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少数民族民歌与汉族民歌有什么区别?

少数民族民歌与汉族民歌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5-01-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我国民族杂居地区很多,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55个少数民族中,有29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宗教信仰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因此,少数民族民歌与汉族民歌就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作用:概括地讲,汉族民歌的娱乐作用多于少数民族民歌,相反,少数民族民歌的实用性多于汉族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55个少数民族尚有九千余万人(本节所涉及的各少数民族人数均为1990年统计),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居住地区分布很广,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他们大都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由于我国民族杂居地区很多,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各民族的种族成分比较单纯,绝大多数属于蒙古人种的各个类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具有或混有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此外,还有的民族明显地表现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某些特征。但在语言方面却比较复杂。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语言是同民族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中国56个民族,除汉族和回族共同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

表2—1 中国各民族语言分属语系一览表

一、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55个少数民族中,有29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无文字的民族则以口头文学的形式记载并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

宗教信仰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保安族等10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

佛教在我国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教派。藏传佛教为大乘佛教,又称喇嘛教,为藏族蒙古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普遍信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傣族佛教属小乘佛教,信仰的民族除傣族外,还有布朗族德昂族以及部分阿昌族佤族和少数彝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部分阿昌族、瑶族信仰道教。部分怒族苗族布依族黎族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俄罗斯族和少部分鄂温克族信仰东正教。此外,还有大量民族,如高山族基诺族侗族独龙族景颇族、哈尼族、土家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满族、锡伯族等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如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等。

各少数民族,无论是信仰原始宗教还是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人为宗教,音乐都是他们举行仪式、传播教义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少数民族民歌与汉族民歌就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作用:概括地讲,汉族民歌的娱乐作用多于少数民族民歌,相反,少数民族民歌的实用性多于汉族民歌。生活在北方草原上从事牧业的民族,放牧时唱歌,结婚时唱歌,表达爱情时唱歌,思乡时唱歌,竞技时唱歌,祭祀时唱歌,甚至当母畜不肯奶幼畜也要唱歌。一直唱到母畜流着泪去奶自己的幼畜时为止。

许多少数民族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做父母的必须教会儿女唱歌,儿女唱的歌多,唱得好,就意味着父母教育有方。有些民族甚至还将是否善于唱歌作为选择配偶的条件之一。因此许多民族的孩子到四五岁便开始学唱歌。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启蒙教育。更有甚者,如侗族,儿童六七岁时就在歌班中由歌师教唱民歌。歌班按年龄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和20岁以上的老班,按年龄段逐渐升级。侗族青少年非常勤奋,一年四季不论农闲农忙,每天晚上都到歌班向歌师学歌。到十七八岁时,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类型的民歌了。

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就像一部百科全书,记载着岁月的变迁。它既是记述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的史册,又是传播生产、生活知识的教科书。它是人生成长不同的阶段(如出生、成年、婚礼、葬礼)的仪式,是青年男女感情的媒介,是改善、调剂人际关系的良好方法,是儿童天真烂漫的游戏……很多少数民族还有专门的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圩”、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游方”、布依族的“赶表”、仫佬族的“走坡”、彝族的“火把节”、西北回族等民族的“花儿会”等等。各民族大都有长篇的叙事歌曲、为数众多的习俗性歌曲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宗教歌曲。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不同,民间习俗和语言等等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自成体系的民歌。

由于各民族对民歌的概念和称谓不尽相同,很难将几十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做出概括统一的分类。不少民族音乐学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更不能用汉族民歌的传统分类观念去对少数民族民歌进行归纳分类。少数民族民歌很讲究实用性,按照歌唱场合与社会的功用,一般可分为叙事歌(史诗歌、传说歌)、劳动歌(农事、放牧、狩猎、采集、捕鱼等等)、情歌、儿歌(催眠曲、游戏歌)、仪式歌(祭祀、庆典、婚丧)、礼仪歌(贺生日、成年、贺新房、迎宾待客、酒歌、茶歌)等等。

二、少数民族民歌简介

(一)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

哈萨克族有11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天山伊犁地区的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县、巴里坤县以及柴达木盆地。此外,青海、甘肃西部也有哈萨克族人居住。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绝大多数人从事牧业。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

