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标本之源

中国西部科学院:国内首具大熊猫标本的三个版本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国内最早对大熊猫进行科研、科普的机构或机构之一。关于中国西部科学院最早制作国内的第一具大熊猫标本的说法,出现至少三个不同甚至矛盾的版本。版本一:193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郭卓甫在宝兴木平土司辖地马边山捉获了一只九环狸,命名为“猫熊”,这就是后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可见,中国西部科学院的采集人员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能够区分大熊猫、小熊猫(九节狸)。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源流与国际交流

1869年,戴维来到穆坪境内的邓池沟,采集制作了两成一幼大熊猫标本,另加一个头骨,并运回法国。有资料说这是西方人首次亲手猎杀大熊猫与金丝猴。而根据姜鸿的梳理,罗斯福兄弟此行为芝加哥自然博物馆收集了6具大熊猫标本。
理论教育 2023-11-24

亚洲文会会员中的大熊猫迷

1869年在四川雅安科学发现大熊猫的法国传教士戴维也是文会的会员,曾经参与文会博物院早期的标本整理,1872年在文会作过有关大熊猫发现及其藏东考察的学术演讲。[1]在成都创建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6名外籍学者就有5名亚洲文会会员。他是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创始人之一、亚洲文会会员,三次在亚洲文会上作学术演讲。
理论教育 2023-11-24

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成立:大熊猫标本之源

卢作孚创建中国西部科学院,与其求学和工作经历有莫大关系。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后先后设立了理化、农林、生物、地质四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兼善中学三个附设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的目标是开发西南各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以造福于国家人民。中国西部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农林研究所在这方面的成果相当喜人,得到了中国生物界先驱胡先骕等人的称赞。
理论教育 2023-11-24

重庆北碚平民公园:大熊猫标本之源

上个世纪20、30年代,英国的丹吉尔·史密斯在四川西部汶川等地高价收购了12只活体大熊猫,其中1938年11月在宝兴捕获的一只,于1939年8月11日送给了北碚平民公园饲养展出。[63]从《嘉陵江日报》当年的报道、姜鸿等人研究成果可以确认,北碚平民公园1939年饲养的大熊猫为史密斯在西康省采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2009年刊发了《大熊猫圈养繁殖进展》,文中这样表述:“1938年11月,宝兴县捕获一大熊猫运重庆北碚平民公园饲养。”
理论教育 2023-11-24

民国政府与学术界的觉醒与行动

西方人在华的生物学考察收集和对学术资料的侵夺,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警惕。1930年6月7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共14条,其中对考古及文物归属、流通等都有详细规定。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的成立,有效地发挥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原先的一些职责,在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学术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古建筑和古遗址的调查以及文物保护方面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据专家考证,这是国内最早的专门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的条令。
理论教育 2023-11-24

中国西部科学院动物园:大熊猫标本诞生

据胡锦矗统计,1931—1946年,国外饲养有大熊猫14只。他在与笔者沟通时说,1931年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动物园中,已经饲养有一只“猫熊”,但何时采集到,目前还未查到资料,他们也在查找当时北碚的一些报刊资料,以期获取更多信息。但是,要确认中国西部科学院动物园昔日养的“猫熊”就是今天的“大熊猫”,还需要更多原始资料做支撑。根据《中国西部动物志》中“猫熊”的描述和记载,“猫熊”则指的是“小熊猫”,其英语标注为“Panda”。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之源-大熊猫标本之源

在1934年前,或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未改组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前,应该至少拥有一具大熊猫标本。[13]此处之“南京历史自然博物馆”即为位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据姜鸿统计,杨帝泽、杨帝霖在1930—1934年,向美国纽约博物馆提供了4具大熊猫标本。故对国立中央研究院的相关史料注意收集。
理论教育 2023-11-24

