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评注

司马迁《史记》首创:书志

书志第八司马迁《史记》首创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记载各代朝章国典。《汉书》改书为志,为此后各代史书继承,遂成为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类目即是书志。及班、马著史,别裁书志。书志名色,更改不一。盖缘诸史中,独书志一门,命名条目析补日多,故特数而出之。班固《汉书》改《史记》之《平准书》为《食货志》。
理论教育 2023-12-06

讨论史书的称谓问题,中肯意见

称谓第十四本篇讨论史书的称谓问题。刘氏认为称帝的应列入本纪;十六国的君主虽然称帝,不能称盗,应根据实际情况一律称王;对待三国时期的帝王要一视同仁等,这些都是中肯的意见。昔夫子修《春秋》,吴、楚称王而仍旧曰子。至萧方等始存诸国名谥,僭帝者皆称之以王。谓庙号止可及操。夫历观自古,称谓不同,缘情而作,本无定准。有天子而称讳者,若姬满、刘庄汉明帝。
理论教育 2023-12-06

烦省:年代远近与史书篇幅关系的讨论

烦省第三十三本篇讨论年代的远近长短与史书篇幅的关系。然则自古论史之烦省者,咸以左氏为得,史公为次,孟坚为非。苟异于是,则无得而称。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于榛芜,言有阙书,伤于简略,斯则可矣。由斯而言,则史之烦省不中,衷也,不衷于一也。宣公已下亦六公,书日者四百三十二。
理论教育 2023-12-06

史通评注《序例》:论序例之重要性

序例第十本文前三段讨论序,后三段讨论例。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之无法,则上下靡定;史之无例,则是非莫准。之《序录》,虽皆以序为名,其实例也。斯一二家,皆序例之美者。[4]夫子修经,始发凡例:陈汉章《补释》引《春秋序》云:“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理论教育 2023-12-06

纪传体史书如何记载人物言论问题的解析

载言第三[2]本篇讨论纪传体史书如何记载人物言论的问题。左右二史,分尸其职。然而言事相兼,烦省合理,故使读者寻绎不倦,览讽忘疲。遂令披阅之者,有所懵然。意谓当于书志帙中,加立“载言”一条也。[7]该句指《史记》、《汉书》在贾谊等四人得传记中,大量记载其文章策对,故知几云“唯止录言”。刘知几认为不宜放在传记中,宜另立“书”这一体例,来专门收录传主的言论。
理论教育 2023-12-06

书事:史料取舍的标准问题及原则

书事第二十九本篇和《叙事篇》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叙事》篇说明记述史事在语言文辞上的要求,本篇则讨论史料取舍的标准问题。刘氏认为要依据上述八种标准采录史料,这便是书事的原则。求诸《尚书》、《春秋》,上下数千载,其可得言者,盖不过一二而已。此皆国之大事,不可阙如。
理论教育 2023-12-06

人物:择人入史的标准和哲人观点

人物第三十史书不可能记载一个时代的所有人物,那么符合哪些标准的人物才能收入史书呢,这是本篇讨论的问题。刘氏认为择人入史的标准是“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洎夫子修《春秋》,记二百年行事,三传并作,史道勃兴。苟师其德业,可以治国字人;慕其风范,可以激贪励俗。裴几原删略宋史,时称简要。夫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著《伤寒论》二十二篇。
理论教育 2023-12-06

本纪:《史记》中的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例

本纪第四[3]自此篇到《书志》篇,刘氏讨论纪传体史书中各个部类的撰写原则和得失。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纲,其原则是用编年的体例记载天子的事迹。及司马迁之著《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上无压制,自得纪年,方许题为本纪,名义相符。逮伯起之次《魏书》,乃编景穆于本纪。《史记》将伯翳至庄襄王合为《秦本纪》一卷,置于《秦始皇本纪》之前。《史记》有《项羽本纪》。
理论教育 2023-12-06

