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

峄县民俗乐种考证与研究:小炉匠、姜老背姜婆、独杆轿

小炉匠肩担工具,叫喊着补锅,老太婆怀抱泥盆和便罐与之讨价还价。新中国成立后予以内容翻新。姜老背姜婆是由一名男生表演,老汉扮相,姜婆是用纸扎成的。姜老汉背着纸人走场做戏,主要表达老夫老妻相互体贴、眷恋的恩爱之情。在对民间艺术的改革中,城关镇对这个节目进行了大幅度创新,命名为《猪八戒背媳妇流产》。独杆轿是峄枣人民的独创,为鲁南大地的民间艺术特产。
理论教育 2023-11-05

豫剧唱腔特点及配器分析

豫剧的唱腔隶属于梆子腔系板腔体,不同流派主要是受到地域影响而形成的。豫剧的音乐体制是板腔体,它的板式丰富,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是豫剧最常用的板式。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整板和散板的起腔都可以见到。另外豫剧的唱腔雄浑壮阔,与板胡配合相得益彰,所以这种乐器受到了艺术家和观众的喜爱,发展成了豫剧戏班乐队的主奏乐器。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考证与研究,其魅力深受欢迎!

独杆轿表演者一般需要17个人,他们前后节奏一致、行动整齐,伴奏用唢呐乐,且与竹竿的大幅度颤动相配合。独杆轿是峄城独树一帜的文化形式,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峄县一带经历了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诸多因素导致独杆轿曾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甚至失传。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由峄县商会会首和狮子龙灯花鼓会会长共同牵头组织,独杆轿濒危。
理论教育 2023-11-05

豫剧发展历史与研究-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

正是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豫剧开始被枣庄市民青睐。据有关资料记载,1938年,豫剧艺人张玉安带领家眷、子女和门徒来到峄县城,在当地票友的协助下创建了“玉仙班”,张玉安任班主,其女张桂英挂牌主演。各公社、生产大队的业余班上演的综合型节目中,豫剧占主导地位。应当指出,从“玉仙班”到峄县大声豫剧团,峄县的豫剧团体虽然不断发展和逐步改进,但始终不正规,艺术表演当然属于低档次。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文化教育事业:历史、成就与设施

峄县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峄县教育行政机关为学官署,署址在文庙明伦堂,设教谕1人,训导2人。教育掌管文庙春秋二季的祭祀,宣讲儒家经典。民国成立后,仍沿袭劝学所名称,设所长1人,劝学员2至4人,佐县知事办理教育行政事宜。各乡(镇)设教育组。1922年,峄县教育界新旧两派各自操纵部分学生闹学潮,停课达一年之久。截至2019年,拥有教学楼3座,综合办公楼1座。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种:乐队编制与乐器

乐队形式也有一定的模式,最常见的编制如下:铜杆乐队:通常铜杆唢呐一支,因这种唢呐具有音色明亮、高亢、纯净、柔美的特点,又有点像笛子的音色,故也有人称其为“铜笛”。铜杆唢呐是鲁中南鼓吹乐中比较有特色的乐器之一。笛子、小镲一副或梆子一件、云锣一件、笙两件,有可能还加入点子、铜鼓各一件,故通常由六件乐器或九件乐器组成。吹咔乐队的乐队构成以模仿声腔为主,主要的乐器是唢呐。吹咔乐队的规模多是十人左右。
理论教育 2023-11-05

山东梆子-浓郁地方特色的濒危物种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可知,乾隆年间,山东境内已有梆子流行。如今已成为“濒危物种”,好在从2007年开始重新受到重视,先后重建济宁、菏泽、汶上、郓城、巨野等梆子剧团,并于2007年12月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研究结果

峄县地处鲁南,峄城为旧峄县治所。古书所载与实地考证是基本相符的。作为州府治所的峄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2013年,峄县老城门(西门)被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经许承芳、冯昂、李孔曦等几任峄县知县相继增修,逐步形成目前的规模。峄城历史悠久,为原“峄县”县城旧址,现在为枣庄市辖区。峄城区现在的家族多是那时的移民后代。峄城人民自古以来以勤劳勇敢、重义轻财、不畏强暴著称。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种研究:京剧流传唱段分析

