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

家具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过程,一直是以漆木家具为主。春秋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的繁荣推动了物质文化的发展,加上铁制工具的普及和髹漆工艺的发展,为漆木家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战国的漆几用三块木板合成,两侧立板构成几足,中设平板横置,常用榫接合,而这种接合方式也为中国古代后期的家具连接方式奠定了基础。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理论教育 2023-06-17

夏至时期至秦汉时期的榫卯结构:历史变革与演进

图1-15是湖北当阳赵巷出土的春秋漆俎榫卯图,俎面雕饰着非常精美的花纹,俎面下的两端各有腿,均是采用榫卯结构,既美观又牢固。这些出土的漆木家具,在地下埋藏了2 000多年,出土时依然保留其当年的风采,实在令人惊愕与叹服,无法不赞叹中国的榫卯结构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从汉代出土的木制文物,可以看出当时有比较发达的榫接合。
理论教育 2023-06-17

榫卯结构——实木家具中的高水平凹凸连接方式

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这种形式在我国传统家具中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同时也常见于其他木、竹、石制的器物中。榫卯结合,凿本工具,或指凿操作的动作。古代借以称榫为枘,称凿为卯。因此榫卯又合称“凿枘”,也即“圆凿方枘”的略语。剡木入柄曰榫,俗曰榫头;受榫之孔曰卯,俗曰卯眼。可见榫卯是唐宋以后的称法。
理论教育 2023-06-17

木制结构体常用的接合方法——方榫接合

方榫接合是木制结构体的组件间最普遍使用的接合方法——从重量级的房屋框架到小件的家具。由于制造方法上的简便,使得方榫接合渐为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古老的结构中通常使用许多楔片来夹紧方榫接合,其机械性强,无须以胶合剂来粘住。两组件均切削成榫孔,然后榫头配合榫孔制作并涂胶接合。如果有曲线必须弯曲进入支脚,则一般的方榫接合将会造成榫肩的木纹理有一薄而脆弱的边缘,可能碎裂而影响了外观(图中B)。
理论教育 2023-06-17

宋元时期的家具:设计、工艺和品质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图1-7 宋《听琴图》(局部)在传统手工业方面,宋代的成就极其卓越,宋代家具也焕发了一种全新的光彩,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宋代甚至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理论教育 2023-06-17

如何优雅处理腿、牙、面妥当的连接问题

图4-16 抱肩榫图4-17 夹头榫与台面接合图4-18 插肩榫与台面结合腿与边抹的接合。 腿、枨子、矮老或掐子花与面子或花牙子的接合。霸王枨与腿的接合,多使用勾挂垫榫。霸王枨与面子的接合,多使用销钉固定的方法。这种接合的优点是腿的上下部分为一整体,接合强度高,结合部位几乎不暴露木材的端面。各种角牙与横、竖材的接合。图4-22 腿与座面结构接合形式图4-23 裹脚枨图4-24 牙条与牙子相接圆材、方材的攒边。
理论教育 2023-06-17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具演变史

木工对木器的制作,如建筑、家具、农具、纺织车、车船、棺椁等大多是兼做的。铁制工具的进步,使夏商有了陆路木制的马车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木工工具出现质的变革。营造器具使用的钻、斧、铲等工具开始较齐全并完善。锯被发明后,由于其断截准确,所以替代了斧在制作榫卯方面的作用,和凿配合使用沿用至今。
理论教育 2023-06-17

榫卯结构的制作要求及工艺

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到明代达到高峰。海外性坚质细的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不断进入中国,使匠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硬木操作的经验,把复杂而巧妙的榫卯结构按照他们的意图制造出来。硬质材料对榫卯要求特别高,这是硬质材料本身的特点所致,它不像其他软木那样有耐受性。刨料、凿榫眼、锯榫头的结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吃线与留线,吃半线与留半线”。
理论教育 2023-06-17