哈萨克族是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其民歌可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弹唱、对唱三种。对唱在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民间节日,结婚庆典中都有对唱的活动。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冬不拉弹唱”的节奏比较复杂,曲调接近语言音调。比较而言,独唱歌曲的旋律更加优美,结构也比较整齐,集中典型地表现出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

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民歌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即曲首的曲调高扬,并在高扬的后半部分有较长时值的拖腔。这是游牧生活中的吆喝、呼喊声进入音乐的结果。哈萨克民歌热情豪放、富有诗的意境。这也与游牧生活对人的性格陶冶有关。

哈萨克民歌中的独唱歌曲,大都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

在新疆塔城的哈萨克民歌《黑山雀》中,弥漫着一种惆怅的情绪。欧洲音乐体系的自然小调( 1 2 3 4 5 6),使音乐具有柔美、忧郁的风格。宽广的气息和不断重复,然后再伸展开来的旋律片断(第1—3小节,第4—6小节,第7—11小节,第12—20小节),造成了反复咏叹,思绪万千的效果,营造出失恋者懊悔不已,缠绵悱恻的心情

中国音乐体系也有七声音阶,但与欧洲音乐体系的七声音阶有很重要的不同点,就是4(Fa)和7(Si)的用法。后者强调3(Mi)—4(Fa)、7(Si)—1(Do)的小二度进行,一般是4进行到3,7进行到1。在西方专业音乐术语中,这叫“解决”。中国音乐体系则相反,淡化小二度的尖锐倾向,往往将4和7作为经过音处理,如《我的花儿》。中国音乐体系与欧洲音乐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带腔”。所谓“腔”,指某一个音,由于感情或风格的需要做出的音高、力度的变化。如上例中的第5和第14小节的装饰音。

(二)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的总人口有721万多人。主要住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地区与东部的哈密、吐鲁番地区以及北部的伊犁、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南疆一部分维吾尔族人说的是印欧语系语言。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维吾尔语中逐渐吸收阿拉伯语词,而且文字也改用阿拉伯字母式的文字。

维吾尔族有经营农业的优良传统,对于植棉和园艺尤其富有经验,手工业历史悠久而且技艺精湛,特别著名的有地毯、丝绸、绣花小帽和长筒皮靴等。

新疆是我国中原通往中亚、西亚的要道,也是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维吾尔族处于这几条要道的交汇地区。他们吸收多民族的音乐因素,丰富和发展自己独特的音乐。同语言一样,维吾尔族的音乐也比较复杂。它囊括了世界上中国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它是我国唯一一个采用三个音乐体系的民族。

维吾尔族的民歌在国内广泛流传,从题材上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和生活习俗歌曲等。其中表现爱情的歌曲数量最多。此外,从演唱形式上看,维吾尔族民歌又有无伴奏的徒歌和有伴奏的相和歌两种。

《阿拉木汗》是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阿拉木汗”是姑娘的名字。这首歌舞曲,以双人边歌边舞的形式,赞美像鲜花般美丽的阿拉木汗,一问一答,活泼而风趣。歌曲是多段词,在上、下两乐句反复演唱之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

《送我一朵玫瑰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维吾尔族传统情歌。歌唱热恋中的青年立下山盟海誓,要像鸳鸯那样相爱,形影不离;要像燃烧的火焰,不被大风吹熄。炽烈的情感通过热情的舞蹈性的音乐语言得以揭示。曲调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七声音阶和声小调式。它包含四个对称的乐句,多次运用切分音型,体现出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节奏特征。变化音级#1(升Do)、#5(升Sol)、b7(降Xi)的出现,又为旋律增色添辉。这首优美的民歌除了独唱之外,还被改编成二重唱和各种器乐曲,其中以改编的小提琴曲影响较大。

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1.维吾尔族民歌的节奏总是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导致了音乐中多切分节奏和弱拍起唱现象,此外,有些民歌有固定的节奏型。

2.维吾尔族民歌旋律上行多跳进,下行时多在级进的基础上加尾音。结构方法上常使用重复和变化重复、模仿、呼应、对比、移位等。

3.东疆、北疆的民歌多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南疆则以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为主。其实,对维吾尔族来说,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才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系。