亚洲文会博物院展出大熊猫标本-大熊猫标本之源

根据《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的记述,1924年,亚洲文会博物院开始以生态景箱形式陈列采集到的动物标本。[9]据1937年的《中国博物学:上海博物院指南》,当时已经制作了100余个玻璃展柜,第36号展柜展出的就是大熊猫、小熊猫的标本。这说明1937年或更早,文会博物院就已经拥有了大熊猫标本。其展出形式被国内其他博物馆采用与模仿,如诞生于重庆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也借鉴这种方式陈列展出大熊猫标本和小熊猫标本。
理论教育 2023-11-24

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大熊猫标本遗失,引发疑问

重庆自然博物馆展出的大熊猫标本就此,几年前曾与重庆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副主任胥执清研究馆员有过电话采访沟通。胥执清还介绍说,他们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博物馆等采集、制作、展览大熊猫标本史实的真伪和细节,也许会有新的进展。
理论教育 2023-11-24

雅安县人参与上海博物院大熊猫标本制作

1933年11月5日,亚洲文会新会所建成,上海博物院在闭馆3年后重新开馆,面向公众开放时,即用生态景箱陈列展出大熊猫和小熊猫标本。不排除时任博物院院长苏柯仁亲手制作此大熊猫标本的可能性,毕竟他是博物学家,制作标本也在行。制作者为中国人的可能性最大,多为“标本唐”家族成员。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亚洲文会博物院的珍藏

亚洲文会的另一具大熊猫标本为幼年大熊猫皮张充填标本,由杨帝霖与露丝在汶川县采集制作。1952年,亚洲文会博物院遗留在中国的标本、藏品由上海市军管会接收,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藏品。1956年,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基础上,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成立。历经百年沧桑、战火洗礼,幸运的是亚洲文会博物院20世纪30年代展出的大熊猫标本可能是中国境内最“年长”的大熊猫标本,且依然留在上海自然博物馆。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之源-传教士葛维汉的故事

横斑锦蛇与大熊猫同域分布,比大熊猫数量更稀少,目前仅发现30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蛇”“蛇界大熊猫”。1931年,葛维汉被任命为美国国家博物馆合作者,并再次受聘于成都的美国浸礼教会差会。葛维汉抓住了两只大熊猫并将他们作为中国政府送给美国的礼物送到布朗克斯动物园。1928年至1929年,葛维汉在西昌、宝兴县等地进行收集活动中,首次收集到了一张大熊猫皮。二是华西协合大学作为大熊猫的暂养基地,成为运输的中转站。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之源: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成谜

静生生物调查所大量采集生物标本,为我国动植物分类打下了丰厚的物质基础。12月8日,日军封锁静生生物调查所,驱逐员工,全部图书与动植物标本概未救出。日军投降撤离后,静生生物调查所被中方接收,发现大量标本、图书、资料流失,一些珍贵物品不知去向。静生生物调查所的设施设备好,再加上北方干燥,利于动物标本保存。若静生生物调查所的大熊猫标本没有被提前转移隐藏,估计不是作为战争罪证被毁灭,就是被日本人窃取。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之源: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秘密

[36]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改组和职能调整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由外籍机构与人士按规定交纳的大熊猫标本是否移交给中央博物院,目前未查阅到档案记录或线索。若此“杨帝泽”是因为捐献大熊猫标本上榜,则可间接证明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至少向中央博物院移交了一具或部分大熊猫标本。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邓叔群的服务证即便中央研究院或中央博物院的大熊猫标本于1937年南京沦陷前被转移
理论教育 2023-11-24

大熊猫标本之源:西部最早的博物馆

在校长毕启“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应该成为世界上研究华西地区汉族和非汉族的最好的博物馆”“博物馆应当成为世界上研究华西文明的最好的研究机构”的倡导下,1914年,戴谦和等在四川首创建立博物部,开中国高校博物馆的先河,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亦是中国西部第一座博物馆。1919年,为发挥大学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博物馆举办馆藏文物首展。葛维汉的搜集和展示,使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在中国高等学校中无疑是开了先河。
理论教育 2023-11-24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