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各地秧歌的表演方式是什么

中国各地秧歌的表演方式是什么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地秧歌是在地面上歌舞,而高跷则是表演者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叫“踩高跷”。秧歌的表演有过街、大场、小场之分。山东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序独具一格。其他各地秧歌的角色行当大体与此相同或相似。其中歌曲是秧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当地的一些民间小曲。锣鼓点子的使用,不仅大大加强了节奏感,烘托了秧歌表演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各地秧歌的地方特色。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各地花灯有不同的称谓。

中国各地秧歌的表演方式是什么

《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载:据调查,我国汉族的民间舞蹈共有14291个。主要有流行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流行于南方各省的花灯、花鼓、采茶和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二人台与在东北流行的二人转。此外,还有流行区域极广的跑旱船、踩高跷等等。

一、秧歌

秧歌是我国流行最广的民间歌舞,其动作舒展大方,稳健朴实,表现了北方人爽朗干练的风貌。手中的道具舞动,时抛时甩,或时飘时落,花样繁多,很具特色。其中著名的有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祁太秧歌等。

秧歌主要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广场上表演,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据文献资料载,秧歌是从宋代“村里乐”发展起来的。至迟在八百年前的南宋时期秧歌就已在民间流行了。因为它起源于插秧等田秧劳动中的歌唱,因此而得名。

秧歌分地秧歌和高跷两种。地秧歌是在地面上歌舞,而高跷则是表演者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叫“踩高跷”。

(一)秧歌的表演程序

秧歌的表演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是数十人,甚至百余人。秧歌的表演有过街、大场、小场之分。

过街,表演者装扮成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手执伞、扇、鼓、棒等道具,整个队伍在街上或村寨之间的道路上行进,并在吹奏乐、丝竹乐或锣鼓的伴奏中做一些简单的表演动作或队形变化。过街的表演很讲究对称和流动美。

大场,用在小场表演开头和结尾的集体舞蹈。大场的音乐由器乐演奏,情绪十分热烈。通常是由一、二名领舞者率秧歌队边舞边走出各种队形图案。中间的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舞蹈和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小场中常常穿插一些逗趣的表演,音乐有唱有奏,生动活泼。小场也叫“对子秧歌”等。

山东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序独具一格。先是“土炮鸣礼”,即秧歌队进村前,点燃土炮,向村中发信号,村长在礼炮声中率领村民前往迎接;“三进三退”,用作进村前的见面礼和表演结束时的谢场;“群艺争辉”为秧歌队“药大夫”即兴编唱贺词,然后在打击乐伴奏中率领秧歌队走出各种队形图案;“小戏尽兴”的内容和其他秧歌的“小场”一样,由弦乐伴奏。最后以“三进三退”谢场,药大夫致谢词,表演结束。

(二)秧歌的角色行当

由表演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构成的角色行当是秧歌的一大特色。行当一般分为四种,即伞、鼓、棒、花。山东鼓子秧歌的“伞”又分为头伞和花伞。头伞是老生形象,多个头伞中有一个“领伞”,负责指挥舞队。花伞是青年人形象。“鼓”是中年男子形象,头扎英雄巾。“棒”是少年形象,双手持棒槌起舞。“花”是女子形象(也有的由男性扮演“花”),双手持折扇,绸巾或花鼓、花灯起舞。山东最大的秧歌队有32顶伞、64个鼓、64个棒、128个花,另加各种“外角”,阵容十分庞大。

其他各地秧歌的角色行当大体与此相同或相似。

(三)秧歌的音乐

秧歌的音乐包括歌曲、器乐曲牌和锣鼓点子。其中歌曲是秧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当地的一些民间小曲。

东北秧歌的音乐泼辣、风趣、俏皮、热闹。演唱曲目多为东北小调明清俗曲,如《闹五更》、《放风筝》、《小看戏》、《柳青娘》等共50余首。伴奏乐器唢呐、大钹、小钹、鼓、二胡笛子、竹板等。

山东鼓子秧歌的演唱部分,主要是一种说唱歌曲,如《大实话》。歌曲幽默、诙谐,具有山东人豪爽、耿直和风趣的性格特点。鼓子秧歌的伴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大钹、小钹、小堂鼓等。

