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漫画形式场景中物体的质感表现

漫画形式场景中物体的质感表现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图3-4-11所示为取自吉林动画学院动画艺术学院武立杰院长编著的《动画场景设计》教材,如图所示,溅起的水花是从中心的圆形开始,向外扩散,呈现喇叭状。叶子质感的重点就在于中间的叶筋和明确的边缘线上。

漫画形式场景中物体的质感表现

场景材质种类繁多,但离不开云、火焰、水、树木、石头、山峰、钢铁等基本材质,以上材料是组成场景的必备元素。

一、云

云是自然景物中出现较多的物体之一,在漫画场景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在天空中出现的云不仅可以起到美化作用,不同形状、颜色的云还能够渲染出不同的画面氛围,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洁白的云朵给人开朗、愉悦之感;灰色的云朵则给人沉闷之感;而乌云则带来极强的恐惧和压抑之感。因此,在刻画云彩时,要考虑云的体积,明确云的结构。云的基本结构是立方体或长方体,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光线画出明暗转折关系,分出黑、白、灰三个基础色阶。最后再根据云的形态丰富和细化云彩的外部轮廓,以营造柔软、流畅的感觉(图3-4-1)。

图3-4-1 云的质感表现

图3-4-2 简化云的表现

图3-4-2所示是简化的云,云的弧度表现是重点,画圆的地方需要掌握好节奏以及线条的柔软度,避免弧度及大小相同。

二、火焰

人类第一个利用的能源便是火焰,火焰内部结构复杂,呈气态化,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但通过观察发现火焰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发生变化,所以它在漫画中的形象会向四周扭动、翻腾。在绘制火焰时将其分为内层、中层和外层三个层次来表现。其中内层因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温度最低,有还原作用,称为焰心或还原焰。中层最为明亮,温度比内层高,称为内焰;外层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温度最高,有氧化作用,称为外焰(图3-4-3)。

在绘制时,以曲线为主,抓住火焰顶端尖细的特点,突出火焰和燃烧物的对比。作为主体部分的火焰,多用笔触表现向上燃烧的趋势,利用黑白对比突出火焰的明亮,同时增加立体感,顶端的火焰一定要用细笔刻画,将火焰层次分明地体现出来(图3-4-4)。

图3-4-3 不同类型火焰的表现

图3-4-4 描绘火苗的要诀

三、水

水是万物滋生的根本,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以水珠的形态出现,也可以汇聚成江、河、湖、海。它既可以波澜不兴,静如处子,也可以变成滔天巨浪,尽展狂野。水作为自然界无形也最具灵性的元素之一,将它放进画面后就变得有形了,通常情况下水具有柔滑的外表,唯有在剧情变得复杂之时化为激流。

1.容器内的水

在绘制水时,要抓住透明、反光的特征,就像在画形状不稳定的玻璃一样。若绘制装在器物内的液体,要注意保留好器物的厚度及刻画好水面的造型形态(图3-4-5)。

图3-4-5 容器内水的表现(《超级漫画素描技法09:质感表现篇》林晃)

2.室外的水

若要表现室外的水,则可根据环境用不同的笔触加以区别。如表现大雨时,雨滴可都用细长且锋利的竖线表示,其周围景物轮廓线也可以用此法衬托出大雨滂沱的感觉,而雨水击打房屋和树木溅起的水滴则用留出的白色来表现,显示出雨水较多的效果(图3-4-6)。

而表现雾雨时,用笔与大雨的竖线完全相反,用横向的笔触或擦掉部分轮廓线来表现蒙蒙细雨的效果(图3-4-7)。

图3-4-6 大雨的表现

若表现有浪的动荡水面,则多用有出锋入锋的波浪线或较硬的长线,根据水平线来描绘浪花的高低起伏,再用短线画出海浪的暗部,显示出波浪的立体感(图3-4-8)。反过来,若要表现平静的水面时,则可以利用形状不定的细网纹来表现水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纹理要遵循一定的透视规律(图3-4-9)。

图3-4-7 《虫师》漆原友纪

图3-4-9 平静水面的表现

3.水纹与水花

水纹的涟漪可以传播到离中心很远的地方,用扩散的水纹表示即可,但要注意不要将扩散的涟漪画成相同的幅度(图3-4-10)。图3-4-11所示为取自吉林动画学院动画艺术学院武立杰院长编著的《动画场景设计》教材,如图所示,溅起的水花是从中心的圆形开始,向外扩散,呈现喇叭状。这种结构表现了水花的体积,在绘制时线条不要太软,稍硬一些的线条更具视觉效果。同时要根据透视变化调整小水花的弧线。

图3-4-8 海浪的表现

图3-4-10 水纹的表现

图3-4-11 水花的表现

四、树木

树木是画面中经常出现的物体,它与土地、水、火焰都不同,是一个有生命的元素,它种类繁多、变化多端——巨大乔木或矮小灌木的木纹并不一样,树叶大小、形状更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种类,树与树的颜色、形状又有所不同(图3-4-12)。在绘制时,只要抓住树木的基本结构与外形特征就能刻画出生动的树木。

