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本事研究

唐诗本事研究:虚实与雅俗-诗歌法则探析

唐诗本事所涉及的诗歌法则是多方面的,就其大者而言,一是虚实问题,二是雅俗问题。对于直接表现现实的诗歌,唐人有较为严格的真实性要求,诗歌中的描写必须与现实吻合,不违背事理。但是,这并不妨碍诗人对情志的表达,也不妨碍读者对诗歌的接受。常有论家忽略这一点,对诗歌作出胶柱鼓瑟的解读。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类型概述及分类

第一节本事类型举要本事的类型化表现在多个方面,有的题材接近,有的主题相似,有的文学观念相同,有的叙述对象一致。正像唐诗本事的内容丰富多彩一样,唐诗本事的类型也是丰富多样的。一些本事诗嘲笑他人身形体貌、生理缺陷。以上将嘲戏一类本事分为三种,虽仅限于《本事诗》及《云溪友议》之所及,却也大致反映了唐诗本事中此类本事的形式特点。《本事诗·怨愤第四》专录此类本事,可见此类本事实为唐诗本事中的重要一类。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本事与诗歌文本

第一节本事与诗歌文本从理论上讲,本事是对诗歌有关情况的说明和描述,二者在内容上应该是一致的,这是本事和诗歌得以相互影响的前提。就此而言,借用诗歌的本事比自诗歌附会的本事,其诗、事关系相去更远。本事改动诗歌文字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因为故事与诗歌在内容上存在距离,甚至毫无关联,所以这种文字改动会损害原有的诗歌内容,使原本语意明确、表达完整的诗歌变得支离破碎,语意不通。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的形而上功能:政教工具、沟通纽带、调适手段

本文考察的是唐诗本事中涉及的具有形而上性质,能体现诗歌的审美特质且与诗歌传统密切相关的诗歌功能。概而言之,这些诗歌功能包括:诗是政教的工具,诗是沟通的纽带,诗是调适的手段。汉儒认为,《诗》之作关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政教活动,具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政教功能。
理论教育 2023-11-28

采用寓言故事的明显效果,以及《唐诗本事研究》中的影响

这些爻辞的故事性是极为明显的。同《易经》因事寓意的潜在影响相比,先秦诸子寓言对本事寓言故事的影响或许更为直接。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情节完整,文体相对独立,为后来的寓言确立了基本的表达形式。《庄子》寓言寄之他人之言,意在取信于人,本事寓言故事假托他人,用意略同。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以类相从,燕诗与《失白鹰》同题

据诗意,此诗乃咏燕诗,与郑繇《失白鹰》诗属同一题材。元和十三年下第,时辈多为诗以刺主司,独章君为《归燕诗》,留献庾侍郎承宣。澥娶妇经旬,而辞赴举。亦为《燕诗》以献主司郑愚侍郎,其词虽为朝贤称叹,尚未第焉。已上名公,称为卓绝,千百集中,无以加此。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的来源及其分类

第一节本事的来源本事的来源即本事的生成途径。一般来说,唐诗本事有三大来源:一是文献记载,二是口头传说,三是书面解读。载记中有载录本事的《蜀梼杌》,该书为宋人张唐英撰,其书本于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史料来源与正史相同。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唐诗追求趣味,以追求谐趣和奇趣为主

这一自觉源于唐人对诗趣的普遍追求。唐诗重趣味,表现形态各异,其中追求谐趣和奇趣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这一点可以唐诗本事进行说明。及榜出,为无名子削为五言以讥之。这些诗歌所独有的幽默风格主要不是取决于其中的思想内容,而在于异乎寻常的语言运用所产生的机趣,因而此类诗歌具有明显的以文字为诗的倾向。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参考文献征引及书目

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周易《十三经注疏》本诗经《十三经注疏》本韩诗外传笺疏(西汉)韩婴著屈守元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春秋左传(西晋)杜预注《十三经注疏》本经学通论(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82年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本事与诗话的过渡时期

第一节本事的余绪前文已述,唐末五代本事的下限我们定在南唐灭亡的宋开宝八年。以此为标志,随着五代的终结,唐诗本事的时代也宣告结束。从唐诗本事的结束到诗话的正式产生历时百年,这一时期可视为从本事到诗话的过渡时期。此后的100年,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诗事,这些诗事以及由诗事演化而来的录诗、评诗等是唐诗本事的自然延伸,因而可视为唐诗本事的余绪。此两本事中的叙事部分完全以解诗为目的,用意明确、直接。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文言小说的支流

这一认识后来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本事诗》出于笔记小说”,这一说法可以视为对前人观点的回应和总结。需要指出的是,《本事诗》对此类故事的文体特征的判断极易引起误解。
理论教育 2023-11-28

诗歌创作-唐诗与楚辞的艺术精神对比

本文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对二者作一探讨。唐人在诗歌创作中逐渐扬弃了比兴美刺主于政教的诗歌理论,将比、兴作为抒写一己情感的手段,政教色彩较为淡薄。比兴一类诗歌中也有美与刺,但此之美刺与主于政教的美刺意有不同。这些诗和诗句意在抒写一己怨愤,并无裨于政教的目的。这些诗歌多抒写因遭受压抑、弃置而产生的愤懑不平,其艺术精神与楚辞相近。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因词链接的两种情况分析

因词链接的本事又有下面两种情况:一、主体之间的链接。李君自以第三篇“春空”便到“秋色”,踟蹰欲改之。可见前后部分是通过“二妃”这一关键词连接的,在内容上并无必然联系。是时淫风大行,遂亡其国。因而“柳”成为连接上下文的关键词。
理论教育 2023-11-28

因文衍生:唐诗本事研究的成果

不管是平曾诗赋,还是温庭筠、纪唐夫诗,均以怨刺为其风格,因文衍生者以此。这种情况说明因文衍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结构方式也是多重的。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研究:专注境界的创作倾向与意境类型

这一时期,诗歌注重咏物写景,以体物为工,以精意巧思相高,而尤显者,追求一联一句的精工奇警,诗歌创作的重点乃一变而为专注境界。从创作主体的隐显和物我关系的角度考察,意境可以分为以物寓情、物我冥一和虚我观物三种类型。作为这一创作倾向和诗歌意境的理论依据的是“感物说”,“感物说”的来源是儒家乐论。
理论教育 2023-11-28

唐诗本事解析-唐诗本事研究

真实的本事能帮助读者正确把握诗歌本义,而虚假的本事则对理解诗意产生误导。妄拟的本事及本义虽然外于诗歌原意,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影响较为微弱,但要剥离这一层本不存在的本义并不容易。
理论教育 2023-11-2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