大土地占有的经济现象。自耕农是土地兼并的主要对象。农民养活家庭人口所需土地的最低必要量会随之降低,也有利于佃农转化为自耕农。总之,土地兼并的势头会越来越弱,而不是越来越强。上述情况说明,土地兼并对农民的危害,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尽相同的。
理论教育 2023-05-19

奢侈生活:封建地主的过度奢靡与社会影响

封建地主的奢侈生活,与农民的俭朴生活甚至贫困生活,呈现出巨大反差。他们的过度奢靡,浪费物质资源,败坏社会风气,引发社会矛盾,理应受到人们的谴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地主消费的这种有效需求,却可以通过市场推动生产发展,特别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说,“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乎绝”。
理论教育 2023-05-19

兴修水利:农田基础建设的重要保障

水利是最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封建社会早期,水利工程大都是政府行为,由国家投资修建。封建国家既鞭长莫及,兴修水利遂逐渐由政府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明清时期,各地大量的渠、塘、陂、堰,大都是采取“业食佃力之例”[13]所兴修的,即地主出工食,农民出劳力,以兴修水利。甚至某些大型水利工程也要向地主捐募资金。不但修建水利工程,就是原有水利工程的维修管理,也需要投资。
理论教育 2023-05-19

地租剥削对封建社会经济的表现和作用

正确评价地主制经济,对剥削的认识,需要正本清源,并实事求是地探讨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地租剥削呈现着逐渐减轻的趋势。[32]从整体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地租剥削是大体适度的。地租剥削的度,体现了地主制经济运转和发展要求的经济必然性,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从中国历史上看,尽管赋轻租重,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却有时大幅度跳动。
理论教育 2023-05-1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