图3-4-12 不同种类的树木

树木基本上可以分为树冠、树干、树根、树叶四个部分。树冠、树干、树根的结构可以概括地用球体、圆柱体来表现。(www.daowen.com)

树冠可由一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球体组合而成。树干则以圆柱体为主,在树冠与树干的结合处就像雨伞的伞骨一样撑起树冠。而树根则是在树干底部周围伸出的小圆柱体,如手掌一样牢牢地抓住地面,向下伸展(图3-4-13)。

在明确了树木的基本结构之后,再来看看怎样才能抓住不同种类树木的外形特征。树木间最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树冠、树叶与树干这三部分。

树冠的结构是一组有变化的球体,可以理解为在大的球体上浮着若干大小不等的小球体。由于树冠是由一组球体组成,所以,在刻画时抓住圆球的结构特点,就能刻画出树冠的立体感(图3-4-14)。

漫画中的树叶大致分为阔叶和针叶两种,比较宽大叶子的叶纹较多,上面能表达的细节和褶皱也较多,而针叶的叶子较厚,上面的纹路较少,叶面也更细腻,总的来说,叶脉的走向随着叶筋而定(图3-4-15)。叶子质感的重点就在于中间的叶筋和明确的边缘线上。当然,也要注意叶片间的层次感,否则连成一片就缺少了生命力和真实感。

而树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树干的转折、穿插及表皮纹路上,这是体现树木形态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绘制树干的轮廓时,要注意线的穿插,然后再按照穿插结构及透视关系绘制肌理效果(图3-4-16)。而在穿插时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明确枝与干的穿插方向,这样才能创作出充满生命力的造型(图3-4-17)。在刻画树木的肌理时,如图3-4-17所示,不同树种的树干截面有着明显的不同,树皮表面的肌理差别在截面图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正是这些深浅不一的纹理裂痕,使树木的外形各具特色。松树的纹路呈块状;桦树的纹路呈横纹状;柳树的纹路成竖条状;杨树的纹路则是竖条呈龟裂状排列。

图3-4-13 树的基本结构

图3-4-14 树冠的刻画步骤

图3-4-15 树叶的基本造型

图3-4-16 树干的表现方法

图3-4-17 树干的外形特征

五、石头

石头是自然界中最容易被忽视但出现最多的物体,如果按大小来分,它可以是山脉也可以是石子,按形状来分,它可以是奇形怪状的尖锐怪石,也可以是圆润光滑的卵石或玉佩

岩石在刻画时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岩石和罗列而成的人造城墙,人造城墙在大小上相同,垛墙石块易于搬运,在形状上也大同小异;区别于铁器的坚硬,自然岩石更具生命力,它的体块显得也更加厚重,但容易粉碎(图3-4-18)。

图3-4-18 岩石的表现

绘制时常用短线,用网纹表现出重量感与硬质感。线条是重点,头脑中要有龟裂的痕迹和石头表面的切换意识,线条要有粗细之分,利用线条将石头的明暗转折关系划分清楚再进行细节刻画,笔触也要有轻重之分。这样一来,就得到了有个性、富有生命力的岩石形象。如图3-4-19和图3-4-20,有棱角呈方形的石块,其线条简洁有顿挫,用笔有力,利用黑块与长线配合表现出石头的质感与光影。而图3-4-21所示的椭圆形的石块,则用大面积留白来表现光滑的受光面,背光面按照石头的结构直接涂黑,并在明暗交界线上用一些碎点来表现凸凹的质感。

图3-4-19 有棱角的石块表现1

六、山峰

图3-4-20 有棱角的石块表现2

图3-4-21 光滑的石块表现

山峰是自然场景中较常出现的景物之一,它由山脊和山肋组成。山脊是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部分,山肋则是分布在山脊两侧支撑山脊的结构线。山脊是构成山峰的形象和结构的关键部位。所以在刻画时,山脊的走向一般以不规则的“之”字形为主。然后再利用山肋为山峰添加明暗与肌理,加强对比效果(图3-4-22)。

另外,在绘制时还需要注意不同视角下山峰形态的区别,这样便可得到挺拔、俊秀的山峰(图3-4-23)。

图3-4-22 山峰的表现

图3-4-23 不同视角下的山峰效果

七、钢铁

钢铁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和其他材料不同,钢铁是人类自主炼制出来的物质,其坚硬度要比岩石高,较深且不透气的颜色、沉重的质感和高亮的反光是钢铁材质的最佳体现。

在表现钢铁制品时,首先要保证线稿形体透视造型准确。其次要加大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利用暗色调尽量将对比度拉开,预留好高强度的高光位置(图3-4-24)。

图3-4-24 《机械》聂慧征

而现代钢铁有自己的底纹,它可能是平行斜纹也可能是交叉斜纹,斑驳的铁网也有自己的底纹(图3-4-24)。在刻画时要注意这些细节的体现,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其质感(图3-4-25和图3-4-26)。

图3-4-25 《一拳超人》村田雄介

图3-4-26 《樊篱之下》何治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