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米脂婆姨绥德汉»审美研究

«米脂婆姨绥德汉»审美研究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大雨洗蓝了映北的天/大风染红了陕北的山/天上狱下个米脂妹/地上走来个绥德汉/妹是那黄土坡上红山丹/哥是那黄河里皮筏船/高坡上爱来黄河上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荞面皮皮架个墙飞/想哥哥想成黄脸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八百里路上寻妹妹。

«米脂婆姨绥德汉»审美研究

一、 主题美

该剧追求人的真善美,追求大美大爱,创作力求从整体上发掘陕北地域文化精神,提炼出陕北民间文化的精要。该剧既表现了一种绵绵的爱情和人间浓浓的真情,也展示了一种人性的光辉大义。剧中人物充分展示大美大爱,用大爱来表现人文关怀,最终达到和谐。另外,剧中人物都是一群敢爱、敢恨、具备大爱情怀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落藏着深厚的黄土精神和黄河精神,这与我国当前提倡的社会和谐主题非常一致。

二、 创意

“创意美”基于以下三点。

其一,陕北是我国西北民间艺术宝藏蕴藏极丰的地区,无论是高亢的信天游、载歌载舞的秧歌、热烈的高跷,还是生动的雕石工艺和剪纸,都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该剧虽说是秧歌剧,但其中融入了非常多的陕北民间艺术,使得整部剧异彩纷呈。

其二,陕北秧歌和秧歌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战时期的延安,曾诞生了著名的秧歌剧 《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进而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掀起声势浩大的延安秧歌剧运动,并经大型秧歌剧 《惯匪周子山》促成了我国歌剧史上的不朽经典、民族歌剧开山之作 《白毛女》的诞生。

其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是陕北人引以为豪且广泛流传的民谣。该剧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与鲜明的人物形象,将这首陕北民谣变成了鸿篇巨制,充分诠释了陕北人民独特的风土人情。

三、 剧本美

本剧中的剧诗,在广为流传的信天游文学中选出60余首经典,并从剧情表现需要和人物性格出发加以创造性改编,陕北信天游文学中所特有的率真泼辣、浓烈夸张的表达方式和情妙绝伦的比兴手法,在本剧的剧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传承与发展。例如:

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

大雨洗蓝了映北的天/大风染红了陕北的山/天上狱下个米脂妹/地上走来个绥德汉/妹是那黄土坡上红山丹/哥是那黄河里皮筏船/高坡上爱来黄河上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荞面皮皮架个墙飞/想哥哥想成黄脸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八百里路上寻妹妹。

面对着面都还会想念你

酒盅盅量米也不嫌你穷

如此炽烈真挚的爱情倾诉、奇绝非凡的艺术想象和令人自叹弗如的创造才情,是从生活黄土高原上历代伟大民间诗人们从心底流出的诗性甘泉。难怪有当代同行将此剧的剧诗称之为 “中国首部民族情诗集”。

四、 音乐

乐器的运用上,该剧突出腰鼓 (腰鼓秧歌是流传于北榆林、安塞等地区的传统民间秧歌舞蹈)的使用。在本剧第三幕虎子迎娶青青一段,作者采用了 《三十里铺》的小调形式,把西方交响乐诗与腰鼓秧歌融合在一起,在音乐上有了新的突破。

剧目调式在音阶上主要采用映北民歌五声商、徽调式为主调。五声音阶借鉴推乐音调,围绕主音做上行或下行四度音的旋律结构,从而再现了映北民歌本体特征 (律、调、曲)。剧目还遵循陕北民歌信天游上、下句并置的音乐结构,旋律多以 “双四度级进”框架为主进行。让我们回顾贯穿全剧第一幕的音乐——开场曲 《黄河神曲》。首先,在音乐结构上呈现上、下句并置结构,如:“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其次,调式结构为D徽调式;最后,旋律布局上多为2—5 6—2四度对称性。

在此剧中还经常伴有大幅的跳进音程,比如四度、六度、七度跳进,它们能体现出陕北汉子刚毅、洒脱和无拘无束的情怀。例如,(一幕曲四)《黄河里划桨》“黄河里划船,船随着那个船,照见哥哥我好喜欢”一段,采用了八度与七度大跳,用音乐将剧情推向即将开始的第二幕。

音乐创作在旋律走向上进一步借鉴西洋曲式创作手法。在第四幕结尾处,青青唱段 “水流千里归大海,走西口的哥哥早回来”中,作曲家在创作上通过中西合璧扩展宫、商、徽、羽调式的旋律色彩,采用中国传统音乐陕北小曲,秧歌调,原生民歌等多元素音乐本体,构建多视角切入,全剧在表现结尾高潮宏大的场面时更加浑厚有力度,时代感跃然台上,荡气回肠,渲染古今,凸显了整个戏剧舞台的艺术张力。(www.daowen.com)

