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世界:以“事”观之

二物理与事理:理论与现实的交融

与“万物之一原”相对的是“万物之异体”,后者涉及的是不同类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类,这种不同决定于“理之异”。这一意义上的“殊理”,可以视为内在于一定领域、一定物类中的“理”。然而,“理”的存在固然与人无涉,但其敞开则离不开人所作之“事”。无论是作为普遍法则的理,还是“殊理”,其显现都以“事”的展开为前提。与“物理”或物之理相关的是“事理”或事之理。在狭义的层面,“事理”或事之理主要涉及“事”本
理论教育 2023-10-19

存在与生成:研究变化和不变性

狭义的“变化”即存在的变动状态,在广义上包括位移、循环、重复等变化形式。在引申的意义上,本然世界的以上变化同时呈现生成的形态。作为变化承担者的所谓“同一存在”,无疑包含某种不变性。差异与同一、变与不变的如上交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存在与生成难以相分。对存在的以上理解,侧重于将其置于生成过程之外。与肯定存在而否定变化与生成相对,另一些哲学家更多地强化了实在的变化和生成这一面。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以事观察与融合

“事”既构成了“心”之源,也为“心”与“物”的沟通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与之相对,仅仅将感知作为心物关系的中介,完全无视人所作之“事”,这是狭义的认识论进路。与“事”不直接相涉的冥想、回忆、想象等当然也可将上述之物作为对象,但在不直接与“事”相涉的背景下,这种冥想、回忆、想象显然不同于指向现实之物的感知。与“物”相关的感知,往往涉及错误的问题,所谓错觉,便与之相关。以水生植物荷而言,人们将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循理与讲理:探究三事之理

“物理”因事而敞开,“事理”则在生成于“事”的同时又由“事”而显,两者均与人之所“作”相涉。相对于以上论域中的“合理”,“有理”或“在理”体现于为人处事、所作所为有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根据或理由。“有理”或“在理”意味着所作所为、言行举止有道理、有根据。从动态的角度看,“有理”或“在理”同时表现为“讲理”,后者相对于“不讲理”而言。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如前所述,事实不同于本然之物,而是表现为进入知行之域的对象。作为人的作用之产物,现实世界中的存在首先表现为事实,而非人的作用之外的“物”。就事实与“物”的分别而言,现实世界可以视为事实之域。从认识世界的角度看,事实之域涉及科学的世界图景。换言之,它既是事实领域的存在,也是价值意义上的存在。引申而言,价值的追求及其结果体现于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
理论教育 2023-10-19

广义认识的现实指向:人与世界

以“事”的展开为总体背景,认识不仅以把握对象自身的规定以及对象与人的意义关系或价值关系为指向,而且也以规范人的活动为题中之义。“清浊、疾徐有常规,鼓有常功,奏有常乐”,可以视为规范性认识在行动中的体现。这一评价性认识,以砍伐树木和生态环境之间关联的事实性认知为其依据。以驾驶车辆来说,“开车看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是基于实际的驾驶活动而形成的事实层面认知。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事势史-人与世界:以“事”观之

以上所述表明,“史”因“事”而成。由“事”成“史”的过程既展现了“事”的能动性,也赋予“史”以创造的品格。“事”所处的情境或“做事”过程所涉及的条件,与宽泛意义上的“势”相联系。以战“事”而言,其中便涉及“人”与“势”的关系:“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当然,“事”受制于“势”,体现的是“事”与“势”关系的一个方面。与“事”相关的历史过程,同样呈现以上特点。
理论教育 2023-10-19

三事变迁与史的走向:人与世界的互动

“事”表现为人的多样活动,“史”展开于社会的变迁过程。如前文一再论及的,“事”的变动、“史”的衍化,都非仅仅呈现为空洞的时间流逝,而是包含实质的价值内容。“事”的前后相继,从不同方面构成了历史衍化的内容。质言之,“事”有目的,“史”有方向。就此而言,由“事”制器、以器“做事”的前后变动不仅表现为历史的变迁,而且表征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这一意义上的历史变迁,无疑同时表现为历史的进步。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事与历史:多样性与实践之关联

