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散曲是以元代新体诗韵文为歌词的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它是北方人入主中原以后在市井巷陌之间被文人吸收创编的一种歌曲形式,相对于元曲中的戏曲而言的清唱歌曲。用当下概念理解,散曲与元杂剧是元代的艺术歌曲和元代的民族歌剧。散曲主要有小令、套曲、带过曲和重头小令等形式。是继词体歌曲以后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以自然取胜者”,“情则沁人心脾,景则在人耳目,事则如出气口”的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形式。
散曲是以元代新体诗韵文为歌词的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它是北方人入主中原以后在市井巷陌之间被文人吸收创编的一种歌曲形式,相对于元曲中的戏曲而言的清唱歌曲。用当下概念理解,散曲与元杂剧是元代的艺术歌曲和元代的民族歌剧。
散曲主要有小令、套曲、带过曲和重头小令等形式。小令,又称“叶儿”,它来自于唐代的酒令,调短字少,旋律大多是民间流行的小调,讲究押韵,是散曲中最小的单位——单曲;套曲也叫“套数”,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曲子连缀组成,既可抒情也可叙事;带过曲,是由三个以下的三个曲子连缀而成,特征为同一宫调系统,同一押韵,相当于现代的管弦乐小行组曲,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曲子形式;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关、首尾技法相同的若干首小令联合而成。每一首小令可以不同韵,可独立,最多可达百首。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与《四时乐兴》,以四首同调小令分咏春夏秋冬,构成一支组曲。[3](www.daowen.com)
从音乐上看,散曲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民族音乐风格。并融汇了北方民间乐曲,同时吸收少量外番曲调与元杂剧一脉相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北方民族形式的音乐。是继词体歌曲以后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以自然取胜者”,“情则沁人心脾,景则在人耳目,事则如出气口”的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形式。[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文化精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