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情景交融对艺术意境的核心影响

意境范畴突出主体审美情感的表现和升华,是通过与客观景物的和谐交融来实现的。但在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中,景物一般不应作过多的变体或变形,而应基本遵循客观实体的状貌。可见,古人是把情景交融视作艺术意境的核心来看待的。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中国戏曲本身就是将诗词、音乐、绘画予以有机交融的产物,自不必言。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与科技的异同和共同价值

同时由于艺术与科技存在一定的相异之处,也才促使二者始终居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两条轨道上并行不悖。当人类还未将科技与艺术区分开来的时候,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被人们视为一体,具有类同的价值与意义。孔子提出的“六艺”,正是将艺术与科技置于同一系统。
理论教育 2023-08-24

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在《艺术美学》中探讨

民族的与世界的,是一个不衰的话题。面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和异彩纷呈,人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文学”的最终形成,是人类的理想化追求,呈现为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东西方民族之间的差异尤其明显。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艺术,既不是空泛的口号,也不意味着对民族文化艺术表层的承接和延续,而是对民族文化内在精神的继承和高扬。
理论教育 2023-08-24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韵味久长

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韵味”是一个极常用的概念。韵味久长、气韵生动,便成为艺术家追求的境界。20世纪50年代由陈刚、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正是具有丰富的空灵韵味的优秀音乐作品。如果说,空灵偏于静态美,飞动则偏于动态美,但其静与动都是相对的,空灵的世界延宕于动的过程之中,其韵味更为久长。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美学:探究艺术作品的层次性特征

艺术作品本体具有自身的层次结构。认识其层次结构是重要的,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作品予以分析和评判,同时使艺术家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具有明晰的层次感和指向性。在这一层次中,人们关注的重心在于该艺术样式在时空中的存在状态,以及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和语言层意味的生成等。
理论教育 2023-08-24

舞蹈艺术:审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展示及情感昭现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由此可见,舞蹈艺术审美本质,是以审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展示和对形象、情境和意境的创造,实现对人类情感和生命意识的昭现。某些现代舞蹈的动作节奏时常体现出对人的生理节奏的超越,或者心理节奏的放逐,甚至紊乱,其动作节奏也就时常出现超乎寻常的动律,这与特定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恰恰是吻合的。
理论教育 2023-08-24

唐代王昌龄对意境的层次分析

唐代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这已经是对于意境的层深结构的准确的阐释。宗先生对意境三层次的把握,还受到清人蔡小石《拜石山房词序》的影响。无论诗歌、绘画,都可以创构出既形象生动又情真意切的实境,中国古典诗词和水墨画,大多显示出这种意境的追求。在不同的艺术品类中,意境追求的层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因为作品在意境方面达到的层次而判定其整体水平和价值的高低。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准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

艺术与非艺术、准艺术的区别与界限究竟有哪些,人们可以从艺术所具有的特质以及与其他非艺术现象和活动的联系来认知。完全抹杀艺术、准艺术、非艺术的界限,将会导致艺术的泛化,而艺术无度泛化的结果将会致使其走向衰落。在艺术与准艺术之间,以及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甚至是很难区分的,这是正常的现象。促成艺术与准艺术以及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相互流动的基本因素,体现为二者之间的中介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8-24

意境范畴的生成与衍变在《艺术美学》中

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昭示,意境美学有着渊源流长的衍变过程。意境作为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的。与之同时,意境理论的成熟,也得益于全民族审美和艺术的创造。玄学思潮及佛学均对意境说的产生起到催化作用。意境论的真正形成,是在唐代。明清时期,意境作为美学范畴正式出现。清末王国维成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撰写的《人间词话》,确立了意境论在诗论文论中的中心地位。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在《艺术美学》中探索

在当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艺术与科技实现融合的进程中,有若干方面的基本课题亟待研究与深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极大地增长了艺术生产力,带来艺术创作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艺术生产的成倍增长,艺术传播效应的极大提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大大加快了经济活动文化化的进程。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美学: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规范和导引艺术生产

艺术生产的规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必然渗透着上述精神性因素,同时又受到这些精神因素的制约和导引。与此同时,艺术生产者的自身价值也随之得到实现和确认。正是这一规律,制约和影响着艺术市场的基本走向,同时也对艺术生产者予以规范和导引。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是艺术生产的重要特色。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美学:揭示艺术意象的内涵

艺术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范畴。明清两代,意象范畴愈来愈受到重视,人们在论诗以及论述其他艺术品类时常常以意象为尺度,由此而深入阐发对艺术美本质的认识及其探求。这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特有的产物,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对艺术活动的渗透与影响。[20]这就清晰地阐明了艺术意象的深层涵义。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美学:探析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

艺术形式的美感及其审美特性的存在是艺术具有恒久不衰的魅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是一切艺术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他认为,一切视觉艺术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即指线和色的关系和组合,亦即构图所产生审美效应。具体来讲,艺术形式美的实质表现在几个方面。
理论教育 2023-08-24

艺术美学:社会意识与审美精神的统一

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艺术是人的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外化,因而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活动。但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具有相对独立性。艺术活动是人类的社会性实践,同时又是以个体的艺术创造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精神性活动。艺术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与主体审美精神,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 2023-08-24

再生成性特征:解读艺术美学成果

而由于艺术作品的多义性特征,一件作品被赋予几种或更多的意义,是十分正常的。《红楼梦》问世以来,一代代无数的欣赏者为之倾倒,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和研究,作出不同于前人的评论,赋予其新的含义,这就使《红楼梦》不断得到意义的再生成。但作为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其内在意义早已超越了作者的思想,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阈限,而走向永恒。
理论教育 2023-08-24

情感因素:激情与愉悦的突出融合

在情感因素中,最为突出的是激情和愉悦之情,它们就蕴含在艺术情感之中。以物象的感性形式作为激发情感的动因,进而融入其他精神因素,实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论和画论所积极倡导的。事实上,除了激情和愉悦之情,在情感领域中还有其他一些情感因素,即使激情和愉悦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理论教育 2023-08-24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