冀东秧歌的队形有“编花寨”、“马蜂窝”、“筛子眼”等几十种。其音乐以演唱小曲为主,多为当地的传统小调。

陕北秧歌以米脂绥德、佳县等地最为著名。每逢春节,群众组织秧歌队,当地叫“闹秧歌”或“闹红火”。秧歌中所唱的曲调多来自当地一种地方戏曲——眉户。常用曲调有《银纽丝》、《对花》、《小放牛》等。陕北秧歌的伴奏乐器为大鼓、大锣、大钹和一对唢呐,演唱时用板胡托腔。

山西的秧歌以祁县、太谷、心源、武乡等地而闻名。祁太秧歌又叫晋中秧歌,以唱小曲为主,曲调十分丰富,约有300多支,经常演唱的有《卖烧土》、《捡麦根》、《卖樱桃》、《走西口》、《十二月》等,高亢、粗犷、豪放是其风格特点。祁太秧歌戏有《张连卖布》、《起解》、《借粮》等。

各地秧歌的打击乐都有自己固定的锣鼓点子。锣鼓点子的使用,不仅大大加强了节奏感,烘托了秧歌表演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各地秧歌的地方特色。

二、花灯

花灯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除汉族以外,花灯在当地的侗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也很流行。著名的花灯有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贵阳花灯、安顺花灯、遵义花灯、秀山花灯、酉阳花灯和恩施花灯、南坪花灯等。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各地花灯有不同的称谓。如湖南称对子花鼓、茶灯、耍灯、玩灯等。贵州称地灯、红灯、小唱灯等。根据演唱的时间和内容,又有贺灯、元宵灯和愿灯之分。

(一)花灯的表演

传统花灯一般是男女分别扮演丑、旦两种角色。表演者手持折扇和花帕,上下舞动,边歌边舞或歌舞交错进行。舞时不唱,唱时不舞,一唱众和,在场的观众也加入帮腔。一般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二旦二丑,也有更多人表演的集体歌舞。

现在流行的花灯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偏重于舞蹈,由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或对唱对舞;另一类则偏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形成歌、舞、戏相结合的花灯戏。

(二)花灯的音乐

花灯的音乐大都是在各地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根据歌舞的需要发展而成。一般都具有结构短小、曲调流畅、情绪活泼的特点。通常是一个曲调反复唱多段词,如云南弥渡花灯《十大姐》、重庆秀山花灯《黄杨扁担》。也有用几个曲调联缀使用的,如云南花灯《打鱼》就用了《打枣杆》、《挂桂儿》、《绿柳荫》、《倒搬桨》等五首曲调。

贵州花灯的常用曲调有《上茶山》、《四季调》、《东北风》、《虞美人》、《贺调》、《绣花调》、《看灯》、《闹花灯》等200余首。贵州花灯的音乐热烈明快,曲调多为五声徵调式和商调式,其次为羽调式。(www.daowen.com)

湖北花灯的常用曲调有《跳粉墙》、《绣荷包》、《雪花飘》、《鲜花调》、《元宵调》、《四季花开》、《十月花》等近100首。湖南花灯音乐朴素粗犷,多为五声羽调式和商调式,少数为徵调式。

云南花灯的常用曲调有《十大姐》、《大茶山》、《山赞》、《鲜花调》、《绣香袋》、《采花》等100多首。其中《十大姐》在全国都是较有影响的。云南花灯音乐以抒情优美著称:曲调多为五声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

四川、重庆花灯的常用曲调有《洛阳桥》、《采花调》、《绣荷包》、《正月看灯》、《黄杨扁担》等100多首。重庆秀山花灯调《黄杨扁担》在全国流行甚广。四川、重庆的花灯音乐活泼明快,曲调多为五声徵调式和羽调式,少数是宫调式和商调式。

各地的花灯都配各地的音乐,而且都使用方言演唱,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

花灯演唱的伴奏乐器通常用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在演唱的首尾和间奏中常加入锣、鼓、钹、镲、铃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唱花灯不用丝竹伴奏,而只用打击乐。

三、采茶

采茶,流行于我国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贵州等南方省区。特别是在其中盛产茶叶的地区影响更广泛。采茶在各地有“采茶”、“唱茶歌”、“茶篮灯”、“灯歌”、“采茶灯”、“茶花灯”、“茶箩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

我国采茶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王骥德的《曲律》中就有所记载。到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中云:“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12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这说明至少在400年前南方就有采茶这种艺术形式存在了。