如今在峄城举办的晚会上还经常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的唱段表演。鸠山迫使李玉和当了车站副站长,在众人误会中,李玉和忍辱负重,为了寻找密电码与营救交通员费尽心思。取得密电码后,李玉和被捕入狱,鸠山的严刑拷打对李玉和不起作用。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演出后在社会各界广受好评。这里分析一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个唱段,因为这是在全国包括峄城地区流行最广的唱段,也是最受观众喜爱、演唱最多的唱段。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柳琴戏的发展与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戏曲艺人从深渊中解救出来,并提到“无产阶级文艺战士”的位置上。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是峄县戏曲全面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峄城区柳琴戏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柳琴戏处于在波浪式的前进中,虽有起伏跌宕,但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应当指出,从演出古装戏到演出现代戏是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的一大进步。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中的小调:考证与研究

小调是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传唱要更为广泛,不管是日常劳作还是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或是婚丧嫁娶、节庆礼仪,都可以听到小调这种民歌形式。此曲为A徵六声调式加入变宫,在这首曲子中出现了几处音程的大跳,比如第二小节当中的Mi-Re,第六小节的Mi-Xi,这些进行都能反映出闺女忐忑的心情,很应景。再如下例小调《放风筝》,也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首民歌。节奏相对规整,调式调性为D徵五声调式。
理论教育 2023-11-05

戏曲习俗对戏曲发展传承的意义-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研究

因为戏曲习俗是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反映着艺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观念,它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意蕴,且与戏曲的本体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戏曲习俗的调节功能戏曲习俗的功能指的是它在行业的存在和演出的实际中发挥的作用和效能。戏曲习俗首先具有的是调节的功能。戏曲习俗是服务于生产实践的,规范功能是它产生的一个原因之一,也是约束和限制艺人行为与意识的一种需要。
理论教育 2023-11-05

河南坠子: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的唱腔音乐

18岁时开始演唱河南坠子、渔鼓、大鼓、山东落子。《峄城区志》上记载,峄城境内有艺人唱河南坠子。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是发源自河南省,流行于豫、鲁、皖、京、津等地的一种以坠琴伴奏的说唱艺术。因源自于河南省,演唱语音又是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同时又有坠子弦伴奏,故名河南坠子。河南坠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
理论教育 2023-11-05

黄梅戏艺术特征研究成果

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经过不断地演变而得来的。至20世纪50年代后,“板腔体”的板式开始运用到黄梅戏中,使得黄梅戏进入急速发展期,板腔体“主调”唱腔的产生使得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加强。小戏和正本戏是黄梅戏剧目最为重要的两种类型。时至今日,这种类型在黄梅戏剧目中依然非常重要,在凸显黄梅戏的乡土特色方面很有优势。花腔、主腔的出现和结合使用是黄梅戏向前发展的体现。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种的考证与研究:曲牌联套体与板式体辨析

戏曲的曲牌联套体与板式体之间所存在的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结构的体式不同。曲牌联套体的特点在于它的曲调运用丰富,旋律变化繁多。曲牌联套体以古词体的长短句为基本句式,其唱腔句式自成一体,不允许拆开。曲牌联套体的伴奏乐器运用得较为简单,以昆曲为代表的曲牌联套体,其伴奏与歌唱同时进行,中途没有间歇、停顿,也没有“过门”这种伴奏形式。
理论教育 2023-11-05

峄县民俗乐种研究:小秧歌戏特点与表演形式

在小场表演中,由少量人分角色演唱的,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民间习称为“小秧歌戏”或“小戏”。这是一种既具有秧歌特点又具有戏曲因素的表演形式。小秧歌戏有以下特点:短小精炼,一般演出时间半个小时左右。渔灯秧歌极富民间特色,在峄城地区盛行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最后全体演员走连环步,唱《太平歌》,演员们还会重复跳秧歌。四锣四鼓表演的秧歌舞使整场表演到达高潮。这首秧歌完全体现出汉族小调的特点,分节歌的形式。
理论教育 2023-11-0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