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与《道德经》

巧到尽头返朴实:《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

须知,巧到尽头还是要回到朴实上来的。只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下两层钟架,做得又好又快。他告诉庆忌一番话:您没听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雕琢的东西,还是要返朴真。至于钟架做得精美,我也是让工匠们随意而为,没什么要求,也没什么束缚,大伙儿就这么弄出来了。
理论教育 2023-07-25

心已死,如何重生的故事

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身子未死,而心已死了,没有信心,没有希望。能做点什么就做什么,不可奢望太大、急于求成;也不可丧失信心,让生命没有一点创造的生气。正像颜回丧气地对孔子说:先生步行,我也步行;先生快走,我也加快步伐;先生拍马奔驰我也拍马奔驰。这些我都做得到,但先生快马加鞭,飞驰而去,我望尘莫及,就只好在后面干瞪眼了!颜回解释道,说先生走一步我也走一步,是说先生说什么,我也跟着说什么。
理论教育 2023-07-25

认识自己:为人处世与《道德经》中的智慧

老予认为能识别他人只是机智,而能认识自己才算高明。古希腊也有近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是人类永远也不会完成的任务,直到今天,人们还一再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的兵弱政败,倒想着发兵去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正如眼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睫毛啊。楚庄王经杜子这么一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
理论教育 2023-07-25

齐王之约,孟子的随性处世

齐王的人一走,孟仲子便派人在孟子归家的路上拦截他,让他不要回家,快去见齐王。孟子仍然不去,而是到朋友景丑家避了一夜。他们只是认为够不上同齐王讲仁义,这才是不恭敬哩。相信自己的道德操守,相信自己的人格力量,相信自己出自本性亦出自诚心。能如此,便可待人接物随性任意。而且,以本色待人,以诚待人,会被误解,但不会遭唾弃,至少,对于自己,可落得心安。
理论教育 2023-07-25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治大国而朝令夕改,老百姓就不堪其苦。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人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理论教育 2023-07-25

阮籍与《道德经》:率真与虚假的对比

阮籍邻居的一个少妇美艳惊人,是一家酒馆的女管家,常在酒灶旁卖酒。阮籍村里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可惜还没出嫁就死了,他与她既不是亲戚又没有交往,但觉得心里很难过,就到她家去痛哭一场才离开。经常与阮籍一块纵酒的刘伶,每每喝得酩酊大醉。魏晋人就是用这种狂放的行为,使自己能在世人面前坦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他们用赤裸裸的裸体来嘲讽文人雅士虚假苍白的面孔。
理论教育 2023-07-25

《道德经》教你成为懂得为人处世的人

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老子有时说它是“无”,这是就“道”没有特点、物质和形状而言的;有时说它是“有”,这是就“道”产生万物而言的。
理论教育 2023-07-25

文明发展下,人类心智进化,自然本性消失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心智日渐进化和完善,自然的本性也就远走高飞了。仓颉是传说中方块汉字的创造者,算得上是中华文化的老祖宗,据说他创造汉字是背着苍天偷偷摸摸做的,文字一出现老天就大为不满,甚至还有点恼羞成怒。仓颉在神话传说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他从妈妈怀中一出来就聪明过人。在知识未开的远古时代,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并聚,没有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大家都不用心思机巧,自然的本性从未离失。
理论教育 2023-07-25

《道德经》教导:真实胜于假貌

刻的“树叶”再好看也没有生命,即使能“以假乱真”也仍然是假的。他刻出的这片树叶长短适中,厚薄合度,叶片上微微露出的筋脉、微毛和细芒,都历历可见,色泽光润而鲜艳,把它放在真树叶中也分辨不出来,真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理论教育 2023-07-25

申徒嘉与子产:自然之德的差异

自然,不仅是人的一种行为风格,更是一种美的德性,并且是一种最美好的德性。申徒嘉是被砍了一只脚的人,但他具有一种自然之德,并不自惭形秽,反而能努力加强身心修养。子产是郑国赫赫有名的大官员,身体健全,却不了解自然之德,竟随意轻视申徒嘉。一旦来到伯昏先生讲学的地方,就意气平静,渐渐恢复了自然的常性,美善的道德不知不觉中荡涤了我顾及荣辱得失的心理。
理论教育 2023-07-25

人人平等:道德经与为人处世

人生没有高下尊卑,所以自食其力的生存手段也无高下荣辱比较的必要。有端铁饭碗,坐办公室的;有当工人,每天守点的;也有上大学,继续受寒窗之苦,为人们认定的“锦绣前程”奋斗的;也有自食其力、沿街叫卖,或街头做生意的。这所有便构成社会分工的一级级台阶。人的地位有高低,工作有不同。无论作工务农,或者行商坐贾,做官作府,都是为了生存。认为做生意不如人者,更是荒唐。人的各种工作,在生存这一点上通而为一。
理论教育 2023-07-25

人才当领导,聪明反误

阳子居有一天对老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人敏捷,办事决断,行为果断,事理通达,勤奋好学,那么,他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吗?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做蠢事的例子还少吗?阳子居还是没有弄明白称职的领导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他又问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一个称职的领导呢?掩耳盗铃,聪明反被聪明误。
理论教育 2023-07-25

顺应事态发展,安顺有利

要在无为中有为,首先就是顺应事态发展,顺,于己一身,可得安全,于事情本身却可有利。颜回很恭敬地听着,头扭过去望着孔子。孔子怕他自己宽慰以至妄自尊大,自我爱惜而又至于忧伤沮丧,便告诫他:颜回,不受自然之伤害倒容易,不受人为的好处却难了。
理论教育 2023-07-25

观察细致,心眼灵活,人际处事与《道德经》

未必——“识人”应是观察要细、心眼要活。究竟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任何先入为主的识人的方法,都是注定要碰壁的。郑子产是何等聪明的人,却被自己的手下骗了个结结实实。这次小杨比小郑高一分,应该小杨先分,两人一起高高兴兴去挑选新房。小郑帮小杨参谋,很是积极。小郑在小杨不经意时多了个心眼,事情就这样简单,但小杨却从此心里有了疙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理论教育 2023-07-25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顺其自然,顺时办事

顺其自然是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办事,要依凭客观条件和情势办事。说到底,成事之道在于顺其自然。这就是顺其自然。人面对自然是如此,面对社会也应如此。顺其自然,就是要顺时而动,依势而动。顺其自然,就是要冷静行事,需等待时便等待,该静观时便静观,不可莽撞任意。因为事物遵循其规律发展的自然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还是应该记住:条件的创造,也能顺其自然。
理论教育 2023-07-25

为人处世与《道德经》:明确迷惑与引诱,得到正当的是非取舍

明白种种迷惑与引诱,确保自然天性相反相成,便会得到正当的是非取舍。是非与取舍并不是确定不变的。送人生日蛋糕必定是完整的,以此为是;拿出来吃,蛋糕必须切开,以破碎为是,取舍也在其中了。要明白是非取舍,一定要丢弃种种精神牵挂与干扰。商汤王和秦穆公对贤人伊尹与百里奚的任用,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这又是为人处世是非取舍,极富启示意义的一例。
理论教育 2023-07-2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