“事”的多样性,规定了历史主体的多样性。“事”赋予历史过程以具体内容,“做事”则使历史主体获得了现实、具体的品格。由“事”成史,与“事”本身的发生、展开、完成过程相联系。然而,必要性本身并不能保证“事”的完成,有效而成功地做“事”,同时基于做“事”者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凝而成“史”为现实趋向,“事”展开于不同的社会领域。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感受、变革与适应

事实上,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感受构成了重要的方面。人总是具有理解世界的意向和要求,与此相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第三个方面关乎人对世界的变革,这种变革同时意味着通过人所作之“事”以改变世界。人不仅追问世界是什么,不仅以多样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而且关切世界应当成为何种形态。事实上,人与世界的理论关系,往往更多地表现为人对世界的适应。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的生成及存在

作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和“事”的承担者,人本身同样涉及存在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与其他对象一样,人既表现为具体的存在形态,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两者的彼此关联则离不开人自身所作之“事”。从哲学史看,中国哲学对人的理解,既非仅仅执着于既成的存在,也非单纯地指向空泛的生成,而是关注存在与生成的统一。在这里,“性”与“习”的互动,同时表现为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之统一。
理论教育 2023-10-19

认知、评价与规范的相互制约及其在哲学史中的肯定

与之相近,“知道应当如何做”,关乎对行为方式、程序、手段适宜与否或正当与否的判断。以认知而言,其展开过程便在不同意义上关乎规范性问题。从更为内在的方面看,认知过程包含着感性材料与理性概念之间的互动,康德已注意到知性范畴对感性质料的整治作用。以上事实从一个方面表明,对事物的具体把握,离不开认知、评价与规范的相互制约。然而,认识过程中的以上关联在哲学史中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肯定。
理论教育 2023-10-19

心与事的关联:以实践视角解读心物关系

以“心”的实体化为前提,笛卡尔的以上论点将“心”与“身”(物)视为彼此独立的存在形态。对心物关系的以上规定,主要表现为“物”还原为“心”。这种看法从一个方面表明,以上活动与实践性的活动一样,都属人所“作”之“事”。在谈到“心”与“事”时,程颐曾指出:“夫事外无心,心外无事。”这些表述尽管带有某种思辨性和抽象性,但无疑已注意到心与事的关联。在人的现实能力这一层面,“心”的存在和发展无法离开“事”。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的关联:事与物的区分与关联

对“事”与“自然”关系的以上理解,从一个方面彰显了“事”与人及其活动的关联。以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为存在形态,“事”与人无法相分,与之不同,“物”首先呈现为对象性的存在。所谓“知所先后”,则是要求把握“事”与“物”的区分和关联,由“事”而达“物”。不过,将“世界中发生之事”归为“物”,表明海德格尔对“物”与“事”的实质性分别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
理论教育 2023-10-19

人与世界:事与在-人与世界:以“事”观之

在实质的层面,人因事而“在”。“事”发生于人之“作”,两者的这一关联同时表现为“事”不同于“物”之所在。因人而有之“事”,同时又成为人的存在方式。宽泛而言,以上这一类“事”具体表现为成己的过程,它从一个方面彰显了“事”与人之“在”的关联。质言之,今人做“事”,后人论“事”;“事”之是非曲直既彰显于现在,也常面临历史评说。
理论教育 2023-10-19

体验与评价的关系:理解人与世界

体验层面感受的直接性,意味着无理性推论等中介,自发性则表明未经反思。这一看法似乎很难视为对以体验形式呈现的感受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真切把握。较之自发形态的体验,自觉形态的感受更多地以评价为其形式。宽泛而言,作为感受初始形态的体验也关涉评价性的内容,但这一形态的体验往往缺乏与“理义”相关的自觉内涵。特定行为和现象与个体所接受的道德原则、已形成的道德取向之间的沟通和关联,往往基于道德的评价。
理论教育 2023-10-1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