(三)塔吉克族民歌

塔吉克族人口4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部分散居在该地区的泽普、叶城、莎车县。和田地区的皮山县也有塔吉克人居住。塔吉克族以游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语言属印欧语系,无文字,长期使用维吾尔族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有丰富的民间传说、诗歌、谚语、歌舞和工艺美术。他们视鹰为英雄象征,有模仿雄鹰盘旋的舞蹈和歌唱雄鹰的民歌。除各种劳动歌曲外,各种节日、礼仪庆典和亲友相聚时都有美妙动人的歌声。

塔吉克族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和中国音乐体系。音阶调式丰富多样。著名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塔吉克民歌《古丽别塔》改编的。这是一首升三级音5(Sol)的七声角调式。旋律抒情、优美,音调富有中亚色彩。虽然电影插曲第一乐句强调6(La)音,但从全曲看更强调3(Mi)。最后随着富有色彩的绵长旋律柔和地结束在3(Mi)音上。这首歌,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有481万人,大部分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之后又进入中原建立了元朝,并进一步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元朝灭亡后,清朝政府花了一个半世纪以上的时间,才统一了蒙古族各部。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13世纪,蒙古族西征到新疆,采用回鹘文字拼写自己的语言。后经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才形成规范化的蒙古文字,并有大量的蒙文文学和蒙文历史名著。

蒙古族自古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由畜牧经济过渡到农业与畜牧业并举的新型经济。蒙古族素有“诗歌民族”和“音乐民族”之称。蒙古族的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演唱的场合可分为“图林道”和“育林道”两类。“图林道”是在庄重严肃的场合所唱的酒歌和宗教仪式歌。“育林道”包括讽喻歌、情歌等日常演唱的民歌。按体裁节拍、节奏特点又可分为长调和短调:

1.长调

长调,即长调民歌,是蒙古牧民放牧时唱的一种牧歌,它产生于广阔无际的蒙古大草原,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牧民们在长期游牧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深受蒙古人民喜爱的歌唱形式,也是蒙古族民间音乐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长调民歌曲调悠长、深沉、委婉,篇幅较长大,多为节拍自由的散板,旋律多装饰音。属于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长调包括牧歌、赞歌、思乡歌、宴歌等。有的长调表现广阔无垠的草原,有的则表现史诗般的浑雄气魄。如《辽阔的草原》、《铁青马》等。演唱长调用真假声并用的方法。长调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也有齐唱和一种被称作“朝日”的二声部演唱。

《牧歌》是流行于东盟地区的长调民歌。歌词形象且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着五度上下回旋,修饰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以1(Do)为中心的环绕进行。是上句的下方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风光。

许多作曲家都为这首歌的动人旋律倾倒,将其改编成合唱或小提琴独奏曲。其中,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既保留了原民歌朴实无华的本色,又使它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这部清秀、优美的无伴奏合唱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民族风格,再现了草原风情,被称之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

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享有“长调之花”美誉的宝音德力格尔,1955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演唱一等奖。她演唱的《辽阔的草原》等很多蒙古长调,灌制成唱片后已广为流传。另一位蒙古族男高音拉苏荣也很善于演唱长调。他还将“呼麦”这种一个人同时唱三个声部的技术,传给了不少蒙古年轻人。

2005年,根据中国和蒙古国的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蒙古族长调列入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短调

短调,即短调民歌。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节奏规整,结构紧凑,曲调朴素简洁,一般都比较短小。它的内容包括叙事歌、狩猎歌及带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等。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

《嘎达梅林》是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内容唱的是80多年前,在内蒙古东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经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四段词。这四段词运用了段落重叠的手法,集中抒发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崇敬。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基础上,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短调民歌。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表现了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1950年,作曲家辛沪光创作了交响诗《嘎达梅林》。这是她创作的众多具有鲜明蒙古族音乐特色和浓厚草原气息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她的成名之作。乐曲由三部分组成。乐曲的尾声超乎寻常,先是铜管乐悲壮、低沉的音响,接着出现完整的《嘎达梅林》原民歌的曲调,它表现了人民对英雄的沉痛哀悼。最后,民歌主题经过不断地变奏后,音乐逐渐转为庄严的颂歌。

