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社会文明论集

《中古社会文明论集》揭示了吐鲁番文书中的部田真相

也谈吐鲁番文书中的“部田”也谈吐鲁番文书中的“部田”刘进宝在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田土的种类较多,如常田、部田、自田、潢田、石田、无他田、卤田、厚田、薄田等。但对其中的“部田”则争论最多,意见也最为分歧,至今尚无定见。吐鲁番文书上的部田与屯田密切,常田指民田。大部分的“常田”“部田”已经没有性质的差别了。笔者认为,从吐鲁番的实际考虑,部田可能与水利灌溉的关系最为密切。
理论教育 2023-07-20

中国治安维持制度:景迹与警迹在中古社会文明论集中的探讨

景迹与警迹——“近世”中国的治安维持制度德永洋介引言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历经其治世的三十年才完成了《大明律》,但是《大明律》中还是处处留下了元代法制的痕迹。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几点,试图初步弄清宋元时期的“景迹”和“警迹”的实际情况,并探求近世中国治安维持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7-20

中古社会文明:从范吕解仇公案看历史阐释

历史如何阐释——范吕解仇公案再回首王瑞来引子:范吕解仇公案由来皇祐四年,一代名臣范仲淹逝去。一篇本为歌功颂德的神道碑铭,不仅造成了受者和作者的两方不满,还引出了范吕是否解仇的公案。并且,由这一公案引出的历史事实如何认定、历史如何阐释的问题,则更有深思的必要。亲政的仁宗试图一新朝政,刘太后贬逐的官员被陆续召回朝廷。在范仲淹返回朝廷的当月,吕夷简罢相,出判澶州。同年十月,吕夷简再度入朝,成为宰相。
理论教育 2023-07-20

中古社会文明研究成果

魏晋南北朝宗族组织领导核心浅论朱大渭梁满仓宗族是以血缘和地域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力量,除了上述所说外,还有当时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其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宗族的首领又被称为坞主或堡主。魏晋南北朝宗族核心人物的产生,与先秦宗法制度下的宗族既有联系又有其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7-20

唐格后敕修纂体例研究:揭示唐朝法制建设成果

唐格后敕修纂体例考戴建国以律、令、格、式、敕构成法律体系的唐朝,是中国传统社会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的时期。这一例证表明《宋刑统》中有敕字的《刑部格》,不是唐后期修撰的格后敕。所附格敕是当时经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作为法典的格后敕,而不是法典之外未经删修整理的制敕。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宋刑统》内载有颁布年月日的唐敕,是唐后期格后敕的一部分。
理论教育 2023-07-20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的史料价值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的史料价值苏姗姗俞钢《云溪友议》,晚唐范摅撰。本文试从《云溪友议》的作者和版本、笔记小说性质以及史料价值等三个方面略作探讨。当然,在《云溪友议》中不乏夸张渲染之文,甚至有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张冠李戴的,对此历来的研究者提出过不少质疑。
理论教育 2023-07-20

宋代县令抽差地域性实态:以宋元地方志为探源

关于宋代县令抽差的地域性实态——从宋元时期的地方志入手今泉牧子引言一直以来,笔者都着力研究作为地方末端行政长官的县令,并针对县令和地方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县令中存在的多样性。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县令抽差的实态还不够明了,所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如此,本文将在之前的福建课题的基础上,利用宋元时期的地方志进一步探讨抽差的实态。
理论教育 2023-07-20

浙江泰顺县的地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东南山区的地域社会结构——以明清的浙江泰顺县为例吴松弟如同机器由发挥不同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一样,中国各地社会的运转,须有一个完整并有机作用的地域社会结构。泰顺是东南沿海丘陵山区的组成部分,泰顺的状况或许是这一区域的一个缩影。家族、村庄、地方、县,构成农村地域社会结构中层层相扣的四个层次。因此,家族是地域社会的第一层次,是地域社会结构的基础。因此,浙江中部和南部的家族组织,便比北部发达。
理论教育 2023-07-20

东汉末地方割据形成原因解析

略论东汉末地方割据形成的原因曾维华王煜焜东汉政权在名义上延续到了延康元年,但其政治生命在灵帝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后已基本名存实亡。此后,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东汉皇帝则成了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傀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方割据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解体。东汉王朝在建立之初,鉴于西汉王朝外戚篡权的教训,对于外戚是有所防范的。事实上,宦官也几次成功地帮助东汉皇帝重新平衡了中央的政治权力。
理论教育 2023-07-20

魏晋南北朝崇尚旧望的形成及其对士风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崇重旧望价值观的形成及对士风的影响顾向明一“望”,据《辞源》《辞海》,在本文中应释为“门族”,且只有在士族门阀社会才具有此含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人常常把相对于本朝新出门户而言门第悠久的旧门称之为“旧望”。魏晋南北朝时期,旧望的名声、学问和悠久门第受到维护门阀制度者的推重。由上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下,士族社会形成了崇重旧望的价值观。
理论教育 2023-07-20

六朝钱币之争及中古社会文明

略论六朝的钱币之争略论六朝的钱币之争陈勇李学如一总体而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较为浓厚,商品经济特别是货币经济不够发达。六朝南方货币经济的发达首先表现在铸币的频繁和钱币使用的广泛上。
理论教育 2023-07-20

晋宋皇室血亲集团与中央执行机构的关系探析

晋宋皇室血亲集团与中央执行机构关系略论——以列卿为中心的考察晋宋皇室血亲集团与中央执行机构关系略论——以列卿为中心的考察张兴成晋宋时期,列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执行君相决策。本文重点关注皇室血亲集团担任列卿的情况,以此考量在晋宋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在行政执行这一环节上宗室阶层对政治形势发展所产生的政治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20

宋代士人家庭妇女的宗族联系中的作用

宋代士人家庭妇女在宗族联系中的作用宋代士人家庭妇女在宗族联系中的作用程郁余珏20世纪80年代后期,围绕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观念,宋史界曾发生一系列的争论,仅就所见墓志类史料而言,的确可以证实王善军所言士人家族之间普遍存在“世婚”的说法,所谓“世婚”即指大家之间世代互通婚姻的现象,而联结“世婚”的纽带,便是往来于大族之间的妇女。主妇内助有功,丈夫也会因此而主动为妻族奏封官
理论教育 2023-07-20

西汉时期傅籍、始役和终役年龄研究

西汉时期傅籍、始役和终役的年龄研究丁光勋秦汉时期,民十五岁成年后,都要在户籍名册上登记,封建国家以此作为征发徭役与服兵役的依据。因此,笔者认为:秦朝傅籍和起役的年龄皆在十五足岁。随着《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出土,特别是《二年律令》简文的公布,为研究西汉“始傅”、始役和终役的年龄,提供了最直接的史料。
理论教育 2023-07-20

《宋史·循吏传》:探究燕永成司马迁《循吏传》的影响

《宋史·循吏传》探究燕永成自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设立《循吏传》之后,自后修史者多有因袭。元代史官参取宋代国史编修的《宋史·循吏传》,就专门记载陈靖、张纶、邵晔、崔立、鲁有开、张逸、吴遵路、赵尚宽、高赋、程师孟、韩晋卿和叶康直共十二位北宋循吏的事迹。元代史官在《宋史·循吏传序》中总结宋代循吏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吏犯赃遇赦不原,防闲之令严矣!”
理论教育 2023-07-2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