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阿財教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一、前言“九想觀”又作“九想”,是指對人屍體醜惡形像作九種觀想,是佛教不浄觀的一種,用來斷除人們對肉體的執着與情執。後因浸淫於敦煌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得有機緣獲睹大批唐人寫本,發現其中多種有關“九想觀”的詩歌,同時也對唐人詩篇及日本漢籍中所流傳的有關“九想觀”的資料多所觸及。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研究:敦煌三界寺的寺學

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探究——論敦煌三界寺的寺學一、前言寺院是佛教的實體,唐代佛教寺院作爲一個兼具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等職能的社會組織,發揮了多方面的功能,尤其在文化功能與社會功能上,堪稱是當時社會文化的中心。今欣逢“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特草撰“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探究——論敦煌三界寺的寺學”一文,以爲先生壽。這些寺院主要分布在敦煌城内外,確知在莫高窟的是三界寺。
理论教育 2023-11-30

《盂蘭盆經疏》与《盂蘭盆經講經文》的鄭阿財教煌佛教文獻研究

《盂蘭盆經疏》與《盂蘭盆經講經文》一、前言大凡一種外來文化,當傳入本土之初,必然會因與本土文化衝突而産生扞格不入的現象,作爲文化一環的宗教更是如此。⑤ 近年來各國收藏的敦煌文獻陸續公布,其中也存在有《盂蘭盆經講經文》的殘卷,這對《盂蘭盆經講經文》與《盂蘭盆經疏》關係的探討,無疑提供了極爲寶貴的材料。
理论教育 2023-11-30

潘重規敦煌學研究的開創者

學術自述1973年一個料峭春寒的早上,潘重規先生在系主任陳新雄老師的引領下昂首闊步地邁入陽明山華岡大仁館三樓的中文系,從此啓動了“中國文化大學”敦煌學研究的樞紐,也開創了臺灣敦煌學研究的新紀元。的鼓舞與勉勵,決心投入敦煌學研究的行列。此次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啓動編纂《當代敦煌學者自選集》的出版計劃,承鄭炳林所長之邀約,乃不揣陋,選取有關論文十六篇,既可以之應命,又可檢視自我。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佛教文獻与文学研究:关于《观音经》的考察

傳播、詮釋、接受——敦煌文獻與石窟中有關《觀音經》之考察一、前言敦煌學是一門以資料爲核心而奠基在文獻學基礎上的新興學科。余意以爲敦煌特殊的時空因素,使敦煌學與中國中古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及宗教文化有着至爲密切的關係。漢傳佛教中,觀音信仰最爲風行且最具特色。敦煌文獻與石窟中,保存了大量有關觀音信仰的材料。
理论教育 2023-11-30

《行路難》綜論:敦煌禪宗詩歌的研究

敦煌禪宗詩歌《行路難》綜論一、前言唐代是中國文學、宗教的輝煌時期,也是繼承與創新的關鍵年代,特别是佛教文化與文學,明顯表現出“由雅而俗”的時代特色。其變化,正如同禪宗用《行路難》、《安心難》、《行路易》等來表示修禪之道難易的心境與歷程。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佛曲偈讚的運用

佛曲偈讚在敦煌講唱文學的用一、前言佛教東傳中土,從初期的牴觸、衝突而漸趨融合,終至形成極具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敦煌俗文學與佛曲偈讚的關係,既存在佛教對中國文學影響的明證,也保存有佛教用中國文學等雙向交流、相互影響的實例。因此以下謹就佛曲、偈讚分别論述其在敦煌講唱文學用的情形。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講經文是否爲變文争議之平議

敦煌講經文是否爲變文争議之平議一、前言敦煌文獻的發現震鑠古今,變文公諸於世,立即引起中外學者的矚目,紛紛根據寫本撰寫序跋、轉寫校録。如向達、程毅中、周紹良、張鴻勛等,主張把敦煌寫卷中的講經文、詩話、因緣、詞文等從《敦煌變文集》中區分出去。④在此争議中,講經文是否爲變文,便是分歧看法中極具關鍵性的議題之一。
理论教育 2023-11-30

鄭阿財教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成果

敦煌佛教文獻傳播與佛教文學發展之考察——以《金藏論》、《法苑珠林》、《諸經要集》等爲核心一、前言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中國古代踏出玉門關的最後門户。“變文”是僅保存於敦煌藏經洞文獻中的一種佛教文學,更是“敦煌佛教文學”的代表。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的綜論與研究

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一、前言功德記、感應記、靈驗記、冥報記等一類作品,乃指向佛、菩薩祈、懺悔,或念佛、誦經、造經、造像之後,出現感通、靈異等神異經驗的記述。這是專爲宣揚鼓吹《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陀羅尼經》而編的靈應故事。
理论教育 2023-11-30

鄭阿財研究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

敦煌講經活動都講職司與文獻遺存考論 ——以法藏P.2807寫本爲例一、前言唐代佛教全盛,傳統正式“講經”活動風行,隨着因應不同對象的發展而有僧講、尼講與俗講的分别。有鑑於此,特藉“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機會,論述敦煌講經活動都講職司及其持用之文書,既高搴前修,然亦竭盡缾管,希望能作爲唐代佛教講經研究之參考。以下謹就舉唱經文及發難論議兩方面論述敦煌講經活動中都講的主要職司。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浄土歌讚《歸去來》析論

敦煌浄土歌讚《歸去來》析論一、前言唐五代浄土宗發達,從善導、慈愍到法照,浄土佛讚不但流傳於西北邊陲的敦煌地區,甚至還遠播東瀛。唐五代浄土歌讚盛行,其中有所謂《歸去來》的佛曲歌讚。浄土歌讚《歸去來》蓋取義於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浄土歌讚《歸去來》具有勸人修行禮佛,往生西方浄土的期望與呼唤。
理论教育 2023-11-30

鄭阿財研究佛教文獻與文學

敦煌佛教講經資料輯考與實況重建——從俄藏Φ.109寫卷論八關齋與俗講之關係一寺院“講經”是佛教布道的主要活動。其中,俄藏Φ.109《八關齋戒文》寫本,除了授受八關齋戒的儀軌外,特别保有“押座文”一類與俗講有關的寶貴材料,最值得注意。晚近雖偶有篇章論及俗講與八關齋戒之關係,③ 惜均未能據此材料進行論述,以下謹據Φ.109寫卷及敦煌文獻資料,結合傳世文獻載籍,進一步探討俗講在八關齋會使用的情形。
理论教育 2023-11-30

《父母恩重經》敦煌本的历史考察

《父母恩重經》傳布的歷史考察——以敦煌本爲中心佛教與中國固有文化由入傳時的衝突到融合,在孝道觀點上,由相互牴觸到釋徒主動積極的倡導,此一過程實在關係着佛教中國化的重大發展。隨後引發學者對《父母恩重經》版本系統的考察。然隋唐以降,民間流傳最廣者,則以《父母恩重經》最爲著稱。現今所能見到的《父母恩重經》寫本,主要是仰賴敦煌寫卷的保存。
理论教育 2023-11-30

敦煌佛教文獻《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的佛教史學價值

敦煌靈應小説的佛教史學價值——以《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爲例一、前言功德記、感應記、靈驗記、冥報記等一類作品,乃指向佛、菩薩祈、懺悔;或念佛、誦經、造經、造像之後,出現感通、靈異等神異經驗的記述。第一部分爲《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首尾俱完,計156行,行約19至24字。
理论教育 2023-11-3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