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舞

壮族歌圩:明清时期形成的庙会歌圩,有庙宇信仰背景

明清以后,随着汉文化大量进入壮族地区,以庙宇形式出现的民间信仰增多,所以,在一些大的圩镇中,歌圩日的选择又多和集市日期及神诞日重合,故易形成庙会形式的歌圩。武鸣“壮族三月三”节日盛况武鸣歌圩竹竿舞欢乐的群众多数壮族地区在农历三月初,春耕农忙开始之前会有大规模歌活动,故有“三月三歌节”之泛称。时间一般是在节庆,在特定的歌圩场上举行,有准备、有组织地按一定的俗规程序开展活动。
理论教育 2023-10-17

唐代歌神刘三姐:标志着歌圩的产生!

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喜爱也善于用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歌圩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萌芽,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逐步演进过程,大约到了唐代,壮族地区的歌圩得以普遍形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就出现在这个时代。刘三姐是歌圩文化的产物,是歌海中的佼佼者,是壮族山歌文化涌现出来的一位“歌仙”和杰出代表。她的出现说明具有真正意义的歌圩在唐代开始普遍形成。
理论教育 2023-10-17

壮族歌舞:清代歌圩流变,壮族文化的现代传承

到了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在壮族地区大力推行,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礼教容不得歌圩的存在。封建统治者及主流文人,把男女自由对歌、男女自由择配视作“伤风败俗”,把歌圩诬为“风流圩”,明令禁止。各地文化部门在歌圩日组织“山歌比赛”等活动,持续举行近二十年并发展为广西文化品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壮族歌圩文化的现代性延伸。现代壮族年轻人也加入歌圩保护和传承的行列,他们通过网络发起“现代歌圩”活动。
理论教育 2023-10-17

壮族歌舞:歌圩的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群体祭祀活动

以上这则传说,大致反映了壮族先民因“酬神”而产生歌圩的情况。这种传说在壮族地区民间流传广泛。壮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生产活动尤其依赖雨水,故在春季开耕之前,有唱歌娱神祈福的习俗。从歌圩的特征、传说、历史记载和现实歌圩的活动,可以推断出歌圩起源于壮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活动。正是这样的作用,使群体性的歌唱活动,逐渐与祭祀活动分离,发展成为以男女会唱为主的歌圩。
理论教育 2023-10-17

壮族歌舞:传统歌圩的社会功能

歌圩,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鲜明表征,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固有的社会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显然,歌圩是歌唱活动社会化的集中表现,并成为联结壮族这一文化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壮族丰富多彩、独具风格的传统民歌,之所以能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就是得益于一年一度的“歌圩”盛会。歌圩作为壮族传统节日,其活动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10-17

壮族歌曲中的接歌传统及其意义

而女方唱“接歌”,是有选择、有条件,或视临场情况而定的。面对众多唱“求歌”的歌组,女方并不会轻易正面答歌。此为“反制式”一类的“接歌”。对这种带火药味的“接歌”,男方并不介意,心里格外热乎。因为只要女方一开腔依韵和歌,即使其贬斥怒骂,总算是达到了“求歌”的目的。尽管许多“盘歌”并未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但实则起到了沟通两者心灵的桥梁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0-17

壮族歌舞:文化与歌唱习俗第一章

“那”字地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成为世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共同鲜明的标志和历史的印记。因此,广西的壮学专家称“稻作文化”为“那文化”,以彰显其区域个性文化特质。在桂西一带,当地称山歌为“西那”。“西那”意为“稻田诗歌”。由此可见,壮族的歌唱习俗和壮族的“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教育 2023-10-1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