《赞歌》是一首经过歌唱家胡松华编曲填词的新民歌,此歌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影片中由胡松华演唱后,深受人们喜爱。这首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的结合,即曲首的引子和尾部用富于抒情的长调,而中间的主要内容用长于叙事的短调,大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习惯上都把《森吉德玛》叫短调民歌,但实际上它的开头和结尾都加了长调式的散板歌腔。

3.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1)音阶

蒙古族民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多为五声音阶。五声以外的音作为经过音或装饰音,常构成综合调式七声音阶,即一首歌中出现调式交替或转换。

(2)调式

蒙古族民歌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www.daowen.com)

(3)旋法

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线条经常局部呈“彩虹形”,即两头低,中间高(注意带“︹”的部分)。

(五)藏族民歌

西藏,大部分地区都在四千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它的北部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中部有唐古拉山,南部有冈底斯山和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因此有“世界屋脊”的称誉。

藏族有459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信仰佛教,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其语言属汉藏语系。早在7世纪初,松赞干布就统一了西藏高原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藏族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和文化传统久远,很早就有藏族文献传世。在哲学、医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遗产。《格萨尔王》是其著名的英雄史诗。藏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但由于有“卫藏”(西藏)和川西的“康巴”以及川西北、甘南和青海的“安多”三种藏语地方方言,因而各方言区域的民歌又有着一定的风格差异。

藏族人民酷爱歌舞。其民歌有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歌等几类。风俗歌曲中,又有酒歌、婚礼歌、箭歌等。其中酒歌和箭歌的曲调简洁而婉转,风格热情明快,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歌特点。

藏族的民歌与歌舞总称为“鲁谐”。“鲁”包括“哩鲁”、“昌鲁”等类别。“鲁”是只唱不舞的。“谐”是载歌载舞。

酒歌在藏语中称“昌鲁”,其曲目很丰富。内容包括祝福、祈祷、庆贺等等。《年轻的朋友》是一首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十分流行的藏族酒歌。它的四个乐句落音先后为1(Do)、5(Sol)、3(Mi)、1(Do),是一首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的宫调式民歌。但它又是非方整性的。四个乐句分别为五小节、七小节、四小节、七小节。尽管乐句不对称,但唱起来却非常自然、流畅。这主要是运用了“彼此照应”和“相互呼应”等手段,使曲调的发展更有逻辑性,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绳线将旋律紧紧串在一起。

《格桑拉》也是一首酒歌。它的第二乐句四小节与第一乐句五小节构成了商与徵的呼应关系。这里是徵调式,主音是5(Sol)而第三乐句“角”变成了“清角”,即3(Mi)没有了,而以4(Fa)代替。构成了羽与商的呼应。形成了主音(G)不变,而只转换调式的(上方四度)转调。

箭歌在藏语中称“达鲁”,多流行于西藏林芝地区,又称作“工布箭歌”。箭歌的曲调清新明快,演唱时可以伴随简单的舞蹈。著名的《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一首箭歌。《姑娘,你往天上听吧》是流行于拉萨地区的箭歌,属于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特别要提到的是第三乐句及其间奏,“宫”变成了“变宫”,即用7(Si)代替了1(Do),形成了向上方五度的转调,而使这个“转句”很有特色。第四乐句返回时,后两小节又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变化中有统一,增加了亲切感。

像《格桑拉》、《姑娘,你往天上听吧》这类转调手法,在藏族民歌中经常被使用。它使藏族民歌具有了委婉、清新、流畅、动听的特点。

(六)朝鲜族民歌

我国朝鲜族的先民在明末清初就已在东北三省定居了。更多的朝鲜族同胞则是19世纪中叶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现在朝鲜族的总人口有192万余人。朝鲜族以农业为主,擅长于种水稻。

朝鲜族文化艺术较发达。在音乐文化历史中,声乐艺术始终占主导地位。朝鲜族人民重视教育、讲究礼节,注重卫生。朝鲜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其民歌有农谣、抒情谣、童谣、风俗谣和长歌等五种,其中流行最广的是抒情谣和农谣。这两种民歌最能体现朝鲜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