采茶歌舞最早源于茶农唱的“茶歌”,后来将茶农的劳动动作稍作加工,伴以茶歌,边歌边舞。以后又吸收当地其他民间音乐歌舞的养分,发展成有简单情节的小戏。如“赣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歌”的基础上,既保留了大量采茶山歌、茶灯的曲调,又吸收了一些湖南花鼓戏和广西彩调的音调,才发展成了很具特色的“花灯腔”戏曲。

(一)采茶的表演

采茶的表演少则两人对舞,多则十数人群舞。一般是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化装成茶童茶女,边歌边舞。舞者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手拿钱尺(鞭)当作歌舞中的扁担、锄头、撑船竿等;女的手拿花扇,当作歌舞中的竹篮、雨伞、盛茶器具等,或手提各色纸糊的灯笼,载歌载舞,气氛活跃。采茶表现的内容以茶农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居多,如采茶、贺茶、开荒点茶、烧茶山、摘茶、炒茶、卖茶等茶叶生产的全过程。福建《采茶扑蝶》中既有茶女上山坡、过小溪、穿茶丛等细节又有摘茶、拣茶、筛茶等劳动以及扑蝶追逐嬉戏的情景。采茶也有侧重描写茶山风光的,也有以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的歌舞小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

(二)采茶的音乐

采茶音乐的曲调一般用《正采茶》和《倒采茶》。“正采茶”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曲调平稳抒情,歌唱性强。“倒采茶”从十二月唱到一月,衬字衬词运用较多,音乐结构多数是非方整性的,采茶音乐的曲调欢快、活泼,很富于生活气息。各地采茶音乐都各具特色,但音阶骨干基本相同,多为6 1 2 3的四声羽调式。

采茶音乐除了结构简单短小的“茶歌”以外,还吸收了当地的山歌、小调音乐和《剪剪花》、《五更调》、《水仙花》、《虞美人》等明清俗曲。例如:采茶歌舞曲《斑鸠调》,原本是一首赣南民歌,其歌词通过对斑鸠、锦鸡、青蛙燕子和蝉虫鸣叫的生动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云南采茶音乐融进了花灯的曲调,流畅而富于歌唱;湖南采茶音乐吸收了花鼓戏音乐大七度跳进的特点,曲调活泼而跳跃。

根据福建“采茶灯”改编的《采茶扑蝶》舞,在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集体舞二等奖。多年来,这支曲子一直深受国内人民的喜爱。

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场音乐一般以唢呐为主。

四、花鼓灯与跑旱船

(一)花鼓灯

花鼓,因采用花鼓伴奏而得名。又称“花鼓灯”。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出东、山西、陕西、甘肃等花鼓流行地区,每逢春节到元宵节,都要大闹花灯会,跳花鼓灯。

花鼓灯流行地区过去一般都比较贫穷。尤其是逢遇灾荒年景,当地老百姓就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外出卖唱乞讨。他们或挨门逐户或在集市的空旷区域表演,并说些吉利话,观赏者给他们一些钱物。他们虽然是乞讨,但并不悲伤,也不流泪。他们的表演常常是流露出一种欢愉之情。

花鼓灯的表演由“歌、舞、戏”三部分组成。载歌载舞是花鼓灯的特色之一。常常是歌与舞交替进行。唱的部分叫“灯歌”,以民间小调为主,在当地山歌、谣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曲调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韵律特征。

安徽花鼓灯的音乐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常是一人打花鼓,一人敲小锣,边歌边击,相对而舞。传统花鼓队由7—9人组成,其中背鼓、大锣、大钹、小锣为四大件。此外,还有唢呐、笙等吹奏乐器。

目前,不少地区的花鼓灯已发展成花鼓戏,流行的主要有湖南境内各地的花鼓戏、湖北天河花鼓戏等。

(二)跑旱船

跑旱船,北方称“水船”,南方称“采莲船”,也有的地方称“船灯”、“旱龙船”。据《太平广记》记载,这种民间歌舞形式在唐代已经流行。主要在春节和其他喜庆活动中表演。“船”,用木条或竹片扎成框架、蒙布,系在参与表演的女子的腰间,似人坐在船中,一男扮艄公,手持木桨作划船状,两人边歌边舞。四川等地将这一形式俗称为“逗幺妹”。

跑旱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的内容为多。其唱词语言通俗、简练,形象生动,极富描绘特征。

音乐多为当地民间小调,其结构为起、承、转、合的四句头形式。词曲结合自然紧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锣鼓为跑旱船的主要伴奏乐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