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巴渝远古生物

探秘重庆陆地古生物特征

根据相邻区域的古近纪—新近纪化石,以及重庆早更新世化石推断,古新世的重庆为陆地,哺乳动物可能主要为古有蹄类和古食肉类,例如中国中兽,这些动物与今天的哺乳动物完全不同,但由于重庆古新世的地层极不发育,如今仍未发现。图5.2古新世的中国中兽复原图图5.3始新世的伪剑齿虎和雷兽复原图图5.4新近纪动物世界复原图当重庆进入更新世,新近纪以来的剥蚀作用使得重庆处在一个海拔相对较低的位置。
理论教育 2023-11-07

白垩纪海陆格局与重庆环境|探秘巴渝远古生物

图4.35全球白垩纪海陆格局与重庆位置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开始辐射进化,逐渐成为优势植物。昆虫在这个时期开始多样化,纵贯整个白垩纪及随后的时期,昆虫与被子植物相互影响着彼此的进化,并且种类丰富。到白垩纪末期,气候日益炎热,森林萎缩,地表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翼龙类繁盛于白垩纪中到晚期,但它们逐渐面对鸟类辐射适应的竞争。重庆在白垩纪时期环境类似于侏罗纪,但根据孢粉和植物研究,气候更加干旱炎热。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侏罗纪中期古生物

该处发现的恐龙动物群,说明2 000多万年的远古侏罗纪时期,一直是以恐龙为代表的中生代动物生活的乐园。图4.9云阳化石墙綦江木化石侏罗纪时期,重庆气候湿润,适宜植物生长,裸子植物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侏罗纪中期和晚期的木化石的代表均产自綦江,分别为马桑岩木化石群和古剑山木化石群等,尤其以中期的马桑岩木化石群为代表。
理论教育 2023-11-07

重庆中更新世巴渝古生物揭秘,巨兽猛兽扎堆

中更新世早期,重庆仍处在冰期环境,气候寒冷,长期较为寒冷的冰期内植物中的阔叶类减少,动物的体型逐渐增大。万州盐井沟、沙坪坝歌乐山、奉节兴隆洞等地化石资料显示,重庆地区中更新世曾生活着巴氏大熊猫、东方剑齿象、野猪、猪獾、巨貘、双角犀、大额牛、水牛、斑羚、长臂猿、金丝猴、黑熊、水鹿、斑鬣狗、虎、豹、豺、狐、苏门答腊犀、灵猫、兔、麂、竹鼠、豪猪等。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巴渝远古生物:晚更新世全新发现

晚更新世受末次冰期影响,重庆气候变得异常寒冷,境内双角犀、巨貘、斑鬣狗、大熊猫等中更新世出现过的物种大量灭绝,灭绝率高达60%。著名的化石产地有丰都都督乡、马王场旧石器遗址等。图5.41鼠图5.42豪猪图5.43蝙蝠图5.44鼩鼱图5.45刺猬图5.46鼹鼠图5.47野兔图5.48鼠兔
理论教育 2023-11-07

巴渝远古生物:二叠纪中晚期的发现

二叠纪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图3.4二叠纪类——新希瓦格龙潭组的主要化石为植物。在二叠纪晚期,当重庆抬升为陆地时,分布着茂盛的森林。二叠纪的晚期是华夏植物群的鼎盛时期,尤以种子蕨最为繁盛。而在二叠纪晚期,随着广泛的海侵,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一带。例如,大羽羊齿早已成为我国及东亚其他地区二叠纪的标准化石之一。如果你穿越时空返回二叠纪晚期的巴渝大地,将
理论教育 2023-11-07

重庆三叠纪晚期蕨类盛行,探秘巴渝远古生物

我们在《探秘巴渝远古森林》一书中说过,除了采集二叠纪煤层的煤矿以外,重庆境内还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煤矿,也采集了三叠纪晚期须家河组的煤层。三叠纪晚期,我国南方的植物属于网叶蕨和格子蕨植物群,在重庆、四川、云南、江西和湖南一带形成重要的含煤地层。
理论教育 2023-11-07

重庆23处发现巨型阴沉木,重达20吨,长17.2米

图5.49阴沉木据统计,重庆曾发现过阴沉木的区县有23处之多,几乎覆盖了整个重庆。其中最大的阴沉木发现于重庆渝北大竹林唐家嘴石梁桥村石桥九社,重达20 t,长约17.2 m,树干最粗处可达1.5 m。最大的阴沉木“公墓”位于北碚三胜村嘉陵江边。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綦江莲花堡寨恐龙足迹群,揭开巴渝远古生物之谜