叫《阿里郎》的民歌在我国延边地区从歌词到曲调有几十种。“阿里郎”意为“我离开郎君”,表现情人间的感情,或恳切希望,或对负心人的一腔哀怨,或抒发对二人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民歌《阿里郎》分前后两部分,它的旋律常采取环绕式进行而少大跳,并时常用模进的方式,体现着节奏的重复与再现,表现出朝鲜民歌的端庄、文雅而细腻。但朝鲜族民歌又是富有激情的。那就是八、九小节间的五度向上跳进和节奏型变换,形成了全曲的高潮。两小节后又连续下行,直到全曲最低音,并出现曲首第一部分的音调。使音乐在一次激动而短暂的宣泄之后又归于平静和含蓄。这是一首(a、a1)两个大乐句变化重复的民歌。

《道拉基》是一首欢快的抒情谣。“道拉基”是朝鲜语野菜桔梗的译音,因而又叫《桔梗谣》。内容是反映朝鲜族姑娘在山上挖桔梗的情景。这首歌同音反复较多,旋律多为级进。同音反复和级进的音高运动以及稍快的速度使歌曲具有单纯、开朗的性格。

《纺车谣》是一首循环体结构民歌。前四小节为主题A,曲调低沉。旋律的进行以同音反复和四度跳进为特征。主题重复一次,构成第一个乐段。第九至十二小节为主题B,音区向上方移动,仍保留同音反复和四度跳进的特征。随后又出现了A的主题。接着是主题C,开始处音区更高,曲调的情感激烈而悲痛。最后用主题A的材料构成结束。歌曲的情绪从一番悲切、激烈的抒发之后又归于低沉。

朝鲜族民歌使用的调式类似于汉族民歌,也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如《纺车谣》,在6(La)调式中出现了7(Si),形成了六声音阶,但7不作半音上行到而是作四度跳进为7—

(七)苗族民歌

苗族有73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等省。苗族以农业为主。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云、贵、川等地的少数苗族群众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

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苗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史籍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苗族“飞歌”享有盛名。有些地区的飞歌为二人重唱,每句开始用轮唱形式,第二小节以同度齐唱。苗族的“游方歌”即“情歌”,如《刺花不结果》。这首歌虽然只是两个乐句的反复咏唱,但在实际歌唱时的感情是不断变化的。演唱“游方歌”有很严格的规矩,每唱一首歌,都要在前面加上一些赞美和邀请的客套话,以表示尊重对方。在主歌之外,还有“引子”和“尾声”,叫“歌根”和“结子”。若谁唱的歌无“歌根”无“结子”,则被认为是无礼貌、无诚意。“游方歌”的曲调一般都很婉转,形式有独唱、齐唱和对唱。有些地方叫游方歌为“马郎歌”。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几乎是人人都会唱。

(八)彝族民歌

彝族有6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彝族居住区。彝语属于汉藏语系,含有6种方言,有文字。彝族分布很广,支系也多。各支系又有不同的自称:四川彝族自称“诺苏”,云南彝族自称“撒尼”、“阿细”、“尼苏”等等。各支系的经济、文化发展虽不平衡,但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歌。彝族民歌主要有山歌、劳动歌、叙事歌、情歌、风俗歌、儿歌等。抒情性民歌节奏自由,曲调有一定的吟诵性,亲切深情。歌舞性民歌节奏规整、热情欢快。

《月琴之歌》是一首四川雷波县的彝族民歌。前四小节作为引子,从第五小节开始,每三小节一个乐句,共四个乐句。而且每个乐句都是“一个两拍加两个三拍”。这是音乐数列结构中的一种形式。即在其结构中,遵循着一种精确的规定与严密的数理逻辑。在这首歌中,就是“二拍、三拍、三拍”周期性反复。在彝族民间音乐中利用数列结构的形式是比较常见的。在一些现代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更喜欢利用这一点,以加强和突出彝族风格。

