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范本源考

孔子时对夔一足的理解产生误解

我们从文献、实物相互印证,得知夔是一足之物,而且被后人看成“龙”。想必战国仕女图中的一足夔龙,是更直观的宣示“一足”教化天下道理而已。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述“抱一守中”的道理,只有躬行静心守一、心无杂念,才能保持人的先天本性、自能留住天德,这就是“夔一足”的本意。说明在孔子时对“夔一足”的理解就产生了误解。
理论教育 2023-11-23

修功中的‘有为’方法-《道德经》范本源考

“欲取‘天下’”者,即在修功中的“有为”方法。老子借此阐述怎样做才能取得身体的中和健康方法。总之,意识使元气的运行归于中和、柔和。这中和的心神就成了元气所呈现的标准,而自然归于中和。否则,就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会损害健康。
理论教育 2023-11-23

《道德经》世界意义及源考

据悉,当今世界出现“老子热”的文化现象,大家研究的对象是“道”和“德”。这是老子描述的“道”。关于“中道”文化在上古社会已被广泛使用。可见,老子之“道”是无形迹可见的永恒不变的唯一的宇宙本原,不是其他。战国末,《荀子·解蔽》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的观点。而“佛”的本意:表示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之意。而梵文的佛是“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理论教育 2023-11-23

强良者不得的定义及起源-《道德经》范本考证

“强良”是上古神话中的“怪物”。是说,在海水北流注入的容器——“天柜”里,隐居有九首凤和强良神灵。上古社会有没有“九凤鸟、强良”这种动物生存?这里住有“九凤”“强良”二神,正是因为强良的机巧贪欲,而导致不良效果,致使“凤鸟不至(孔子语)”。《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故强良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这就是强良者不得的含义。
理论教育 2023-11-23

函谷关令尹喜:道德经范本源考

尹喜,自汉代始已成为关尹子之名,虽有争议但约定成俗。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关尹子》著作已佚,尹喜事迹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在道教,楼观派、隐仙派认他为开山祖师,曾任函谷关令,与太上老君(即老子)同时。因后世又称尹喜为文始真人,即有著作《文始真经》之名。道教将尹喜一派称为文始派,其分支有“犹龙派、隐仙派”。
理论教育 2023-11-23

《道德经》中的妖由人兴解析及文化继承

如果心中没有什么畏忌,那“妖怪”就不存在了,所以“妖由人兴也”。而比观射父早百余年的申提出“妖由人兴”观点,不仅是难能可贵,而且表现出一种文化的继承。申对妖孽作祟说法作了深刻剖析,“妖孽”是由人心趋势所促成的,世间不存在鬼神,人心疑鬼就是鬼,人心疑神就是神。人如果要达到某种目的而抛弃了“平常心”,就会有妖孽兴起。之后,机巧之心迅速蔓延发展,名目繁多的鬼神应运而生,“妖由人兴”遍行于天下。
理论教育 2023-11-23

王弼注《道德经》通行本考证成果

因为他们未行实修,被称为“清谈派”。就在魏晋玄学的大环境中,王弼注本诞生、风行于世,并为后世文人所崇尚。正始十年,感染疠疫病故,年仅24岁。然而,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理解,注解老子《道德经》,重“体用”之分、“有无”之别。所谓通行本,是指在历代文人中比较流行的《道德经》王弼注本,至今仍受推崇。
理论教育 2023-11-23

取坎填离:老子《道德经》范本源考

老子本章讲述的是“取坎填离”的方法。“小邦域”的元精之所以能引附“大邦域”的意识流趋下于己,则是为了取得意识场势的感应能力,以感化元精转变为精气去滋养人体。那“小邦域”中的元精,不过是为了取得意识场的感化而升华为精气,在人体内滋养调理。即为意守下丹田“取坎填离”精气感化返还的过程。
理论教育 2023-11-23

道德经:心神为百浴王,修道中的关键

老子以“百浴”寓指千百条河流,他所说的百浴之王就是江和海。本章借江海比喻人的心神,阐述其应该占有的位置,以及在修道中的不同作用。第五十七章老子在修道者的意欲、心神、元神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采取的方法有精到的论述。因此,老子阐述了心神“为百浴王”的道理。因此,以虚静心神去统领意识,意识就会归顺于虚静中和,不产生对身体的危害。心神的虚静占了重要地位,那意识就卸掉了欲念的沉重负担。
理论教育 2023-11-23

上古神话的启示:《道德经》范本源考

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它与古神话中的“华胥氏之国”极其相似。上古神话又被指“不可信”,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故很容易形成这段历史文化的盲区。再如盘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则是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的诸物形成。今日之社会形态与远古之社会形态有天壤之别,人们应该“善待”上古神话,万不可用“落后”“愚昧”“不可信”来对待上古神话。
理论教育 2023-11-23

虞初:小说家及其代表人物

小说家的代表人物——虞初,河南洛阳东人,汉武帝时为方士侍郎。据统计,小说家著作有《伊尹说》二十七篇,《鬻子说》十九篇,《周考》七十六篇,《青史子》五十七篇等等,均已佚。今据存目观之,小说家著作体例似外史、别传、笔记之类,其立说托诸古人者有《伊尹说》《鬻子说》《师旷》《务成子》《天乙》《黄帝说》;杂记古事者有《周考》《青史子》《虞初周说》《百家》等共十五家一千三百八十多篇。
理论教育 2023-11-23

道德经:上德与不德的含义及关系

“上德”者,上乘品德也;“不‘德’”者,不去追求功德能力者也。本章的“德”字有双重含义,即“品德”“功德”。品德是修道者产生功德的必备条件,功德的大小可反映出品德之高低。
理论教育 2023-11-23

庚桑楚《洞灵真经》与《道德经》范本源考

所以,可以认为,庚桑楚就是道教四大真人中的亢子。《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亢桑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皆不载。《洞灵真经》全书,以论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
理论教育 2023-11-23

《道德经》范本源考-解密龙的传人说辞

可以明确地回答,龙的传人决不只是一种“说辞”,而是人体元精蒸腾起蛰升华的实存,我们的祖先深谙修道的“理”与“法”,豢养真龙,用先天大智慧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文明古国,体现生命源泉升华的龙文化至今仍处人类文明的领先水平。由此可知,“龙的传人”不只是一种说辞,我们这些豢龙氏的后裔要像“古之博大真人”学习,摒绝机巧之心,节制欲望,保持平和心态,“允执其中”,和谐社会,保护环境,用真心去豢养真龙吧。
理论教育 2023-11-23

武当山上一异人:《道德经》范本源考

原文出自1999年《丹江口文史资料》第五期,刊载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李品仙的文章《武当山上一异人》。因之,名“武当异人”。时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李品仙一行,于同年的中秋节来到武当山紫霄宫。当时,有许多道人前来相见,在交谈中他结识了这位“武当异人”。后来,李品仙先生给丹江口政协写了篇回忆文章《武当山上一异人》。李先生笔下的武当异人距今不足百年,说明武当隐士离我们并不遥远。
理论教育 2023-11-23

知止不殆:道德经范本源考,性命双修的关键

这就是“知止不殆”。既然精气归于各自制御的有形对象,那么,就要知道制止意识对精气的强行支配或追求。能“知止”,任凭精气的制御调理,才不会危及身体健康。“知止不殆”是入门后的要领,也是前期调训心神和炼精化气的过程。历史上的修道者称调训心神为“性功”,称炼精化气为“命功”,整个过程称为“性命双修”。
理论教育 2023-11-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