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

张舜徽论著《中国文献学》理论体系重要论点

本文拟就此书在文献学理论体系建构上所取得的成就,略作述议,以彰其文献学研究的开拓创新之迹、导夫先路之功。《中国文献学概要》有若大辂椎轮,虽多具创始之功,但亦不免于粗疏之失。在此情形下,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体系的确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以期于完备、系统而科学。二《中国文献学》一书分为12编,共60章。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独特创新与批评意识的学术论著

郑玄治学的范围广泛,不乏创新。张先生在《中国文献学》一书中认为郑玄在许多方面有开创之功,如:“‘三礼’这一名辞,虽始于马融、卢植,但通贯三书成为‘三礼之学’,那是从郑玄开始的。”张先生在阅读郑玄的书籍时,不仅时常流露赞许之情,还有批评之意。学术是在批评中前行的,张先生在批评中确立了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学问日益严谨。(同前)在张先生看来,学习郑玄,最重要的是学习郑玄的创新精神。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史籍校读法研究与特色分析

《史籍校读法》虽然主旨在于向初学者传授校、读古书的方法,但涉及学科很多,同时又吸纳了作者多种著述的精粹,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细读此书,亦可大致窥知张先生学术之渊源与特色。故张先生学术启蒙之功,主要归功于其父;而深造之功,则与余嘉锡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史籍校读法》中讲述的不少读书方法,亦是得益于其父亲的指授。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揭示文献学与思想史的微妙关联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舜徽集》第二批之一种为《周秦道论发微》与《史学三书平议》,我因承担此二书的终审工作,又将张先生这两部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逐字逐句地通读一遍。众所周知,张先生是当代杰出的文献学家。另有《管子四篇疏证》和《太史公论六家要指述义》未记成于何时。从《发微》和《平议》二书的成书过程中不难发现先生著书立说之耐心,成书节奏之“缓慢”。
理论教育 2023-08-02

批判意识反映的学术特点

博学会通使得张先生于传统的治学方法之中把握了学术前沿的脉搏。张先生不仅着意于古代文献、出土资料,还特别关注近人的研究成果。可见张先生著书立说及学问研究之耐心。34可见,《周秦道论发微》的批判意识正是建立在广泛掌握材料的基础之上,并非偏执于一家之说,体现了实证之风。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一位兼具卓识与创新的大师

张先生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在著述体例上充满了创新精神。这种严谨的作风,固然是张先生一生著述的习惯,作为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来说,更其艰难而又可贵,没有超人的毅力和至纯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壮举的。张先生卓识通怀,气象宏大,治学范围宽广,所以他的教书育人,从不局限于一隅。他一生对强调师承、师法的门户之见,深恶痛绝。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著作解读:查证确据,辨析考证

张舜徽论清人学术,展卷之间便感受到他宽和容融的大家之气。张舜徽指出李氏此条,全抄顾炎武的《唐韵正》,而不标明出处,殊嫌掠美。廖平早年有《知圣篇》和《辟刘篇》,康廖二人在广州会晤,廖以二作示康。诸如此类揭示抄袭伪作的例子在张舜徽的清学著作中还有不少,张对清人抄袭之处一一点出,虽无厉色,却透出了维护学术纪律的严肃。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在文字学领域的深度研究

张先生向来提倡由小学入经学, 由经学入史学。正因为张先生与郑玄一样,有文字功力,所以在治学中能取得与郑学一样的成就。张先生推崇郑玄在文字学上的创新,认为历代学者对郑玄在音韵方面的成果过于忽略。张先生不仅肯定了郑玄在声类、音类方面的贡献,而且也笃信其中的合理性,因而在所著文字学著作中一直贯穿了郑玄的声类与音类的学说。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著作对《汉志》和《别录》的处理的优势

