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研究

日本生态文学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

(注:本文译自渡边宪司、野田研一、小峯和明、白根治夫:《日本文学与生态批评——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勉诚出版,2011年版,第1333页。)白根治夫、小峰和明、渡边宪司、野田研一所谓生态批评是什么?第二年在日本也建立了“文学环境学会”。斯奈德从自然写作出发,然后转向环境问题,想从自然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必须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研究书评

实际上负责了此次编辑工作的我当时想将其命名为“特辑:美国的自然写作”,不过出版方认为“自然写作”这个英文外来语对于读者可能过于陌生,他们提议是否可以换成“自然文学”这样的日语词汇。即便如此,积极响应自然写作这一体裁的依然多是美国文学研究者。在此,我谨向杨晓辉教授以及各位译者们的辛勤付出致敬,同时也以原作者的身份向他们表示感谢。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二次自然与野生自然探析

另外,白根治夫的“二次自然”将自然—文化的分割线、两项对立的特性作为前提,设定两者的中间领域。而是二次自然和野生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与其这样说,不如说二次自然是部分文化,部分自然,把两者之间的浸润和共存作为论据,使其存在这种两义性或者复合性。其中通过二次自然和一次自然难以区分的关系,及传承、传说、讲述的手段,展现出了一个“多层化”自然环境的面貌。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为什么关注自然的重要性

这种想法在本书中暂且称之为“交感”。所谓“交感”是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某种呼应关系的意思。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这种“交感”的例子。而且,津轻海峡是“太平洋和日本海”交汇的地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年轻人的性格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世界中的事物与自然现象之间也许有某种联系,这种“交感”的想法在这里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般演歌会有重视季节感和处所的倾向。
理论教育 2023-11-29

秋天交感形态的生态文学

秋天的过渡性存在于这个反论中。此时可以看做是相反的生与死的邻接关系解开了这种矛盾,并作为极其平明易解的生命常态被大家所认识。正是生与死这两个极端的不安,才是名副其实的“自然”的声音,在此才能够看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感”最敏锐的理想状态。虽说这些未免稍微有些俗套,但是每个都是从效果这一观点出发而被应用的“交感”的一种样态。“自然”是与人的心情和感情状态相对应的围绕着“交感”的信仰。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自然与神话的写作问题

美国的自然写作,无可避免地背负着根本性的两难问题。劳伦斯从这里看到了美国文学的心灵创伤。美国文学的真经,自然写作的古典——《瓦尔登湖》注定欠缺的是连续性的累积性的时间概念。在其第一部著作《自然》的绪论中,爱默生旗帜鲜明地宣布了他反历史的思想,并提倡以“风景”为坐标的新诗学。在《自然》的第一章里,有非常诗意的一段。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印象是多么完美。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苦海净土》中的生态批评解读

(注:本文译自《水声通信——生态批评特集》,水声社,2010年第6卷1号,第8698页。)《苦海净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的作品。雪被迫堕胎,据说是根据医生的判断,因为对于被有机汞侵害了中枢神经的身体来说,孕育胎儿是个很大的负担。过后才知道大概是被落石砸死了,但四郎不见了之后,庆子和五郎的关系更亲密了。小田岛说,野生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东西,经常吃掉尸体。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核电文学史:哥斯拉与核电站的战斗

另外,美苏在1974年签订了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规定不再进行爆炸量在15千吨以上的地下核试验。因此,在哥斯拉复活计划中,利用的是核能的另一种用途,那就是核电站。哥斯拉渐渐地向核电站前进。由于自卫队和三面怪兽蒲甘的猛烈袭击,哥斯拉竭尽全力破坏核反应堆厂房,将它推倒摧毁。在完成的电影中,关于九十九里滨的核能研究,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成为“京滨核电站”的原型,
理论教育 2023-11-29

梭罗的家:第二自然的住所

家族被排除意味着排除了关联性的时间。多次谈到梭罗的加斯东·巴什拉尔认为家的形象是梦想,是记忆中的家,由此产生了最原始的身体感觉。对梭罗来说,这和把湖当作“大地的眼睛”没有丝毫的区别。梭罗就是一位有着这种志向的作家,而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挑战极限的实践,是将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尝试,而他使用的方法是以形而上学的“结合”和“家”为主题。梭罗把他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称为“实验”。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研究成果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随笔《自然·人道主义·悲剧》也是广义上的“交感”论、“交感”批评论。这样解读的时候,将“交感”作为基础的爱默生的象征自然论就完成了。不能忘记的是这样图式化的“交感”原理并不是单单对于爱默生个人有意义的。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未来动向

然而如今看来,这本小册子的发行意味着在文学研究领域对于生态文学研究的一个崭新动向的开始。“环境文学”、“生态文学”等崭新领域讲义的增加,与学界的研究动向有着密切关联。在这一系列研究专著纷纷面世的背后,自不必说,有大量的研究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的发表作为支撑。自然观的研究发端于对英国浪漫主义的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研究:探寻魔法的瞬间与他者

死亡原本一定是“他者”的事情。不,正确地说,死亡是使他者的“他者性”毫无保留地凸显出来的事情之一。以死亡为契机,身边人们的迅速异化和物化的过程以极其凄惨的方式告知我们“他者”的存在。死亡确实是惊人的事,是威胁,因为这是最为暴露的“自然”。不过,这一瞬间的相遇剧,作者所说的“魔法的瞬间”就这样突然结束了。但是如果稍微允许说一些靠直觉说出的话,还是不能否认像上面说的“寻找他者”这一个侧面。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前沿:质疑现代自然写作方法

毋庸置疑,这里的“叙事”这一概念,暗示着与自然写作的接合点。尽管如此,西尔克所持的美国本土式叙事论,实际上却对于前面提到的与自然写作的接合点提供了否定的条件。普韦布洛族的陶工,岩面雕刻师或者口承叙事的创造者,决不认为自己是与大地或天空分离的存在。这也是在说,“叙事”与自然同时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先于自然存在。换言之,作为表象的世界,作为表象的自然。那么此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象与现实存在的关系。
理论教育 2023-11-29

《如鲸鱼一般》的生态文学研究

那就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芬奇的作品《如鲸鱼一般》。罗伯特·奇芬是美国现代自然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绝对不会清楚地知道其全貌及本质的他者,他认为这指的就是鲸鱼。但是对于罗伯特·芬奇来说这种疏远感,也就是说距离,是很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讲,和被自己视为他者的动物相遇是十分必要的,人类也渴望如此。这是罗伯特·芬奇所提出的,对此你同意吗?鲸鱼和野生动物对于人类来讲都是他者,也是不可缺少的他者。
理论教育 2023-11-29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突破前沿

诗人艾米丽·迪金森认为大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外部存在。查尔斯·安德森曾指出,“与19世纪的很多诗人一样,在艾米丽·迪金森的作品中大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但迪金森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本节将重点探讨迪金森的自然诗在在摆脱浪漫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从某种意象上对艾米丽·迪金森的自然视角加以描述的话,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理论教育 2023-11-29

19世纪美国:创造风景美学的胜景

据一直从事19世纪美国观光地历史性研究的学者约翰·西尔斯讲,在美国最早成为观光地的就是这幅画中的康涅狄格河哈德逊河流域。西尔斯从观光学和美学的角度称这种全景性特征是风景的“剧场化”,旅行者开始习惯性地将风景作为“连续性景观”进行消费,也加速了风景美学的普及,同时促成该地区的观光地化。
理论教育 2023-11-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