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西不同节奏感的审美依据

中西不同节奏感的审美依据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从欧洲人的传统审美心理看,他们习惯将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纳入整齐、规划的节奏轨道。(二)中国和欧洲不同,我们自古是漫长的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以顺应自然为本。书法家的运笔符合中国节奏的特点。

中西不同节奏感的审美依据

一、舞蹈节奏的来源

广义地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离不开节奏。天体运行,四季更迭。昼尽夜来,有一定节奏。人的生活也离不开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路、劳动等。狭义地说,艺术中任何规律性的东西都是节奏、绘画的构图,音符的长短,戏剧情节的安排,电影蒙太奇……今天,远的暂且不谈,只讨论与舞蹈音乐节奏有关的问题。

(一)人体动作是产生节奏的原因

人在单独唱歌时,旋律很少具有西方文化力求的整齐划一,在原始人独唱中,张弛的往返是不规则的。

当唱歌同身体配合时,才形成了节奏。或微微摇晃上身,或按旋律的起伏翘动大拇指打拍子,身体不论真动或有点动的意思,都是节奏的起因。2500年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把旋律的产生归功于歌唱,把节奏的产生归功于人体动作。

舞蹈是人体动作产生的结果,但人体动作不仅仅是舞蹈,它包括人类的一切动作,范围要广泛得多。

(二)舞蹈节奏是舞蹈动作的伴随物

对于人的意识来说,唱歌时向前流动的旋律,和身体动作发出的起调节作用的节奏,舞蹈是使这两种力量平衡的桥梁

举例说明,坐唱散板,难画小节线,站起来跳舞时节奏往往有了规律。

例如,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歌舞“宣”。慢板坐唱,拍子不规则。中速站起来按特定步伐跳舞,音乐具有了舞蹈节奏。例如,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前面序曲大段坐唱、散板,跳舞时音乐才有舞蹈节奏。

以上二例说明伴随舞蹈动作产生了舞蹈音乐的节奏。

二、节奏的历史观

(一)古典时期欧洲人的节奏感

自从物理学经典力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断征服自然。瓦特发明蒸汽机火车车轮的转动、钟摆、机械运动社会文明现象,造就着欧洲人的均分律动感,以节拍机为标志。

用节拍机表示均分律动节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从伟大的古典音乐巴赫贝多芬到浪漫派大师肖邦瓦格纳,无一例外,贯穿在欧洲古典音乐传统之中。(www.daowen.com)

(二)节奏感并非永恒不变

自从近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发现了失重状态下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人类开始飞出地球,走向太空。太空生活很可能给人们另一种节奏感的启示。当人们普遍去太空遨游后,也许会发明另一种什么机代替节拍机做节奏律动标尺,也许就不是均分律动了。

总而言之,节奏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绝对、固定、永恒不变的。这便是我的节奏历史观。

三、中西不同节奏感的审美依据

(一)西洋

欧洲传统音乐均匀的节奏有其科学依据(如前所言),也有审美依据。

西方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是物我对立,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审美的基本范围为宇宙、自然、客观世界的完美秩序——和谐、均衡、比例均匀——强迫自然人工化。以号称“凝固的音乐”的建筑为例,西方园林里改造自然使之符合人工的法则,笔直的道路,几何形的池岸,地毯式的花坛,规整的树木剪饰等,可见欧洲人何等喜爱整齐划一。

因此,从欧洲人的传统审美心理看,他们习惯将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纳入整齐、规划的节奏轨道

(二)中国(以汉族为代表)

和欧洲不同,我们自古是漫长的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以顺应自然为本。北京天坛、地坛,皇帝每年祭天、祭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们处处以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为美,叫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原则是将人工自然化,用人工手段体现自然的美妙,达到身居城市而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和西方园林建筑的追求正相反。

北宋诗人苏东坡在《答谢民师书》一文中云,写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东坡的话是对顺应自然的进一步发挥——写文章如行云流水,保持自然的千姿百态。

正因为出于保持自然本来面目的传统审美观,我们在接受西方文明带来的西洋节奏感的同时,也还有伸缩性的节奏型,并允许非均分律动的存在,而不会像欧洲古典主义那样,一概整齐划一。

1985年,为了研究节奏问题,我专门请教一位书法家。他分析自己的书法创作,说下笔的轻重、缓急,结构的开放、收拢,字形变化的抑扬、顿挫,节奏是不平均的。书法家的运笔符合中国节奏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