断限:通史与断代史问题提出

断限第十二纪传体分为通史和断代史,由于历史本身的延续性,撰写纪传体断代史便涉及到材料的上、下界限问题,这就是断限。[4]◎浦云:提出《汉书》断限不清来。断代自班始,故首及之。《史记》者,载数千年之事,无所不容;《汉书》者,纪十二帝之时,有限斯极。此议彼叙,此论限,彼原史也。董、臧诸人,《魏志》皆阑入传首,是更不明断限者也。死汉,其事断入于《吴书》。夫能明彼断限,定其折中,历选自古,唯萧子显近诸。
理论教育 2023-12-06

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争议

邑里第十九本篇讨论史书如何记载人物籍贯的问题。关于本篇的题目,宋本、象本、鼎本、黄本作“因习下第十九,亦曰邑里”,认为是“因习”的续篇。明郭孔延《史通评释》云:“邑里之目更妥。”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12]原注:今有姓邴者、姓弘者,以犯国讳,皆改为李氏,如书其邑里,必曰陇西、赵郡。
理论教育 2023-12-06

浮词:简约中肯的归纳

浮词第二十一史书要客观的记言记事,但在所记言、事的前后也必须适当地加上一些编撰者的评论,这些评论便是浮词。刘氏认为,史书中的褒贬抑扬之词要慎重,其原则是简约而恰如其分,在不同的场合下评断必须一致,这些都是中肯的意见。案贤者处世,夷险若一,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然执论“贤”字滞甚,且与浮词不伦。夫词寡者出一言而已周,才芜者资数句而方浃。昔夫子断唐、虞以下迄于周,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理论教育 2023-12-06

模拟:本篇讨论史书编撰中的拟古问题

模拟第二十八本篇讨论史书编撰过程中的拟古问题。盖模拟之体,厥途有二:一曰貌同而心异,[4]二曰貌异而心同。二句分提,下作两扇应之。其后三年,有江湛为元凶所杀事。
理论教育 2023-12-06

《史通评注》:关于叙事的原则和典范

叙事第二十二[2]叙事是纪传体史书的主要内容,本篇讨论史书如何叙事的问题。叙事的原则是简要和隐晦,应当避免妄饰。刘氏认为《史》、《汉》之前的史书是叙事方面的典范。序言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故言媸者其史亦拙,事美者其书亦工。
理论教育 2023-12-06

古代历史人物等级及鉴定方法-品藻

品藻第二十三所谓品藻就是对历史人物进行鉴定等级、区分流品。纪传体史书品藻人物的方法有多种途径:如《汉书·古今人表》直接指明人物的等级,或者通过其在各种类传中的归属,或者通过合传。如果分类不当,就不能正确品藻人物。[4]今乃先伯牛而后曾参,进仲弓而退冉有,伯牛、仲弓并在第二等,曾参、冉有并在第三等。其述燕丹之宾客也,高渐离居首,荆轲亚之,秦舞阳居末。后因作战违令被杀。
理论教育 2023-12-06

史通评注:直书历史,惩善扬恶

直书第二十四[1]所谓直书,就是史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依据历史事实来记载,不虚美,不隐恶。史书的任务是惩善扬恶,所以贵在直书。刘氏还指出,即使史书某些方面不能直书,后人根据相关史料,也能考证出历史的原貌,这是对怙恶不悛的权奸和不能直书的史臣的警诫。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理论教育 2023-12-06

史通评注:史书编撰者的采集和选择史料问题

采撰第十五本篇讨论史书编撰者如何采集和选择史料的问题。刘氏还批判了好奇求新、闻异辄采的不良风气。而王乔凫履,出于《风俗通》;应劭撰。《搜神记》干宝撰。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逝者不作,冥漠九泉;毁誉所加,远诬千载。所撰《帝王纪》十卷,起三皇,尽汉魏。
理论教育 2023-12-0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