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儒家礼仪论集 第一辑

知识分子的外表没有固定特征,但内在操守不可或缺

孔子通过与鲁哀公的对话,说明儒家知识分子没有具体的外表特征。“儒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知识分子的修养、操守、理想。本文专门讨论礼义问题,即儒家知识分子的内在操守,对认识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问题,仍然具有可借鉴价值。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性的展开和表达,无论就其存在还是技术的意义而言,与古代已不可比。但是另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现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知识群体传统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11-02

金刚智:佛教与儒家礼仪论集

与善无畏同时期的金刚智,所出《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中有钵私童子扮演使者的角色。[47]但是金刚智的阿尾舍法并未书之成文。在《金刚峰瑜祇》中,金刚智并未传授其他用阿尾奢法降附于童子或其他发光体等物,用来预知事件、问三世事的法术。这段记载还揭露另一个问题,设若两名七岁女子进入的乃是阿尾舍,即附身状态。金刚智为何是入三摩地,才能以不思议力命令她们至阎王处。
理论教育 2023-11-02

汉传佛教派辈与礼制成因

现在的汉传佛教僧人出家后就使用法名,而法名是由师父按辈分和字派所取,佛教界的这种区分宗派按立辈分的取名制度,显然是受到儒家礼制的影响。中土认为道安之见与佛经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佛教界的共识,统一以“释”为姓,代代相沿,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理论教育 2023-11-02

中国佛教与儒家礼仪论集:阿尾奢在中国的兴起

司马虚认为,阿尾奢的相关概念最早可见于宝思惟七世纪末所译之《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其中一小段落可说是阿尾奢在中国发展的滥觞。他是隋唐之际从南亚、中亚到中国皆相当流行的佛教神祇。然而,后出的《王咒经》却保有中介者的空间,这些中介者被称为“使者”。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唱诵的传统及其重要性

佛教的唱诵源自佛陀时代的讽诵、赞呗、说法等宗教活动。大乘佛教的思想中对音声更是极其重视。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歌、咏、诵等形式的艺术传统,既有庙堂之雅致,也流变于乡里世俗。总的来说,无论是原始佛教时期,还是汉化佛教,唱诵最主要的特点是与音声相关,声音的节奏和旋律都是极其重要的。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与儒家礼仪论集首辑

阿尾捨是不空于经文中使用最频繁的词汇,次为阿尾舍,阿尾奢只用过一次,是在《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作法术名称,且未针对阿尾奢有任何解释或定义。不空是唯一以阿尾奢作为经典和法术名称者,虽然阿尾奢一词使用频率少,又欠缺详细解释研判,却能标举作经典名称,应是此法传授对象已对其有所了解。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儒家礼仪论集第一辑-阿尾奢的意义与发音解析

阿尾奢,今音作āweishe,这是目前我们使用的中文发音拼出的,它的中文字音看来和梵文原音āvesa有所不同。因此,阿尾奢的唐朝拼音应作aveshe或avishe。因此,唐朝阿尾奢与印度的发音应是相当接近的,似乎可以不需考虑它在中亚的发音转变。然而,阿尾奢在唐密中并无具体的意译,唯一出现过的解释作“遍入”,这部分将在稍后的讨论中说明。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与儒家礼仪:僧传唱诵的人事特征

僧传基本囊括了从汉至梁代重要的僧人和事件,虽然十科的分法有商榷之处,但总体上说,“诵经”“经师”“唱导”与唱诵相关,有着典型的意义。此外也提到蜀、赣、荆、陕、浙左等地,可见唱诵之事遍及南北,只不过僧传中选取材料有限。这四点是唱诵有所成就的僧人的突出特点。第六,在传播佛法的过程,唱诵可谓功不可没,成为最重要的弘法手段。
理论教育 2023-11-02

阿尾奢研究:阿尾奢法与中国研究的关键词

简单来说,阿尾奢法就是一套法术程序,以孩童为灵媒,用于问事、医病,是其特色。史密斯研究并非从阿尾奢一词入手,而是根据其检视印度相关文献,找出与中国的阿尾奢有关的两个关键词汇,它们分别是svasthāvesa和prasenā,前者的判断依据是它和孩童的附身有关,后者则是相关文献显现的结果。[9]上述相关研究大致以司马虚的判断为基础,认为阿尾奢于唐朝是以附身的概念被理解,其中戴维斯的定义较为精细。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与儒学:礼仪论集第一辑

从两千多年儒学的衰落与“礼崩乐坏”基本同步的走势可以看出,后者是导致儒学衰微的重要原因。这也从反面证明礼乐对于儒学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要不然,“礼崩乐坏”或“无礼义,则上下乱”。儒学的衰落主要出于礼乐之丧失,后世乃至于近世的疲弱不振,亦与此密切相关。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与儒家礼仪论集──僧传唱诵主要形式

除此之外,梵呗也是十分重要的唱诵形式,梵僧入华翻译的过程中,传入了印度的梵呗,汉地的高僧和学者也开始创造梵呗。西域的高僧在翻译佛经、将梵语转译成汉语的时候,不乏将梵呗传到汉地的可能性,且口诵本身就可能延伸出一种唱诵佛经的方式。同时,西域的梵僧在传授佛法时,对咒语的使用而产生一种不同于一般读诵的讽诵方式,也可能衍生出唱诵的新形式。汉化的唱诵形式也逐步脱颖而出。
理论教育 2023-11-02

音声入道-唱诵的宗教与哲学意义

从唱诵所体现的音声特点来看,其具备节奏和韵律等音乐的特征,正符合唱诵主体或者听闻主体的心理节奏,以此满足情感的需要,乃至于理性审美的需求。唱诵的修习过程中,是有差别的个性与有同感的共性的结合。而唱诵的实际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音乐性的加强,乐器的使用,音调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这些看法与佛教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教育 2023-11-02

佛教与儒家礼仪:私那、钵私那与阿尾奢

善无畏译著之经典中,与阿尾奢相关有《苏悉地羯罗经》《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两部经典。首先,于司马虚所理解或定义之阿尾奢法,于善无畏则是以私那/钵私那法为关键词引入中国。其次,钵私那在发音方面,颇似于史密斯考证出的prasena,问事,且钵私那在汉语佛经语境,也与之相合。善无畏所传法术,应是要将私那/钵私那两个词汇引进唐朝。善无畏于同一经典里,也提供观察标准,以教人分辨真假钵私那神下降。
理论教育 2023-11-0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