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任: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

网络信任:揭示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

[80]这种新型社交方式虽然与面对面交流相似,但是因为媒介的介入,两者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网络关系的诱人之处。因此,早期的自我暴露就为今后发展持续、亲密的关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91]而网络上相遇的人们之间更容易相互自我暴露。网络社交中的深层自我暴露及共同兴趣使得在线形成的关系与现实世界中形成的关系相比,发展过程更快且更亲密。网络社交关系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诱人之处外,或许还有其他诱人之处。
理论教育 2023-07-29

如何通过互动建立网络信任

[35]实际上,互动就是为了熟悉被信者,获取给予被信者信任的信息,给予信任的可能性随着关于被信者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互动过程中,社交双方会逐渐熟悉起来,不断获取给予对方信任的信息,并判断这些信息的可信性,然后据此决定给予信任维系网络社交关系,还是中断网络社交关系。网络信任并不会轻易在初识之人之间建立起来,必是建立在相互熟悉的基础之上的。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的种类及影响机制

[28]为了验证上述推断在网络社交情形中的适用性,测试被试对不同社交人群的信任程度,本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普遍存在于“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六类人群所创建的虚拟角色作为研究调查的置信对象,调查导致信任类型及程度不同的机制。本研究为了凸出“90后”大学生被试对不同网络社交对象的网络信任程度及类型,考察每种网络信任背后的影响机制,将累积解释贡献率的标准定为80%,将网络信任划分为四个因子。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社交中女性对不良行为保持警惕

各类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关于网络社交的不良事件对她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她们在网络社交时往往防范意识比较强,任何让她们心理不适的人或事都可能中断她们的网络社交行为。就访谈结果来看,几乎所有女性被试均认为言语及行为表现明显怀有不良企图、动机不纯的个体不值得与之互动。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差异及其影响

对于“90后”大学生被试而言,网络社交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其个人信息真实性难以确定,这也就意味着网络上发展而来的恋情的风险性远远高于始于现实世界的恋情的风险性,且网恋远不如现实世界的恋情来得那么真实。在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发展为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之后,个体还会进一步调整有关信任的决定。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研究:施信者因素与网络互动者的角色制约

同时,网络互动者的角色塑造与自我呈现不仅受到个体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的限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会受到个体生活品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二)其他因素除了施信者的虚拟角色自我呈现之外,施信者自身的某些因素也会对网络信任产生显著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建构的影响

现实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作用于个体信任观念的形成,而网络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建构的影响则首先体现为网络环境是否具备生成网络信任的条件,其次才是网络情境的其他因素对网络信任建构的影响。如果网络不足以支撑信任的生成,那么其他因素又何以发挥影响作用?以下,我们将围绕这两方面来探讨网络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建构的影响。他们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社会及文化体系。
理论教育 2023-07-29

虚拟角色之间的信任与在线社交行为

[7]这种具有双重特性的虚拟角色就成为网络信任分析的基本单位。而第二类和第三类虚拟角色几乎不可能出现于熟人之间,更多存在于陌生人之间的网络社交之中。每个虚拟角色都是一个信任主体,然而也仅限于此,它代表的也只能是它自己,而不是其背后创建者的全部。在网络信任关系中,任何虚拟角色都不可能绝对囿于施信者和被信者角色之一,此网络信任关系中的施信者亦可能是彼网络信任关系中的被信者。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与风险性-网络信任: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

实际上,风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且永恒的特征。从应对风险这个意义上说,信任是针对风险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信任归根结底就是对不确定性及风险的主观把握。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较大,而信任的建立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在这个事件中,四种类型的风险同时出现了。在本研究看来,信任双方的依赖性及信任结果的风险性是信任得以发生的前提,亦是任何意图建立信任的个体所要面临的事实。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研究结论-网络信任: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

信任被描述为认知性的、情感性的、意志性的。例如,起初,很多研究者并未严格区分人际信任与信任,甚至将两者当作同一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根据活跃于具体领域的研究者的意见,信任概念并没有得到全面研究。虽然没有在信任的定义、特点、起源、形成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达成共识,但是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都意识到了信任的重要性,并对此达成共识。
理论教育 2023-07-29

国内学界研究信任:基于社会义务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信任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涉及信任的学科类型与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研究水平也有所提升。杨中芳、彭泗清等人在评述西方人际信任研究和综述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个体生活在文化中”,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其所被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挖掘在线社交关系

哲学家洛克早在17世纪就将信任视为社会的纽带,认为社会的维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们认同齐美尔将信任作为社会关系一个重要维度的观点,将信任视为一种“社会关系”而非心理感受,这给予信任强大的解释力。而“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影响广泛,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信任。在网络社交的不同发展阶段,网络信任在维度及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理论教育 2023-07-29

个体因素:网络信任建构中的自我呈现及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网络信任客体的作用被不断削弱,这就使得网络信任主体的作用被进一步凸显出来。从访谈结果来看,个体在选择信任对象时会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偏好。以下,本研究将分别从施信者及被信者两个方面探讨虚拟角色的自我呈现及网络主体的自身因素等对网络信任建构过程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29

网络信任建构过程及发展规律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面对面且双向的,直接的个人交互是信任的基础;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发生于陌生人之间,且是单向的。原有的信任建构机制已经不适用于“信息时代”的信任建构规律。网络信任既表现为一个时间节点,也表现为一个发展过程。然而,针对不同个体穷尽网络信任的各种建构过程似乎是不现实的。
理论教育 2023-07-29

现实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的影响

总体而言,现实情境因素作用于网络信任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后天活动促使个体形成有关信任的某些观念,比如,经济失衡严重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个体的信任度偏低,这些观念会直接体现在网络信任建构过程之中。宏观层面,影响信任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中的经济失衡或者说经济不平等水平。显然,信任与经济失衡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现实情境中还有大量潜在因素可以对个体信任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