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戏曲

广西戏曲桂剧的艺术风格及脸谱

桂剧的各行当在表演上风格不一,要求各异。桂剧现行的行当体制仍以生、旦、净、丑为主,但在选择扮演现代剧角色的演员时多打破行当限制,以剧中人物性格为依据,由具备相应条件的演员饰演。脸谱是中国戏曲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形象生动,个性突出,色彩鲜明,能代表每个戏中人物的性格,并对人物具有褒贬的意义。桂剧脸谱主要还是在图案上变化,颜色只起配合作用,以突出图案的鲜明感,增强其艺术效果。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山水清音雅韵

至清末,文场臻于成熟,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曲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文艺工作,文场因此获得了新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撤销。如今,文场日益引起音乐家和圈内有识人士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曲艺百花园里的一颗明珠。文场自诞生以来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是广西曲艺史、广西音乐史、广西戏曲历史传承的一支血脉。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丝弦戏的精彩演绎

丝弦戏又称“宾剧”“思贤戏”“宾阳丝弦戏”等,流行于宾阳及上林、马山、都安、来宾、忻城、武鸣、邕宁等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丝弦戏全是男演员演出,旦角都是男扮女装。当时的丝弦戏戏本就以这样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丝弦戏的曲调属皮黄系统,板腔体系结构为上下句,演唱重语言本色。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难深重,丝弦戏的观众锐减,戏班难以维持。丝弦戏因此停止演出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壮剧的经典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壮剧团代表剧目《宝葫芦》《百鸟衣》《红铜鼓》《一幅壮锦》等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获奖。壮剧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古老剧种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鹩剧:经典地方剧种,传承百年

鹩剧是广西特有的地方剧种,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的钦州、玉林等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鹩剧以唱故事为主,唱词多为即兴而发,通俗易懂,内容为抒发春祈秋祷之意,多采用粤剧及地方各种戏曲元素,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曲目丰富的地方戏种。鹩剧是玉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目前,活跃在玉林的鹩剧民间团体有9个。
理论教育 2023-07-29

壮剧的艺术风格及广西戏曲,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的杰作

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歌代言,这与壮族的歌圩习俗有很大关系。北路壮剧曾用葫芦胡与马骨胡配合,风格特异。随着壮剧艺术的发展,如今乐队的编制有了很大变化。图为广西右江壮剧团演出《宝葫芦》剧照绵延数百里的左、右江沿岸的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的杰作。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侗戏的活化石

侗戏,不仅是侗族现存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侗族居住地区的农耕稻作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侗戏中,观众既能认识侗族音乐和侗族习俗,又能看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侗戏的影响。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侗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苗戏:生活入戏,推动发展

苗戏,是苗族戏曲剧种。正因为苗戏把生活带入戏中,使得演出束缚少、表演力强,观众容易接受、欣赏。改革开放后,苗戏迎来了新的发展。此次调演进一步推动了苗戏的发展,活跃了苗戏演出,产生了《故土情》《苗医》等反映现代农村生活的新作。苗戏再次在戏剧界引发关注。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南派粤剧在广西的兴起

粤剧早期称“广府戏”“本地戏”“广东大戏”,在广西又称“下四府粤剧”“南派粤剧”“桂系粤剧”等。粤剧是广西现存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广西粤剧与广东粤剧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随后,广西南宁、梧州、玉林、百色、柳州、北海、钦州等地都建了粤剧团,粤剧在广西逐渐成为分布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毛南戏:传承肥套的剧种

毛南戏是广西独有的剧种,盛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聚居地。毛南族“肥套”仪式十分隆重,仪式由一个师公班子主持。因此,毛南戏是在毛南族“肥套”和毛南族民间歌曲、传说、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戏曲形式发展起来的民族剧种。2012年,毛南戏《左邻右舍》荣获广西第十六届“八桂群星奖”金奖。《三娘与土地》是毛南戏的第一部创编剧作。
理论教育 2023-07-29

仫佬戏:广西戏曲之凤尾上的梦想

带有傩戏性质的喜庆活动为仫佬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仫佬戏诞生之初,题材、内容多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比如《潘曼小传》《巧治古怪精》《小耍山蚂蟥》等。《潘曼小传》是仫佬戏的开山之作,作者赖锐民、江波。剧作一经演出,就受到仫佬族人民与各族观众的好评。仫佬戏从此被正式列入戏剧名录。这些仫佬戏经精心编排后上演,深受群众欢迎,多次在市级、自治区级文艺比赛、戏剧展演中获奖。
理论教育 2023-07-29

桂南采茶戏:地方剧种之丰富支脉

桂南采茶戏是在“唱竹马”“唱采茶”“采茶歌”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独特剧种。明末,桂南采茶戏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桂南采茶戏通常由一男一女至二男四女组合表演,男的叫“茶公”,女的叫“茶娘”。2006年,桂南采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粤剧的发展与复苏

和广西的其他剧种一样,粤剧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粤剧在广西的发展受到经商和战争的双重影响。不少广东粤剧名人在广西各地定居,给广西粤剧带来了一批优秀剧目,舞台、唱腔、音乐等方面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广西粤剧迎来了复苏,原有的粤剧团纷纷恢复建制。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粤剧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传承百越文化之牛歌戏

牛歌戏亦名“牛戏”,源于唱“牛歌”与“舞春牛”。藤县南部乡镇是牛歌戏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牛歌戏流传的核心区域。2008年,牛歌戏被列入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牛歌戏的唱腔多以唱词的自然音节、韵律、音调、情绪变化为基础,演唱时与唱的自然腔调接近;牛歌戏以藤县白话道白,大量运用方言俚语。根据剧中人物需要,牛歌戏的脸谱大多借鉴粤剧的脸谱。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粤剧剧目与名家

粤剧剧目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公主进宫向唐代宗夫妇哭诉,并要求父皇惩办郭暧。几经磨难,目连终从地狱中救出母亲,母子团聚。衣锦还乡日,岳父百般奉承,马福龙不予理睬,携贤妻和岳母赴京。粤剧在广西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粤剧名家对其的传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南宁市群力粤剧团,历任副团长、团长。
理论教育 2023-07-29

广西戏曲 邕剧的艺术风格 独具特色!

邕剧的语言,艺人们称之为“戏棚官话”,即桂西南官话,是桂西南一带壮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土官话”的戏曲化版本。邕剧伴奏音乐气势雄浑,与桂西、桂南流行的壮族民间八音关系十分密切。邕剧的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壮族雄浑、粗犷的民族风格。邕剧的脸谱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风格豪放粗犷、简洁鲜明。邕剧的舞美十分简朴,有“一桌两椅满台戏”之誉。
理论教育 2023-07-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