图4.36綦江莲花堡寨恐龙足迹恐龙足迹群独具特色,其中的莲花卡利尔足迹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鸭嘴龙形类足迹,在形态上可与南美、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同类足迹相媲美。此外,恐龙足迹还能提供诸多骨骼化石无法证实的信息,如恐龙的运动速度。图4.37綦江莲花堡寨恐龙足迹代表的远古场景复原图
理论教育 2023-11-07

巴渝远古生物震旦角石:中国发现的典型标准化石

渝东南的彭水、黔江、酉阳发现的震旦角石是我国华南地区距今约4.5亿年晚奥陶世的一种典型标准化石。图2.3酉阳地区的震旦角石化石角石是头足纲动物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具有坚硬的外壳。在重庆彭水、黔江和酉阳地区发现的形如竹笋状的角石称为中华震旦角石,这种角石只在中国有发现。震旦角石与现存物种鹦鹉螺是近亲,不同的是,鹦鹉螺的壳是卷曲在一起的。震旦角石死后先被沉淀的泥沙覆盖,并逐渐石化。
理论教育 2023-11-07

渝东北地区巨型生物礁出现

除海百合外,同样栖息在海洋中的生物礁化石也在渝东北城口地区大片出露。生物礁是地史期间由各种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形成的,这种生物也称造礁生物。层孔虫是另一类海洋生物,它们可以分泌钙质的骨骼,也具有造礁能力。这些客观上的因素都为渝东北地区志留纪生物礁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
理论教育 2023-11-07

侏罗纪早期湖泊中的杨氏璧山上龙及铁峰山古藻迹的研究成果

侏罗纪早期,重庆境内尚分布有大面积的湖泊。经过研究认为杨氏璧山上龙是中等大小的短脖子蛇颈龙,为一幼年个体,生活在距今约1.8亿年的侏罗纪早期的淡水湖泊中,而不是在海洋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这种介壳灰岩主要分布在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即自流井组中。通过研究发现,万州虫迹化石为一种新类型的虫迹化石,被命名为铁峰山古藻迹,时代是侏罗纪早期,距今约1.8亿年。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巴渝远古生物:早更新世的重庆地貌变迁

早更新世的重庆已逐渐变成中西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部以中山为主的地貌。图5.5湖麂当进入早更新世中期,重庆又进入间冰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很多华南地区的物种迁徙去了北方,如东方剑齿象。剑齿象的化石主要发现于亚洲和非洲上新世至更新世地层中。图5.6三具东方剑齿象图5.7东方剑齿象复原图时间进入早更新世—晚中更新世的早期,气候又一次变冷,重庆再一次处在冰期。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巴渝远古生物:奥陶纪腕足动物的兴盛与衰亡

腕足动物是其中最兴盛的类群。该时期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亡,并以普遍个体较大、肢体结构复杂、数量众多的有铰纲腕足动物为主。图2.7重庆的奥陶纪腕足动物化石腕足动物形态结构及种类的多样化是奥陶纪生命大辐射的重要环节。但躁动的地球并未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喘息的机会,在4.45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了,约85%的物种在极变的生态环境下灭亡;腕足动物门、头足类、三叶虫类等生物大量减少。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巴渝远古生物:寒武纪的巨大天书

我们以寒武纪作为旅行的开端。不过当地名变成时间时,寒武纪却距离我们异常遥远,大约有5亿多年。图1.1全球寒武纪海陆格局与重庆位置当寒武纪到来之时,噶斯奇厄斯冰期的冰盖消融,释放海水,使得低洼地区全都被淹没,重庆变成一望无尽的浅海。这本寒武纪的巨大天书厚度可达上千米。在寒武纪早期,地球海洋中出现了一类动物——古杯。的确,寒武纪是三叶虫家族真正登上演化舞台的时期。
理论教育 2023-11-07

探秘巴渝远古生物:侏罗纪晚期重要古生物

在侏罗纪的前期,因为经历大灭绝事件,各种动植物都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但恐龙却发展起来,到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盛的优势物种。它出现于三叠纪,但直到侏罗纪时期生物多样性才开始发生。图4.19食肉牛龙复原图图4.20沧龙的头骨合川马门溪龙被誉为东方巨龙的合川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1.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神州巴渝龙同大名鼎鼎的马门溪龙相比,神州巴渝龙并不出名,但它也是侏罗纪时期
理论教育 2023-11-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