《汉志》本自《别录》而有增删,人所共知,张先生考辨发现,凡《汉志》处理异于《别录》,“观其甄审群书,严于别择去取,盖视刘氏尤有进焉”。这样,张先生通过一个细节的比对,既说明了《汉志》高于《七略》,又揭示了这种良好学术规范对后代学者的有益影响,从而完美地达到了自己通过《汉志》笺解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清代学记研究探讨新旧之变

以下即由此出发,对张舜徽清代学记研究做一具体分析。就这一背景及其在后世的延展来看,应该说张舜徽的清代学记研究并不属于“热门”之列,因为无论是作为对清代学术的反动,或作为国民精神、道德振起的特定需要,或作为适应现代学术义理化观念化的阐发,宋明理学一度被众多学者重新予以尊奉,而与此相应,清代学术中则不免出现一些想当然的看法⑨。就张舜徽自身研究来看,其“判断”之得以形成的要素主要有二:其一是横向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廖燕的推崇

读张舜徽先生《清人文集别录》,有廖燕《二十七松堂集》一目,而且推崇备至,与其他研究清初文史的论著极少述及廖燕相较,觉得此事并不简单,因有感言焉。③在张荫麟看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讨论清初的学术文化与思想不及廖燕,是一个遗憾。其实,不仅是梁启超的有关著作,降以至今的思想史、学术史著作,谈到廖燕的,真是凤毛麟角。“清人文集夥矣。”想在清代文献典籍中找到廖燕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比较研究揭示学识高下

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这是中国的经典名言,张舜徽在品评学术的高下良寙之时,将比较的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其评价与判断在表象与本质的比较观照中进入深邃之处。仅以钱大昕而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不为其立传,偶一及之,评价不高,钱穆说:竹汀之学,所涉甚广,而识力不高,持论惟循惠戴藩篱。④张舜徽称钱氏考史之学为有清第一,是在清人学术比较中得出的。其立身处世所持立场,与顾炎武若合符契。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全面揭示自大处辨学识之善

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故评史者,必自大处着眼,知其可贵何在而精习之,所得多矣,不必求全责备,苛论前人也。从大处着眼以辨章学术,观时代风云,重其学术创新开来;心怀理解的同情,以求其实。这种学术批评的境界,使张舜徽的论学具有一种磅礴之大气。故在今日校论亭林经学所诣,又必自其大处观之。自其大体论之, 固洋洋巨观也。学者于此等大书,贵能识得体要,正不必纠缠于引书、辨物之偶有舛误也。
理论教育 2023-08-02

《说文》的阅读方法及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

张舜徽先生是在其父亲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所以他对学习《说文》,从自己的实践出发,有一些独到的方法。⑧这里所说的“分类法”,即是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提到的“六书”理论,对汉字进行归类。因此,张舜徽提出:“用分类的办法,将《说文》中可以辨认的字,分类抄录一遍,既可以帮助记忆,又明确了文字组成的一般规律,是一举两得的事。”他的《说文解字约注》,就是他运用因声求义的理论进行的具体实践。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海纳百川的学者

郑玄精通诸经,以经说经,使经学成为整体的学术。义理方面,郑玄多采《三礼》的观点,据礼以证易道广大。这些说明,郑玄不仅总结了两汉易学,而且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郑玄治学,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记得我们当年跟随张先生左右,他不愿意别人称他为专家,他认为专家是知识面很窄的人。张先生治学,从不局限于一个具体的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个门派,也不恪守一家之学。正因为张先生治学能海纳百川,因而学问洽博宏大。
理论教育 2023-08-02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通人、通才、通学

曾周在《张舜徽其人其学其书》中谈到:“《爱晚庐随笔》是一部文史、哲艺、学术知识方面的随笔集……内容广泛,阐述精到。”③而作者张舜徽先生也诚如此书一般,为学术界闻名的“通人”。在退而求其次的吴、皖两派中他稍为倚重于实事求是的徽学,而且提出“惟求是之学,必须根柢雄厚,大奠基础,而后能考证详密,归于的当”的观点。在卷二《治学贵有功力》一文中,他也谈到“一人
理论教育 2023-08-0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