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

杨树浦棉纺织厂的兴起与终结: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区的纪事

棉纺织厂落户杨树浦在传统中国,衣、食同列人生必需品之首位。在甲午战争前,棉纺织业的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仍未出现。引发中国棉纺织革命的机缘肇端于机制棉布的输入。1850~1870年代,棉纺织工厂几乎与缫丝厂同期被引进远东地区。由于官府的强行排斥,上海私营棉纺织工厂的创办被人为推迟,大大落后于孟买、大阪。李鸿章在中国社会与上海租界制度双重影响下诞生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纺织工厂。
理论教育 2023-12-06

国企青工:过七关,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

国企青工:过七关1968年后三十一棉全厂职工队伍结构也进入大调整期。大批中学生进厂后,“此前进厂的青年职工一般也被称为‘老青年’”。老青年一般出自沪东地区的工人家庭,延续父辈淳朴、刻苦、节俭的品质。德鲁克认为,使员工适应工作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工程学问题。三十一棉的新青年工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地区,她们要适应棉纺织厂特殊的职场环境,胜任运转班女工的工作岗位,必须经受长期的、异常严峻的磨练。
理论教育 2023-12-06

抗战历史:孤岛岁月与上海兴衰记

孤岛岁月1937年8月13日,抗击入侵日军的淞沪会战在黄浦江两岸打响。上海市区全部沦陷,伪上海市大道政府于12月5日在浦东成立。上海的租界区尚维持原状,形同“孤岛”。荣宗敬于1938年初在香港病逝,荣伟仁于1939年在沪病逝,接连蒙受兄长、长子病故的打击,66岁的荣德生身心疲惫,于1940年6月迁居上海孤岛后,只以收购文物书画、阅读古书自遣。
理论教育 2023-12-06

沪苏北移民聚落:苏北移民在上海棉纺织中的重要地位

苏北移民聚落近代在沪苏北移民依原籍大体可分为两部分:扬州江都地区、两淮盐阜地区。1910年代,初期来沪的苏北移民大多是从内河航道进入沪西的小沙渡纱厂区落脚,加入劳工大军。由此,源源而来的大批苏北移民成为近代上海棉纺织大军的重要一翼。在浦东的苏北移民聚落如高邮浜、江北村等。另据朱懋澄1926年调查估计,“苏北苦力的草棚、庐舍在5万以上,人口约二三十万”。1920年代中后期,高郎桥地区苏北移民聚居的色彩逐渐鲜明。
理论教育 2023-12-06

高郎桥纪事:战后中国国营棉纺织重镇的兴起与终结

战后雄风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经济部公布“收复区敌国资产处理办法”依据该规定,敌国在中国的公私事业资产及一切权益一律接收,由中国政府管理和经营。上海是战后中国国营棉纺织生产重镇。战后,高郎桥地区的3家纱厂开始了紧张的恢复重建工程。当高郎桥纱厂区展示战后新雄姿时,它周边的棉纺织配套厂家包括棉纺织、印染、纺机、针织、毛巾厂等。
理论教育 2023-12-06

公私合营:上海私营工厂转型,全国范围扩展

公方、私方1950年代以前,南京国民政府对国内两种工业企业一般使用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的称谓;1950年代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两种企业分别称国营企业、私营企业。截至1954年8月前,上海有2000余户私营工厂申请公私合营。申新系统的公私合营已成大势。1956年1月15日,北京传出首都郊区实行农业合作化、市区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两大喜讯。“继北京之后,全国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于1月底全部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理论教育 2023-12-06

高郎桥纪事: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

第十一章创利大户的市场学步1950~1960年代,随着化学纤维的开发,原棉作为纺织工业基本原料之一的比例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棉纺织工业在中国纺织系统是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一个行业。1971~1985年上海十个主要工业部门中,纺织工业的工业总产值约占21%—23%,居首位。在棉纺织工业五大省区的四项指标排名中,江苏有三项指标居首位,上海仅职工人数仍保留首位。今后纺织要成为一个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为联系的大的企业集团。
理论教育 2023-12-06

