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基础

紊流的概念及基本方程解析

紊流是流体运动失稳后的运动状态。如果紊流在空间各点的统计特征值都一样,即不随坐标值改变,则称为均匀紊流;如果紊流特征在各坐标轴方向上都一样,即不随坐标方向而改变,则称为各向同性紊流。各向同性的均匀紊流是一种假想的紊流,真实的紊流只有在某些局部才呈现出各向同性,称为局部各向同性。河道中水流的运动属于边壁剪切紊流这一类型,可以用基本方程、流速分布律、统计特征量等来定量描述。
理论教育 2023-06-23

轻质沙的起动实验及U型渠道断面参数计算方法

(一)简单的U型渠道断面尺寸过水断面面积、湿周、水力半径和水面宽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其示意如图4-1所示。表4-3U形断面有关参数设计公式式中:T为水下固结的天数;Uct为固结T天后的起动流速。高树华在21m长、0.4m宽的固定玻璃水槽中用比重为1.05的塑料沙进行了起动流速的试验,试验水深h=8.7~54cm/s。
理论教育 2023-06-23

推移质与床沙质:冲积物质的分类与特点

推移质主要在河床附近运动,因此称为“底沙”,相应地悬移质称为“悬沙”。推移质运动与床面形态的形成密切相关。推移质和悬移质的运动对河道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推移质与悬移质在实际造床过程中的区别还包括:弯道演变:弯道的泥沙运动与螺旋流密切相关。床沙质又称造床质,冲泻质又称为非造床质。事实上,床沙质与冲泻质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应当注意床沙质和冲泻质只是相对于某特定河段、特定的水流条件而言的。
理论教育 2023-06-23

紊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但直到19世纪末,Osborne Reynolds1883年在实验中对紊流和层流作出区分后,紊流研究才开始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对紊流现象的演示,一般仍沿用Reynolds实验,即用示踪剂法在圆管流动中观察流动的层流或紊流现象。图2-1简要概括了20世纪紊流研究的发展简况。一般把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称为Reynolds数,从其大小来判断流态处于层流还是紊流。一般认为,理论力学研究中的“混沌”现象主要指有限自由度的动力系统解表现出的某种“混沌”行为。
理论教育 2023-06-23

如何提高粘性颗粒的起动能力?

为了维持渠床的稳定,渠道通过设计流量时的平均流速vd应满足以下条件:图4-21临界起动应力与粒径和密度的关系Krone进一步研究了Roberts和Zreik的试验资料后认为,影响粘性泥沙颗粒起动的主要因素是其在床面形成的结构。随着覆盖层的增加,絮凝结构将逐渐崩解而更加密实,从而更难于起动。对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随水压力的增加而明显加大,试验结果介于窦国仁公式和张瑞瑾公式之间。
理论教育 2023-06-23

含沙水流的粘度与体积比浓度及矿物成分的关系及其他影响因素

费祥俊提出了如下经验公式表达含沙水流的相对粘滞系数其中μ0、μr分别为清水粘滞系数和含沙水流的相对粘滞系数;Sv为泥沙体积比浓度,Svm为极限体积比浓度,也就是粘性达到无穷大时的含沙量。此外,粒径的矿物成分,水中离子的种类和含量对含沙水流的粘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6-23

推移质运动的力学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当Θ=0.2时,跃移已占整个泥沙运动的60%以上,即跃移质是推移质运动的主要形式,因而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图5-1颗粒各种运动形式所占百分比与Θ的关系图5-2跃移占整个推移质的百分比与Θ的关系颗粒跃移的轨迹和相关参数的定义见图5-3,其中Hb为跃高,L为跃长,L1为跃高点的长度,Ub为平均纵向跃移速度,为跃移速度,Ub0和Vb0及Ube和Vbe为起跃点及降落点的相应分速。
理论教育 2023-06-23

泥沙集合体的命名方法简介

对于粒径组成分各不相同的混合体,其命名方法可以采用沉积岩石学中的命名方法,即二元命名法和三元命名法。三元命名法以沙粒、粉沙粒、粘粒的百分比含量为依据,按表1-10分类命名。为方便起见,也可以用图1-6所示的三角图来命名,即以沙粒、粉沙粒和粘粒的百分比含量为三条边组成一个三角形,任一沙样中三者的百分比含量,用三角形内的一个点表示,对三角形内不同的区给出不同的名称,即可进行三元混合物的命名。
理论教育 2023-06-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