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纺织史话

棉花从传入江南地区到最终成为大宗纺用纤维的主要原因

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棉纺织技术十分低下,所以,棉花内传之初,在汉族地区从事棉纺织生产的性价比没有从事丝、茎皮植物纤维纺织生产高,这是棉花不可能大规模内传的主要原因之一。之所以元代棉的内传在两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两个原因:1元统治者本身是少数民族,没有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棉花、棉纺织品的优良品质被广大民众认识到。
理论教育 2023-05-26

络丝、并丝和整经器具及工艺简介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卷经轴上的工艺过程。经丝通过经牌归于纼轴,又称纼床、印架,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大的籰子和一个籰子架,籰子上装有手摇曲柄,以逐批卷绕整理好的经丝。
理论教育 2023-05-26

《齐东野语》中的纺织技艺

《齐东野语》乃南宋周密撰,虽为笔记小说,但极具学术价值。周密一生走南闯北,多见多闻,其笔记《齐东野语》所记录的相关信息可信度极高,书中关于纺织技术方面的内容,有一些可以补史之缺,还有一些可以证史之漏。“作文自出机杼难”的解读《齐东野语·卷五·作文自出机杼难》中载:“......大抵作文欲自出机杼者极难,而古赋为尤难。”
理论教育 2023-05-26

先蚕与先棉的差异的分析介绍

最终,在清道光十年,黄道婆获得“先棉”称号,并列入国家祭典,大概用了约530年的时间。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通过对“先蚕”的大规模祭祀仪式和活动,以达到“以劝蚕事”的目的,推进养蚕栽桑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
理论教育 2023-05-26

宋锦织造工艺与蜀锦织造工艺的联系

宋锦工艺的起源,目前纺织史学界大致有以下两种说法。因此,从织物纹样的角度看,宋锦织造工艺与蜀锦织造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以上宋锦工艺起源的两种说法,从广义上看,宋锦是宋代的织锦的总称,当时的蜀锦也属于宋锦的范畴,只是产地不同而已。
理论教育 2023-05-26

织金和妆花技术的产生的分析介绍

纺织品考古显示,织金和妆花技术早在辽代就已经广泛应用。同样,妆花名称的出现虽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但其技术的运用早在汉唐的一些挖花织物上就已出现,到了宋元时期已广泛应用。耶律羽之墓出土的花树狮鸟妆花绫和鹧鸪海石榴纹妆花绫,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妆花绫实物。南京云锦中所特有品种织金和妆花织物在辽代早期墓葬中的发现,证明了至迟在辽代就已经产生了织金和妆花技术。
理论教育 2023-05-26

毛类制品在《诗经》中的出现

《诗经》中毛纺品的描写可见“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二,《诗经》中描写兽皮、裘服并未有任何鄙夷之意,反而都是贵族所好,因为它们的保暖性极佳。裘服是《诗经》中描述最多的毛类制品,裘服以羔裘和狐裘为主,且多为贵族服用。
理论教育 2023-05-26

中国古代矿物纤维石棉的出现及研究

中国古代关于矿物纤维在纺织方面应用的文献,主要是关于石棉纤维的应用,且多为神怪记录—火浣布的野史记录。但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明确指出火浣布是石棉,对火烷布到底是什么做出了比较完美的解释。《齐东野语·卷十二·火浣布》一文是中国古代关于火浣布记录最详细、考据最全、最科学的经典之作。也再次肯定了火浣布乃石棉之说,剔除其神怪成分。
理论教育 2023-05-26

南京丝织业与云锦的历史渊源

笔者认为,南京的丝织业在此时得到大发展有其特殊的地理、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南京丝织业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促进了南京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笔者认为,南京丝织业的复兴本质上与南京城市地位的转换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南京丝织业的发展,可以从土贡中看出其中端倪。据《元丰九域志》所载北宋元丰年间的土贡情况,江宁府当时只进贡笔五百管,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南京在丝织产品上并无特色。
理论教育 2023-05-26

探索古代小花楼和大花楼织机的提花技术

保守估计,小花楼提花织机出现在唐代,大花楼提花织机出现在明代。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小花楼提花织机的图像信息很多。小花楼提花织机花综的提花操作,由花楼上的提花工通过控制耳子线和脚子线构成的花本来操作。正是因为有这样精巧的花综开口机构,可以设计在数各种各样的造,从而使得小花楼提花织机上所提的花纹精确、细致、丰富多彩。
理论教育 2023-05-26

人类进化中的3原始纺织体系蝴蝶效应

而中国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也是早期智人,他们懂得利用兽皮、皮绳保暖,并制造组合工具,从而获得支持脑力进化的宝贵肉食,可见兽皮的应用技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原始纺纱技术的应用,才在许家窑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形成继续进化和灭亡的两种不同结局。原始纺纱技术就像蝴蝶效应中所说的一个小因素,影响整个人类的进化。由此可见,原始纺纱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人类的进化是同步的。
理论教育 2023-05-26

中国古代纺纱工具的演变

中国古代纺纱经历了徒手纺纱、纺专纺纱、纺车纺纱、大纺车纺纱的发展过程,每一步都是当时纺纱技术的伟大成就。用纺车纺纱和络丝的发明在古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技术革命,因为从纺专到纺车的应用完成了简单纺纱工具到纺纱机械的巨变。中国古代纺车的技术水平发展经历了小纺车阶段、大纺车阶段、水转大纺车阶段。大纺车相对于小纺车而言,具有锭子多、形制大的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5-26

如何选购综蹑织机?

综蹑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织机的通称。综蹑织机包括单综单蹑织机、单综双蹑织机、踏板立机、单动式双综双蹑织机、互动式双综双蹑织机和多综多蹑织机。单综双蹑织机最显著的特点是两个踏板控制一个综片提综。这种织机与单综单蹑织机操作原理很相似,所不同的是以两块脚踏板控制一个综片的升降。踩下踏板即可完成提综,与梁楷的《蚕织图》和《便民图纂》中的单动式双综双蹑织机工作原理一模一样。
理论教育 2023-05-26

《诗经》中的植物染料及工艺技法分析

二是因为春秋时期已有多次浸染法和套染法的工艺。此外,《诗经·邶风·绿衣》有云“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色并不属于红、黄、蓝3种原色,一定是通过3种原色套染而成,故可以推定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纺织技术中已有套染法。
理论教育 2023-05-26

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技艺传承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说明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具有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项技艺急需传承和发展。中国纺织史学界一般认为南通蓝印花布起源于宋代嘉定和安亭镇的“药斑布”,并为归姓者创之。然而,笔者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南通蓝印花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南通蓝印花布染料的起源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产生的前提是蓝色染料植物的种植。2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间接源于蜡缬技艺。
理论教育 2023-05-26

探寻宋锦之名的来由与特点

二则这种织金宋锦可能作为朝服补子的面料,花纹主要用于区别官员的等级。笔者曾将宋锦之名至迟出现在明嘉靖年间的观点发表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宋锦起源及其出现原因的研究》一文中,引起纺织史学界的一些关注。
理论教育 2023-05-2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