上海再就业工程:男女职工承受改革冲击与磨练

再就业开篇置身国企改革大潮的男女职工们,几乎都承受一番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磨练。上海的再就业工程在市政府直接领导下,以纺织、仪电系统为试点,稳步推进。一是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系统。7月26日,纺织、仪电两家控股(集团)公司率先成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1997年上海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规模为25万人,其中纺织10万人,居首位。
理论教育 2023-12-06

企业文化起步:沪中纺公司的人事管理与专业人才引进

企业文化的起步战后在沪中纺公司在人事行政方面确立“为事择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罗致纺织专业人才的原则。中纺公司束云章表示,对留用日人“所有待遇应与本国公司同仁一律平等”,要求各厂他们及眷属酌留宿舍,包括日本医生、教师等。武宝璋,是战后新进入棉纺织企业的大学生。对于职员的招聘、职责、待遇、奖惩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各级职员不得兼营与本公司相同,或有关之业务,并不得经营投机事业,
理论教育 2023-12-06

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区的多重社会角色

多重社会角色的延续197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三十一棉在承担生产主业的同时,仍然继续扮演着多种非生产性社会角色。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最初15年间,三十一棉继续在尽力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在参与多种非经营性评选活动中,该厂频频获得多种表彰,如“大庆式企业”、“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三十一棉成为高郎桥地区唯一的以“国棉”命名的棉纺织厂,也是一家兼设医院、学校、影剧院、运动场的综合性大单位。
理论教育 2023-12-06

近代上海棉纺业:纺织世家与顶替工

纺织世家与顶替工近代上海的棉纺职工家庭人口就业曾有层次低、就业早,就业结构单一的特点。这些亲属纽带的延伸,使杨浦厂三十一棉也存在一些棉纺织世家。由于纺织行业女工往往就业早,家庭子女较多,人均收入偏低,为了减轻家庭低收入的经济困难,职工在面临退休或因病提前退职时,会向厂方申请办理未成年子女顶替进厂的要求,俗称顶替工。
理论教育 2023-12-06

高昌乡:独特市镇in引翔港市

因临近引翔港得名。清代为上海县14个市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前浦西东北角唯一的市镇。晚清的引翔港市有东西南北四条街,西街之北有后巷,镇上街道总长约1公里。王焕崧对家乡的最大贡献是他曾编成《引翔乡志》一卷,这也是引翔乡有史以来记录乡土史迹的唯一历史读本。
理论教育 2023-12-06

上海棉纺工业:福利竞赛与终结

福利竞赛1953年全国纺织工人85万人,其中国营厂工人21万人。1950年代前期上海的棉纺织厂系统也呈现公私纱厂并存、互相竞争的态势,职工福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国营棉纺织厂改善职工福利的大工程是劳保、托儿所、职工宿舍。国营棉纺织厂的职工福利措施,对同期私营纱厂也是一种挑战。林女士回忆1950年代初期“当时纺织行业里国营厂的福利比不过私营厂,私营厂利润高、福利又高,搞‘福利竞赛’”。
理论教育 2023-12-06

近代上海高郎桥纪事: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

运动风浪:整风、审干、肃反1950年代中期的上海,拥有近10万资本家,1万多高级知识分子,9000多个上层民主人士。3月底,三厂的“整风运动”先后结束。“整风运动”后,1958年3月13日高郎桥三家纱厂在区委领导下先后拉开“肃反”、“审干”工作的序幕。4月1日申新六厂成立审干办公室,5月2日区委“肃反”办公室组织各厂学习永安厂“肃反”与“审干”结合的经验。在“整风”转入“双反”斗争的同时,“审干”工作穿插推进。
理论教育 2023-12-06

上海兴起与终结:1700~2000工运潮起与工人夜校

工运潮起与工人夜校1920年代前期,国共两党在上海开展政治宣传,沪东、沪西两大棉纺织厂区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已是中共组织工运的播种区,当时也波及高郎桥地区。1928年,中共党员徐明清到高郎桥东的厚生纱厂开展工作,由厂工会提供经费,在汇山路办惠文小学,晚上开设工人夜校。在陕甘宁边区,约200名参议员中,有工人参议员22人,在各县参议员会中,有97名城乡工人参议员。
理论教育 2023-12-0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