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寺庙建筑

耆那教贝杜式寺庙:印度南部现象

贝杜式寺庙是印度南部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耆那教寺庙类型。印度南部地区的耆那教徒大多属于天衣派,贝杜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主要即是受到了天衣派宗教思想的影响。贝杜这种寺庙形式并不是为了让僧侣定居下来,而只是作为其短暂的停留地,并作为一种纪念物在精神上鼓舞信徒。图4-11卡卡拉耆那教贝杜寺图4-12a卡卡拉贝杜寺入口处的纪念柱图4-12b北部地区印度教神庙入口处的纪念柱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群-耆那教寺庙建筑

克久拉霍东部寺庙建筑群,主要由耆那教寺庙组成,反映了印度教昌德拉王朝国王对宗教的宽容政策。帕莎瓦那塔庙克久拉霍东部寺庙建筑群中耆那教神庙和神龛规模不大,由院墙环绕着形成组群,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帕莎瓦那塔庙。帕莎瓦那塔庙是一座10世纪的耆那教寺庙,它的建成时间比起负有盛名的西克久拉霍寺庙建筑群还要早。耆那教寺庙和印度教神庙由相同的建筑师设计,甚至可能由同一批工匠建造完成,因而风格趋同。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适应性评估

耆那教能够历经千辛万难生存下来并逐渐发展,是因为它有着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这种“相对多元性”的原则是由耆那教的非一端论哲学思想所决定的。因此耆那教在宣扬自身信仰的同时很尊重其他的宗教信仰,并相互交融。许多印度教节日也同样是耆那教节日,两派教徒在各自庙宇中的宗教活动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众化的庆典仪式却常常是相同的。与此同时,印度教也受到了耆那教一定的影响。而无与伦比的适应性更是耆那教最为独特之处。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与印度佛教:异同揭秘

耆那教与佛教几乎同时代产生,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发展经历。耆那教虽不及佛教风光,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没有走出国门,但在印度本土众多宗教分立的格局中却生存下来、延续至今,并逐渐扩大影响。此外,耆那教与佛教都开创了一种现世充满苦难、追求宿命解脱的宗教思想。表1-2耆那教与印度佛教对比汇总表续表1-2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装饰分三种类型

这种装饰题材在印度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世纪时期,而在南部地区则一直延续到伊斯兰统治时期。图5-14表现战争场景的雕刻综上所述,在耆那教寺庙建筑中的艺术装饰主要分为宗教题材、世俗生活和动植物装饰三种类型。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中世纪奇迹

在11世纪时,奥西昂寺庙群的发展达到顶峰,当时这里共建有12座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后屡经战火,多数寺庙遭到毁坏,现只余4座。这座耆那教寺庙仿照奥西昂的印度教寺庙形式建造,建筑风格上为早期的北部地区印度教神庙风格。在11世纪以前,阿布山主要是印度教中湿婆派的朝圣中心,自11世纪起这里逐步修建了5座著名的耆那教寺庙,从而成为耆那教的重要圣地。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的原因与发展-耆那教寺庙建筑

耆那教是印度诸多宗教派别中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宗教信仰。对于耆那教这样一支势力不大的宗教能够在印度稳步发展并延续至今,其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耆那教内部组织严密,有着多种等级划分。耆那教出于极端非暴力的宗教思想,教徒不能从事战士、屠夫、皮匠等以暴力伤害生命的职业。这些都帮助耆那教巩固了自身地位,扩大了教派影响,并赋予其极大的宗教魅力,使其稳步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宗教象征与锡卡拉尖顶

提到耆那教寺庙的宗教寓意,首先跃入脑海的就是锡卡拉式寺庙中高耸壮丽的锡卡拉尖顶,这一造型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其寺庙建筑的典型形象。曼达拉是佛教和印度教中常见的宗教图案和平面图形,象征着宇宙的缩影。曼达拉最初用于绘制一些具有宗教象征的图案,僧人们依此把修行用的土台建造成曼达拉的形式。寺庙建于13世纪初,在前厅的两旁又建有2个供奉圣坛的柱厅,是造型非常特殊的耆那教寺庙。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与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关系

对于耆那教和佛教,通常被认为是对吠陀文化和婆罗门教的改革,是印度传统思想的产物,是来自印度内部、为了满足印度教信仰不同阶段的特殊需要而出现的改良运动[18]。其中佛教对婆罗门教和其继承者印度教的斗争一度影响很大,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辉煌一时。综上所述,对于这四种源自印度本土较为系统的古老宗教,最古老的宗教当属婆罗门教,其次为耆那教和稍晚产生的佛教,最后出现的是在婆罗门教衰败后作为其改良的印度教。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展示-耆那教寺庙建筑

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宗教,早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比较缓慢,相比于印度教和佛教建筑要逊色很多。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建立至公元7世纪末笈多时代的终结这段时间可以算做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的早期。所以早期的耆那教并不具备建造大型寺庙的条件,也没有这种需要。早期的耆那教石窟仿照佛教石窟形式而建,但规模上不及前者。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选址于宗教圣地的胜景

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多耆那教寺庙都选址于著名的宗教圣地。选址于宗教圣地的山林寺庙或建在圣山之顶,或建于林木环绕、景色优美的胜地。而另一类山林寺庙的出现则是由于伊斯兰教势力的排挤和驱赶。选址于圣地的寺庙因周边环境优美且多位于如今的著名风景区,便逐渐繁荣起来,同时也成为现今耆那教寺庙建筑选址的另一潮流趋势。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对印度文化的深远影响及其建筑艺术贡献

耆那教对印度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耆那教对印度艺术和宗教建筑也有显著的贡献,留下了众多精美的绘画和雕刻作品,其寺庙以用材考究、雕刻精美、富丽堂皇著称。耆那教的哲学思想在印度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很多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此外,耆那教回归自然、平等对待世间万物的思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理念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城镇选址成主流

寺庙群选址于耆那教社区的中心位置,分布于社区主要道路两旁,而这条道路也是社区直抵王宫广场的唯一道路。到了现代,耆那教影响力日趋提高,城镇式寺庙成为新建寺庙的主流。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在殖民时期的兴盛

在重要城市里耆那教寺庙再也没有了被穆斯林摧毁的威胁,僧侣的传教活动也受到当局的一定保护。以希塔兰那塔庙为代表的折中主义寺庙形式代表了殖民时期的一种寺庙建筑风格。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殖民时期可以看做耆那教寺庙建筑的复兴期。在经历了伊斯兰统治时期的肃杀与压抑之后,这段时期的宗教发展和寺庙建设呈现出一种涅槃重生的势态。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起源及特点:古代宗教的发端|耆那教寺庙建筑

关于耆那教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其起源比佛教要早,甚至可以从吠陀时期算起,至少与婆罗门教相当;耆那教团体则认为自己比婆罗门教更有年头,起源自哈拉帕文明时期,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耆那教主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强调只有苦行和遵守严格的戒律才能最终得到灵魂的解脱。
理论教育 2023-08-31

耆那教寺庙建筑:文化的折中性

但和佛教彻底与印度教决裂不同的是耆那教始终和印度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信仰耆那教的人也被印度教认为是其第三种姓,可以与印度教徒互相通婚。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认为耆那教折中了印度教和佛教思想,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宗教。耆那教在印度本就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宗教,也只有折中两者才能使自己发展下去。
理论教育 2023-08-3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