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审美文化论

民族审美文化论:民族文学构成及意义

大致说来,民族文学是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反映民族生活和民族思想感情的内容要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民族形式。构成民族文学内容的客观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民族题材、祖国题材。恩格斯认为这样的文学不配称做民族文学,它“实际上是德国文学拙劣的翻版”。风景画,即民族特有的自然风貌,也是构成民族题材的客观因素。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揭示国人灵魂奥秘

作为一个忠贞的爱国者,矢志不移地要求“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鲁迅“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并通过文艺对国民性的弱点给以深刻的揭露、有力的鞭挞。“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文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比较与鉴别

有比较才能鉴别,从而把握住各种文学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他们认为,比较方法是所有文明民族科学进步的有力武器。[85]马克思、恩格斯经常运用比较方法来观察研究欧洲各国文学,探索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科学地概括出它们各自的民族特点。
理论教育 2023-12-03

以我为主,民族审美文化论

这种普遍而又持久存在的民族共同美,也是造成艺术的民族稳定性、保守性的重要因素。否则,我们就会变成毛泽东同志批评过的那种民族虚无主义者,言必称希腊,把祖宗忘掉。“屁股坐在中国的现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5]以我为主,博采旁搜,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民族文艺,这才是民族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理论教育 2023-12-03

蒙古族民族审美文化:诗情之美的独特表达方式

和那种委婉缠绵的抒情诗不同,这种民族的歌谣属于另一类感情表达方式。蒙古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塞北草原向称“歌海”、“诗乡”。蒙古族各类文学样式普遍存在着的诗情之美,来源于全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特殊感受。早在18世纪,蒙古族文学的诗情之美就引起了某些作家和理论家的重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给予了言简意赅的阐述。如前所述,蒙古族的诗歌传统特别发达,诗情之美波及
理论教育 2023-12-03

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形式要素

在一般情况下,民族风格的浓淡、民族特点的显隐,非常触目的是它的民族形式。语言是民族形式的第一要素、第一标志。语言的群众化对文学民族特点的形成至关重要。就体裁类别而言,某些文体是为此民族所有而为他民族所无的。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探讨民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评价民族文学、民族作家并不是单纯从阶级出身或既定的历史框架出发,更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提出责备的。
理论教育 2023-12-03

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要素

但是在一种民族文学内部,各类民族性格的共性却又有很大的普遍意义。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性格不是脱离时空、凌驾于一切阶级之上的抽象物,它在本质上带着确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容,是一个民族“生活条件的反映”,是民族作家“从周围环境得来的印象的结晶”。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推动文学繁荣发展

意思是断然废弃已经成为“历史现象”的民族化口号,让中国文学快速地“和世界思潮同步发展”,实则是向欧美现代文学靠拢。陈文对民族化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民族环境的描述,也失之武断和片面。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及民族文学间相互影响的历史非常复杂,绝不限于一种形态类型,一种固定的模式。
理论教育 2023-12-03

文学民族特点在《民族审美文化论》中的意义

革命导师们历来十分重视文艺的民族特点。因此,全面系统地总结研究我国各民族悠久的文艺传统和社会主义民族文艺的新鲜经验,探讨民族特点,发扬民族风格,不但十分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而且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文艺,必须进行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文学的相互吸收和共同发展

不过,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而不是任意的、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不顾国情民情生搬硬套,往往给民族文学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也败坏了群众的胃口。“捆绑不成夫妻”,人为地撮合给民族文学带来的损害,在世界各地不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王朝闻同志探讨民族化范围

关于民族化范围的探讨——求教王朝闻同志何谓文艺的民族化?现略陈鄙见如下,以就教于王朝闻同志和广大读者。因此可以说,民族化是获得民族性的必由之路,而民族性则是民族化的必然结局。这样理解是把民族化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把民族化的意义大大降低了。民族题材对民族化的意义是重大的。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革命文艺发展方向

我国革命文艺作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通过民族化、大众化的反复实践,开创了一条愈来愈宽广的道路。[3]这就是说,民族化、大众化是一切民族文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而要真正实现它,却必须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
理论教育 2023-12-03

发扬民族文学传统:《民族审美文化论》

但是,借鉴吸收外来艺术经验必须严格地从本民族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化为民族新文艺的血肉,最终为本民族人民所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文艺发展的基本观点。这样,民族文学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地突破传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理论教育 2023-12-03

毛泽东论文艺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丰富理论

毛泽东同志自《讲话》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量著作和言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民族化的理论。指出人民大众是民族之本,他们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最广大的接受者。毛泽东同志指出,新民主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这是中国新文化、新文艺的特点。实际上,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新文艺的政治性质和政治方向,而无意于把民族化的丰富内容仅仅归结到政治方面。
理论教育 2023-12-03

民族审美文化论:蒙古族文学中的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用“崇高”这个美学范畴来概括蒙古族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可能是比较恰当的。这种适应于民族美学趣味而不断进行的定向选择,集中地反映了全民族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理想。以光喻美,最恰切地表达了游牧民族对女性“外柔内刚”的审美要求。在民族审美领域内,阳刚之美就是这样牢固地占据着支配地位,把阴柔、优美、华丽等审美意趣排挤到角落里去。
理论教育 2023-12-0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