在云南建水、石屏一带的“尼苏”支系中,男女青年的风俗性社交活动中唱的“海菜腔”、“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总称为“四大腔”。四大腔具有篇幅长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形式多样、演唱技巧高难的特点。因而它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水平较高的品种。

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创作的著名琵琶独奏《彝族舞曲》就是利用海菜腔作为素材的。

(九)羌族民歌

羌族有20万余人,居住在四川境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松潘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这是中国唯一的羌族居住地。羌族的先民早期生息在甘肃、青海一带,秦代以后才陆续迁入四川岷江流域。羌语属汉藏语系,无文字,用汉文。他们以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崇尚大自然,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的主神有30余种,而白石为众神的代表。

羌族民歌主要有“喔都惹木”、“直布勒惹木”、“西惹木”、“萨朗”等,即山歌、农事歌、酒歌、锅庄。此外还有风俗歌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多为徵调式、宫调式,其次是羽调式和商调式。

(十)高山族民歌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少数散居在福建沿海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人口约40万余人,以农业为主。高山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特别擅长雕刻和绘画。高山族还保留有原始宗教信仰和各种祭祀仪式。但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样,有天神、创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灵妖怪等等。祭祀仪式有农事祭(开垦祭、播种祭、新谷入仓祭等)、狩猎祭、渔祭、祖祭等等,盛行巫术。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无文字。

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民歌以淳朴深情见长,大致有劳动歌、风俗歌、小调与舞歌等。由于居住地域和语言的差异,高山族内部又有10个部族。其中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邵族、邹族有多声部民歌。

《杵歌》是高山族同胞捣谷、舂米唱的歌。每当新稻收获时,高山族的妇女三五成群,手持长短的木杵,一边捣谷,一边歌唱。木杵一上一下撞石臼,响声清澈明亮,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舂米之时,也是青年男女选择恋爱对象之日。每当姑娘们唱起舂米歌时,磨谷的小伙子也凑上去和几声,有一首杵歌《丰收后的夜晚》歌词是这样的:女:磨谷的阿哥/你的眉毛真英俊/男:舂米的阿米/你的眼睛水灵灵/合:我们在一起干活多有劲/但愿杵声彻夜响不停/让我们和歌到天明/丰收的稻谷已经储进谷仓里/爱情的果实也该有个好收成/金色的月亮啊/请你做媒人!

由“杵歌”发展成的“杵舞”和“杵乐”现已成为高山族同胞典型的音乐形式了。

三、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经音乐学者们的调查研究,至今已发现26个少数民族有乡声部民歌,而且多集中在南方。其中属汉藏语系的民族有:侗族、瑶族、壮族、布依族、毛南族、仫佬族、土家族、苗族、黎族、畲族、景颇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佤族、水族、羌族、嘉绒藏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主要是支声式,且多为二声部,也有三声部。声部的进行常呈“合—分—合”的形式进行。如贵州布依族的《父母替裁衣》、广西壮族的《我唱“诗秧”年年香》(“秧”——当地的方言)等。这些多声部民歌都很有特点。如畲族的二声部“双音”民歌中,两个声部带有轮唱性质,纳西族的《阿热热》女声第一声部以固定音型多次反复,男声以三个音构成第二声部,而傈僳族的《摆时》则是合唱与领唱分声部进行,和声效果明显。而属于南岛语系的高山族多声部民歌则与之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侗族大歌

侗族有251万余人,50%以上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他们的智慧、技艺的结晶。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桥梁均属他们的崇拜对象。以女性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侗族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民歌也各具有特色。“月也”是这一村的人到另一村做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交际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叫“玩山”,南部侗族叫“走寨”(“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做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多声部民歌流行于南部方言区。主要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一带。

侗族的代表性二声部民歌叫大歌。大歌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和童声大歌共四类。传统的侗族大歌以同声合唱为主。男声大歌曲调庄重,气魄宏大;女声大歌旋律优美,声音纯净。特别是女声所演唱的声音大歌,具有统一的音色、和谐的音程,加上委婉的旋律,有很高的艺术性。例如《蝉虫歌》,在歌声中用声音模仿蝉鸣、鸟叫、流水声等自然界的音响,有的又称之为“谐声大歌”。这首歌中,有支声复调和持续低音的运用。在较长时值的持续低音中,低声部分成两组交替换气,以造成连绵不断的音响效果。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侗族大歌列入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瑶族的多声部民歌