五、 演唱美

“演唱美”基于以下三点。

其一,该剧在演唱形式上大量吸收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语句简洁的特点。例如在第一幕中,青青在演唱中对信天游特殊的语句运用,为成功塑造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如在第四幕中,虎子与石娃在路遇青青,青青演唱的 “荞面皮皮架个墙飞,想哥哥想成黄脸鬼”的上句起兴,下句点题的唱段,在简洁的信天游语句中,道出了主人公想念情哥哥的迫切心情 (图8-7)。

图8-7 《米脂婆姨绥德汉»剧中男主人公演唱

其二,该剧中的一些唱段借鉴了绥德民歌 《三十里铺》单纯质朴、具有叙事性的特点。例如,青青的唱段 《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摘取了小调中内容最丰富最经典的部分,成为了剧中的一个亮点。

其三,该剧借鉴了陕北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例如在第三幕中,媒婆三番五次地逼迫青青与虎子成亲,而青青日夜思念着石娃。在这样内心焦虑的时刻,有了 “黄花把子黄连根,等不回石娃我不甘心。等烂石头等烂铁,等不回哥哥我心不歇”的唱段。这一唱段就是借鉴了映北二人台经典小戏 《走西口》中深情委婉、悲切动人的一段曲调。该唱段与舞台上幽默诙谐的女子秧歌舞交相辉映,唱腔深沉悲怨、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六、 舞蹈

我们来看看该剧的舞蹈:大幕开启,一群光着膀子、穿着灯笼裤的放羊娃率先从 “山坡”上奔跑下来,他们用可爱、夸张、诙谐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放羊娃可爱、可亲的一面。接着,汉子们又从“山坡”上跑了下来,以陕北秧歌中经常应用的十字步为主题动作,女子们的群舞则以双臂划动大八字斜排从台后方进入主题动作,交相辉映,载歌载舞,以高度的舞姿将对 “黄土地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的主题进行重复强化。然后是一段 “媒婆舞”,这个舞的主题动作来源于艺术团的一个老舞蹈节目 “寸跷”,女子们脚底踩着一寸左右的高跷翩翩起舞,编导很巧妙地在原有的动作上着意变化,大胆创新:女子们时而左右挥手,时而上下挥手,时而捂着嘴笑,时而手放腰间左右跑动,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 “媒婆”那种泼辣、火爆、热情牵线的独特个性。最后是青青、虎子、石娃三人的歌舞对唱。在整个秧歌剧中,三个主角主要以对唱为主,舞蹈动作相对简约,多采用大秧歌中常用的上下左右扭动的舞蹈动作,剧中秧歌动作的不断重复、强化和节奏变化,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诱惑力和穿透力 (图8-8)。

图8-8 《米脂婆姨绥德汉»剧中舞蹈

总结而言,该剧的舞蹈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重复。作品所用的主体动作不多,但由于采用了朴素的重复手法,增强了动作的感人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秧歌剧最后那全体演员 “左右扭动”的重复,引起了观众的共鸣,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二是强化。该剧的男演员造型大量地运用了夸大的蹲档步和向后用力仰身的动作,从而强化出 “绥德汉子”泰山般的不可动摇、豪迈伟岸的气概。

三是节奏变化。在女子群舞中,编导把原本一拍一步的胶州秧歌舞动作和陕北秧歌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节奏处理——时而拉得很长,时而又突然停住,从而使这些原生态民间舞动作呈现出全新的艺术效果。创新的陕北秧歌扭出了米脂女子的善良靓丽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扭出了陕北汉子对生活的火热激情,扭出了陕北人民对幸福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都令观众深思与回味。[1]

四是创新。该剧以剧情为主线,设计、展示了大量的陕北秧歌舞,如红绸舞、腰鼓舞、高饶舞、儿童舞等。与此同时,该剧也作了一些创新。例如,把小孩子饰演的小羊搬上了舞台,表演了活泼生动的羊羔舞。另外,剧中还吸收了传统秧歌中反派喜剧角色的元素,创作了几段媒婆舞,不仅生动形象,也体现了整知剧的另一个特点,轻松证谐,富有喜剧色彩。

七、 服装

该剧演员的服装造型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服装设计专业的吴雪润担任。他在 “羊肚子手巾”“红肚兜”“坎肩”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将陕北服饰靓丽化、夸张化。例如,他将陕北秧歌原本的羊肚子手巾棱角进行了夸大,突出了羊肚子手巾的立体感,使其更体现绥德汉的男子汉气概 (图8-9)。而在女性服装上将衣角外翻上翘体现米脂的俏丽,整台服装给人以亮丽多彩的视觉冲击另外,他又将各种陕北剪纸和刺绣加入男女秧歌服饰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宣传了陕北的民俗文化。

图8-9 《米脂婆姨绥德汉»剧中服饰

[1] 曹云.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音乐分析及青青角色唱段研究 [D].西安音乐学院,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