建筑榫卯结构与家具榫卯结构的联系

纵观历史提供的资料,家具与建筑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传统家具榫卯结构与传统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匠人发明的一种独特且巧妙的连接方式。中国传统家具和建筑在结构上的同构性不仅体现在梁柱结构与框架结构的同源上,而且在于许多榫卯结构的形式亦有相似性。经过工匠不断的试验与改良,榫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理论教育 2023-06-17

榫卯结构的基本连接方式

家具的榫卯结构是家具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面板连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有燕尾榫和企口榫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榫卯被用于受力不同的构件上。我国古代一些技术高超的工匠可以不用外加铁钉等辅助连接方式,完全靠榫卯就能连接众多木构件,盖起体量巨大的建筑。
理论教育 2023-06-17

建筑与家具造型的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从这些建筑与家具中可以看出其造型的相似,如木构架形成的悬山、歇山等屋顶形式,与出土的陶橱顶子的形式几乎相同。总之,家具造型与建筑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有熟练了解和掌握建筑的风格发展,才能更好地了解家具的结构和文化。1937年6月,当近代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行四人,几经艰辛,长途跋涉,终于站在五台山一座造型庄严而典雅的千年古刹面前时,不由得为之激动万分。
理论教育 2023-06-17

历经朝代的榫卯结构: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开始变化。其榻面大边与抹头的交接处采用简化的45°格角榫,说明格角榫的做法在五代时就有应用。侧枨与腿交接处采用暗榫形式。宋代的榫卯技术在《营造法式》一书中也有反映。宋式建筑有侧脚、生起等,构件有时不可能完全严丝合缝,此时就需要在安装过程中对榫卯加以校核,称为“安勘”;同时,对榫卯结构进行“绞割”以使其能安装合缝、榫卯紧密。图1-17 宋代家具榫卯结构示意图
理论教育 2023-06-17

组合与攒边装板的做法介绍

图4-7 两平板的直角接合图4-8 横、竖材“丁”字形接合图4-9 棕角榫与攒边装板圆直材的接合。图4-12 直材交叉的结合攒边打槽装板。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作“攒边打槽装板”。图4-13 楔钉榫图4-14 格角榫攒边此做法能使小料变大料,特别是可以使具有花纹的木材部分露在外面,而横断面都不在视线内,所以攒边打槽装板是一种经济、美观又科学合理的方法。图4-15 攒边打槽装板利用大边和边抹的格角榫接合成框架,再在各边上打槽装板。
理论教育 2023-06-17

明清时期榫卯结构探析

元代家具的形式以豪放、简洁为特征。卯鞘、拉枨用料结构定型和完善。这种结构,又进一步地发展了榫卯结构的组合形式。民间制作家具时,一般会看木匠的榫卯做得好不好。木匠为达到榫卯的严丝合缝,在组合框架时,需要将木框刨槽装入镶板,榫卯的大小尺度俗有“遇到做槽减三分,遇到凳板低三分”,且刨槽还不能影响榫卯的大小。装入门面内的镶板、装入四周每个面的镶板、装入框架内的凳板,均要松紧适度、经久耐用。
理论教育 2023-06-17

清代家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清代苏作大体师承明式家具特点。图1-10 清式宝座图1-11 清式罗汉床总体看来,家具到了清代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而由于繁缛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感,因此触感也不好。而在民间,家具仍沿袭“明式”风格,保留了朴实简洁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6-17

木材拼接技巧:半搭接合方法详解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两件木材上各切除部分木材,以便让两组件保持不切断而能相互交叉,这种接合方法称为半搭接合。典型的半搭接合是使用于桌子底下框架的“十”字形横挡。图4-32 T型半搭接合T型半搭接合。T型接合若需较大的强度,其最好使用鸠尾形的半搭接合。鸠尾形式除了需要抵抗单方向拉力的真正鸠尾榫外,亦被使用于许多的接合情况,这些情况可以在T型半搭接合看到特殊的鸠尾形式。
理论教育 2023-06-1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