瑶族有212万余人,大部分瑶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小部分以林业为主。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对瑶族的影响很大。在瑶族的民间文艺宝库中,各种山歌、情歌、长篇叙事歌占重要的地位。《蝴蝶歌》又名《山上茶花朵朵开》,是流行于广西富川县的二声部民歌。歌的内容描写一对蝴蝶飞舞在茶花丛中,形影不离,用来比喻相亲相爱难舍难分的恋人。这首歌由四个乐句构成,句幅长短灵活,每句都落在宫音上。衬词丰富多彩,主要的衬词“的”使用非常频繁,几乎每字必衬。因此,虽然旋律单纯平直,节奏也较单一,但演唱效果却十分活泼热烈。音程以同度、大二度为主,另辅以小三度。歌中连续大二度长音的使用,极富特色。

(三)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总人口1548万余人,90%以上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百色、南宁和柳州地区。其余部分散居在云南文山、广东连山及湖南江华等地。壮族同胞以农业为主,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族在历史上有过灿烂的文化,如精致的铜鼓、享有盛名的壮锦以及刺绣和左江山崖壁画等。壮族除祭祖以外,还信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和道教传入壮族地区。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就是壮族歌圩的场面。壮族民歌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曲等。根据壮族音乐学者范西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7个县有上百种不同的二声部民歌。三声部壮族民歌主要流行于马山县、上林县一带。壮族称这些二声部山歌为“三顿欢”、“喜欢”、“波列欢”等等。这种民歌属于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性质。歌腔悠扬、悦耳,风格独特,旋律性强是它的主要特征。

《长工苦》是由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山歌,三个声部。它与壮族二声部民歌一样,只有一个声部是真正的具有独立性的音调。另外两个声部都是根据主旋律变化派生出来的。为了强调民歌的旋律性,三个声部的音域大致相同,声部间的相互交错、重叠,并保持同一的旋律动向、同一的支柱音和终止音。无论是旋律轮廓、节奏形态、调式调性、曲调风格都基本一致,共同体现单一的音乐形象。

(四)仫佬族没有单声部民歌

仫佬族只有15万余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有民族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多通汉语和壮语,用汉文。仫佬族以农业为主。唱歌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爱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形式。仫佬族人人都喜爱唱歌,特别是“走坡”和喜庆节日里。过去,仫佬族家家都有唱歌本,村村都有好歌手。仫佬族的演唱有男声二重唱和女声二重唱两种形式,没有混声重唱,也少有合唱。更有趣的是仫佬族没有单声部民歌,仫佬族二声部民歌都是高声部主旋律,低声部是持续音似的衬腔。所有民歌低声部的持续音均由徵调式的主音及上方的羽音构成,如《解放真英勇》。

仫佬族为什么无单声部民歌?这还得等我们的音乐学者和民俗学者们去进一步研究。

上述汉藏语系民族的多声部民歌都有其共同的特点:以五声音阶为主,和声音程采用同度、纯四度、纯五度,间以大小三度,大二度常见。八度和六度音程极少。尤其是大二度的使用(有时还是长时值)极富特色。有的常出现持续低音,支声性质非常明显。

属于南岛语系的高山族的多声部民歌从二声部到五声部都有。这些合唱曲中有主调型(包括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低音持续声部)、复调型(包括对位形式、卡农形式)、支声型(包括分声部与声部加花或简化)以及应答式(先出现领唱、继而合唱应答)、接应式(声部间首尾重叠相衔接)和半音阶式等等。因此,香港音乐家吕炳川博士在其《台湾传统音乐》一书中说:“所有西方音乐的原始形态,几可重见于台湾土著族音乐里。”

我国北方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以及属印欧语系的俄罗斯族都有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也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显示了各族人民艺术创作的才能。1956年的“全国音乐周”上,侗族的多声部民歌合唱大放异彩。侗族的女声大歌演唱还曾在法国巴黎引起轰动,打破了长时期以来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只有单声部民歌的说法。少数民族民歌及其多声部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